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安全感,就是這樣被毀的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這樣被毀的

有一位媽媽給蜜絲懂留言說:我真的很後悔,那一次因為自己生氣了,將吵鬧不聽話的四歲兒子關在了門外。

從那次之後,孩子就變了,之前能夠獨立睡覺變得不敢自己一個人睡了,變得比以前更加黏自己了。

每次看到他那生怕被拋棄一樣的眼神,我就後悔萬分,請問有什麼辦法幫孩子找回安全感?

在此之前,我聽說過很多次“安全感”這個詞,但都沒有走心,這一次才真正清楚認識到安全感對孩子的重要性。

那麼,什麼是安全感呢?

簡單地說,安全感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是來自一方的表現所帶給另一方的感覺;是一種讓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談舉止等方面表現帶來的。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这样被毁的

安全感建立好的孩子往往自信、樂觀、積極向上,在面對任何問題的時候,都能夠做到相信自己,並且有克服困難的決心。

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常常擔心自己會被拒絕,容易焦慮,人際交往也會受到影響。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这样被毁的

01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研究兒童人格發展時指出,安全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孩子幼年時期建立的,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也說過,人都是家庭裡塑造出來的。

每個人的安全感,需要家庭成員一點一滴的構築,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卻比物質上的滿足更加重要。

人的安全感從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已經開始建立,年齡越小時,安全感的狀態越重要,對人一生的影響也越大。

而孩子的安全感最重要的來源就是身邊的父母。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这样被毁的

安全感影響我們一生。0-3歲是孩子安全感發展的重要階段,經過這麼多年的科普,爸爸媽媽們越來越重視從小培養寶寶的安全感,但是,影響安全感的因素非常多,蜜絲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那些常見的破壞寶寶安全感的不當養育方式”

◆ 家庭氣氛:經常吵架的家庭,或者總是抱有消極情緒的父母,非常容易讓孩子受影響。久而久之,不安的情緒就會讓孩子總是處在緊張與不安中。

◆ 總是嚇唬孩子:“再哭就不要你了!”“不乖的話大灰狼會把你抓走!

”這些話熟悉不熟悉?可總用“嚇唬”讓孩子“聽話”,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隨時都可能會拋棄他,他是不受喜歡、不被保護的。

◆ 缺少告知的分離:孩子纏著你陪他的時候,總找藉口偷偷溜走;怕孩子哭鬧,出門或出差就不告而別。

孩子不知道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又會突然消失,內心會產生很多的擔憂和不安,以至於情緒變得非常敏感和脆弱。

除此之外,早期一些環境因素,比如孕期媽媽的不安、嬰兒時期缺少父母的陪伴、過早分床等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02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这样被毁的

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其性格是有缺陷的,伴隨缺陷而來的傷害,是終身且不可彌補。

據心理學家研究表示,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他們大多敏感,不喜歡麻煩別人,喜歡獨來獨往,也容易依賴一個人,特別害怕失去,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稍微有人對她好一點,就恨不得把自己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對方。

孩子逐漸長大,他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當孩子提出獨立時,父母的態度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也有一定的影響。

可能一些父母會擔心,孩子安全感已經缺失了怎麼辦?

其實,不用過於恐慌。孩子在3歲之前安全感建立得好,可以讓他少走彎路,但並不是說錯過了就無法挽救。

找出孩子不安的原因

孩子沒有安全感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首先應分析一下,是什麼引發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呢?找到它,並且改正它。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这样被毁的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經常撫摸和擁抱孩子,這會讓孩子產生親密感和安全感。不要吝嗇說出“我愛你”,這對孩子很重要,孩子需要這種直觀的表達。

如果孩子是因為一些大自然或外在環境上引起的恐慌,父母可以尋求心理治療師或其他音樂、藝術等方式進行治療,協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父母相愛

父母在寶寶面前一定是相愛的狀態,只有父母相愛,寶寶的安全感才是完整的;分崩離析的狀態,即使父母傾注在孩子身上足夠的愛,也會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

因為父母身上的不幸福感很容易會讓寶寶感受到,你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寶寶敏銳的捕捉到,你不幸福的時候怎麼讓寶寶感受到幸福呢?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这样被毁的

只有父母的狀態是幸福的,給孩子的愛才是幸福的,才能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

滿滿的安全感 源於愛與陪伴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源於嬰兒時期餓了能吃到奶、煩躁了能及時得到抱抱和安慰。

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做好“正能量父母”榜樣也很重要:給他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遇事不慌,對待事物積極樂觀;多陪孩子做做親子游戲、親子閱讀,都能讓孩子覺得放鬆。

需要注意,培養安全感並不是讓父母對孩子報喜不報憂。

承認並正視孩子是家庭的重要成員,有事情及時溝通並做好疏導。除了是對孩子的肯定,讓他更相信自己和父母,也能鍛鍊他的抗壓性。

不要吝嗇說出“我愛你”

這對孩子很重要,孩子需要這種直觀的表達。

注意積極回應孩子

父母及時地回應,會讓孩子會覺得很安心和穩定,有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这样被毁的

父母給孩子的感覺應是這樣的:無論何時,我都會及時的、溫暖的、可預測的回應你。

你可以盡情說出真實的感受,展現真實的自我,並且發自內心覺得踏實。我喜歡你、重視你,你有掌控自己的權力。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孩子有安全感,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係。

有安全感的孩子,運氣自然不會太差。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

父母情緒穩定、熱愛生活,無條件接納孩子,孩子才能獲得堅實的安全感。

一個擁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很自信、獨立,能與他人友好地相處,這樣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