考拉徵信陷監管風暴,都是“爬蟲”惹的禍?

街談

不久前多地針對“爬蟲”類業務環節的監管風暴,終於有實錘落下。據媒體報道,近日江蘇淮安警方依法打擊了7家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公司,涉嫌非法緩存公民個人信息1億多條,其中,拉卡拉支付旗下的考拉徵信涉嫌非法提供身份證返照查詢近億次,獲利3800萬元。警方已將考拉徵信服務有限公司及北京黑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銷售、技術等20餘名涉案人員抓獲。

拉卡拉對此做出回應,稱考拉徵信只是配合調查,拉卡拉只是考拉徵信幾家股東之一,與考拉徵信的業務運作與經營各自獨立。但從下午市場的反應來看,顯然沒起到什麼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當下讓一些大數據風控服務商如坐針氈的爬蟲技術本無罪。大多數情況下,如果只是採集互聯網上的公開信息,不會被歸為違法行為。但是一旦被用錯了地方,則代價不菲。例如爬蟲採集公民的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聯繫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個人信息,並將之用於非法途徑的,例如向他人出售,肯定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這些數據如果不是來自公開信息,而是通過入侵別人的系統獲取,違法風險也是高企。

依據警方調查,考拉徵信等公司為“身份核驗返照”這樣的業務提供查詢接口,並非法緩存公民個人身份信息,供下游公司查詢牟利,從而造成公民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證照片的大量洩露,最終很可能被用於套路貸、高利貸、暴力催收、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這一後果當事人顯然無法以不可預知、不知情來自辯。

不過,對於業內合法運營的正規徵信數據服務商來說,倒是“喜迎”一次正本清源的行業整肅。正規徵信數據服務商也從來不需要這種助紂為虐的“low活”來牟利,更多的是憑藉自己在線上的優勢,通過信貸聯營或者稱為聯合放貸、助貸來與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合作,在消費金融場景下淘金。徵信機構與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優勢互補、信息共享、獨立風控的真聯營,則可以補位中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務覆蓋,尤其是5萬-200萬元之間的個人與小微企業借款需求。其本質是互聯網數字科技平臺向銀行開放場景、用戶和技術、數據。數字科技平臺藉助互聯網的技術和數據,來為銀行導流,銀行同時從過程中建立自己的大數據風控能力,可謂雙贏。但有若干問題需要注意,徵信平臺的數據與風控不能給人黑箱運作的疑惑,相關數據的收集,整理,算法、去向,都要能夠自證合法、合規與有效。這些恰恰是一些頭部徵信平臺引以為傲,賴以為生的看家本領。

而違法獲取數據、侵犯個人隱私的爬蟲催生了現金貸、套路貸等個人消費貸市場的泡沫,屬於利慾薰心下的徵信歧途。客觀地看,整個徵信行業的數據化風控能力建設必然需要一個週期,不同平臺之間的技術實力和風控水準永遠會存在差距。但整個行業,對技術合作、信息共享、隱私保護等課題的規則和標準也需要建立,對徵信行業的禁入與准入門檻、核查機制等也需要明確。而本次爬蟲爬出來的風暴,應當足以震懾一些存在類似“擦邊球”操作的徵信平臺或意圖效仿者,讓良幣驅逐劣幣,更好地服務於普惠金融和實體經濟。 □蔣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