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資本拋棄?中銀消金增資縮水超八成,18年淨利同比減少六成

近日,據上海銀保監局官網披露,上海銀保監局批覆了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銀消金”)變更註冊資本並調整股權結構的申請。

被資本拋棄?中銀消金增資縮水超八成,18年淨利同比減少六成

上海銀保監局同意中銀消金註冊資本由8.89億元增加至15.14億元。增資完成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銀行”)出資6.46億元,佔股42.8%;百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百聯集團”)出資3.34億元,佔股22.08%;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陸金髮”)出資2.03億元,佔股13.44%;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出資2億元,佔股13.23%;深圳市博德創新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博德”)出資8800萬元佔股5.81%;紅杉資本中國旗下公司北京紅杉盛遠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下稱“紅杉”)出資4000萬元,佔股2.64%。

據華夏時報報道,2018年,中銀消費金融擬再次進行增資。當年4月,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銀香港”)發佈消息稱,公司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欲再按照其在中銀消費金融的股權比例增資約4.33億元。據此估算,中銀消費金融此次增資的總金額約為35億元。

除此之外,中銀香港還在公告中透露,中銀消費金融的其他現有股東,也亦根據增資與認購協議項下的條款和條件同意按同比例向中銀消費金融作出增資。但從中銀香港在2019年4月3日披露的向中銀消費金融增資的信息中也可以發現,其股東之間對增資計劃也產生了分歧,原定由所有股東承擔的增資額則改為由除北京紅杉盛遠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博德創新投資有限公司之外的其餘4位股東根據其各自於完成增加註冊資本前在中銀消費金融的股權比例承擔。

但未曾料到,從上海銀保監局公佈的最終增資情況來看,中銀消費金融此次增資金額仍較先前的預期大幅縮水,其註冊資本僅由8.89億元增加至15.14億元,淨增加了6.25億元,較先前計劃增資的35億元,縮水了82.14%。

中銀消金2010年6月成立於上海,是全國首批四家消費金融公司質疑,也是上海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初始註冊資本為5億元,原始股東為中國銀行、百聯集團、陸金髮。2015年8月引入中銀香港旗下中銀信用卡(香港)、博德、紅杉等三家新股東,完成首輪增資,註冊資本增至8.89億元。

在本輪增資完成後,中銀消金的註冊資本將趕超上海第二家消費金融公司上海尚誠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尚誠消金”)。

尚誠消金在2017年8月獲批開業,初始註冊資本為10億元,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銀行”)持股38%為第一大股東,攜程旅遊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攜程”)持股37.5%次之,深圳市德遠益信投資有限公司、無錫長盈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持股12.5%、12%。今年8月23日,上海銀行發佈晚間公告稱擬向尚誠消金增資3.8億元,目前該筆增資尚未獲批實施。

雖然開業僅2年,但依託於股東上海銀行與攜程,尚誠消金的業績增速迅猛。據上海銀行2019年半年度報告,尚誠消金2019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0.312億元,同比增長295%,已超過該公司2018年全年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扭虧為盈。總資產方面也已跨入百億行列,總資產達到102.16億元,同比增長48.6%。

然而,作為四大行中唯一的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金在2018年的業績並不好看。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59億元,同比增加約28.02%,但淨利潤方面嚴重下滑,實現淨利潤5.59億元,與2017年13.75億元淨利潤相比減少59.34%。截至2018年末公司總資產為362.17億元,同比下滑約8.98%,貸款餘額360.79億元,同比下滑10.46%,不良率3.15%,較年初上升了0.33%。

藍鯨財經注意到,2018年中銀消金共收到來自上海銀監局的兩張罰單。2018年4月17日,因在2016年辦理部分貸款時存在以貸收費的情況,中銀消金被警告,並罰沒合計人民幣138.68萬元。9月,中銀消金又因在2015年至2017年間存在借款人收入情況貸前調查未盡職、未嚴格執行個人貸款資金支付管理規定、未採取有效方式跟蹤檢查貸款資金使用等三個原因被責令改正,並處以罰款共計150萬元。

事實上,中銀消金在投訴平臺上的投訴量也相當可觀,僅在聚投訴平臺的投訴量就高達857條,其中735條投訴已解決。對比同城消金兄弟尚誠消金,聚投訴平臺對其投訴僅84條,其中80條已得到解決。中銀消金的投訴內容大多集中於收取會員費、服務費式砍頭息,提前結清還款難、催收不當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