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下跌1.18%, 雷軍距離首富還有多遠?

今天,小米股票將在香港主板敲鐘上市,發行價為17港元/股,對應公司市值約為539億美元。

昨天,雷軍說,今天是小米的“偉大時刻”,而對此華為餘承東在朋友圈含蓄地回應:中國企業不能把上市後的一夜暴富,作為成功與偉大的標誌。

而翻遍媒體,無不都是一片宣揚和讚美,作為理性投資者,我們從現狀和小米的招股說明書中來管中窺豹。

人們常常說雷軍要成為首富了,但財叔覺得:雷軍距離首富,還有三萬里程的孤單。

雷軍要想成為首富,還要從身價說起。

2018年3月6日,福布斯官方發佈了2018年全球億萬富豪榜,中國共有476人上榜。其中25人財富超過100億美元,15人擠進全球億萬富豪榜前100位。

榜單顯示,馬化騰身家453億美元,位列17位,成為中國和亞洲首富。馬雲身家390億美元,位列第20位。

這些都是2017年的數據,但股價在隨時隨地變動,我們從今天的股價來具體分析。

馬化騰,持股騰訊8.63%的股份,騰訊收盤價為396元港幣,總市值3.8萬億港幣。

也就是數3.8萬億x8.63%=3302億港幣,今天港幣兌換人民幣匯率為0.8435,那麼3302x0.8435=2785億人民幣。

馬雲,持有阿里巴巴1.7827億股,上週阿里巴巴收盤192美元,市值約342億美元,按照當日離岸人民幣匯率6.63算,馬雲身價億人民幣2269億人民幣。

雷軍持股小米29.13%的股份,今天小米收盤價16.8元,市值3759億港幣,雷軍身價3759x0.8435x29.13%=923億人民幣。

如果說雷軍要當上中國首富,起碼小米的股價要翻3倍,小米集團的市值要達到1.2萬億港幣。

至少從明面的數字上看,難度很大的。

我們再從小米的招股說明書中,一看端倪。

小米2017年經營利潤為122.1億元,經調整經營淨利潤為53.6億元,淨利潤為虧損438.9億元。

有人說,1年虧損400多個億,這什麼公司,一定不是好公司。

如果單單隻看數據,不看背後的邏輯,那麼註定是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者。

其中438億虧損,並不是真正的虧損。而是在小米原先融資產生大量的優先股,也就是在上市這一刻起,依照優先股拋售來計算。

在財務報表中,要把這些優先股的價值當做負債來計提。所以,出現了438億的虧損。

如果不再計提,那麼小米整個2017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為39.7億人民幣。

從業務上來看,目前小米的核心業務分為三塊:智能手機、IoT(物聯網)及生活消費品(自產+生態鏈)、互聯網服務,各項業務營收佔比如下:

儘管小米以手機起家,但雷軍並不把小米定位為一間手機公司或是硬件公司,而是將小米定位為一家互聯網公司。

不過證監會對此並不買單,畢竟小米的互聯網業務在過去三年裡都沒有超過總營收的10%,而手機業務的營收則持續在70%上下。

意思就是雖然雷軍把小米定位為互聯網公司,但是證監會以及坊間依然把小米當做--賣手機的雜貨鋪。

從小米的毛利率來講,小米的互聯網業務和手機業務不相上下,這就是對其定位模糊不清的原因。

小米真正賺錢的部分在於鐵人三項。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硬件獲客、服務獲利”。

配套著打出的還有一雙王炸:“小米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也就是俗稱的“薄利多銷”。

再來看競爭市場的情況。

2017年雷軍帶領著小米手機打下了一場翻身大仗,讓小米手機全年銷量從2016年的5000萬一舉逆勢衝上9100萬部的高峰。

這場戰爭之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彼時雷軍甚至將它比作小米“二次創業”。

小米之所以能夠在2017年反敗為勝,官方給出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雷軍親自出手抓供應鏈,保證產能;二是投建“小米之家”線下零售店,補充線下渠道。

不過,小米2017年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增長並不多,僅僅從2016年的10%增長到了11%,總出貨量依舊在5000萬部左右。

也就是說,國內市場仍舊被華為、OPPO、vivo所佔領,“小米之家”模式沒有給小米手機在中國的銷量帶來大幅增長。

那麼增長的數據出自哪裡呢?你答對了。印度,以及其他類似新興市場。

從2015年開始,小米在中國境外的營收佔比已經從6%一路飆升至2018年Q1的36%,尤其是印度市場,更是小米的“搖錢樹”。

根據IDC數據,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正式超越三星,成為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機品牌。

不過,小米在印度市場最受歡迎的機型,卻是紅米系列的中低端手機。

其實不光是在印度,小米在全球市場內的銷量情況都是如此。

這也就印證了社會中的現狀:高端人士用華為,小資白領用蘋果,小鎮青年用小米。

高端機型被蘋果華為掌控,年輕人喜歡蘋果,小米不得不下沉到中低端市場和oppo vivo搶奪為數不多的口糧。

既然用戶群為低端用戶,那麼優質流量肯定是乏力的。這也是這幾年小米的互聯網業務(遊戲+廣告)遲遲未見起色的原因。

從每個用戶身上得到的平均收入只有58元,遠低於阿里、騰訊從百元到數百元不等的數值。

小米在手機業務的護城河來源於其高超的性價比,然而這條護城河挖得並不深,並沒有強大的不可替代性。

由於小米依舊對手機業務有著重量級的依賴,目前手機行業中日趨白熱化的競爭,將會讓小米在研發投入、市場營銷、以及渠道管控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對於其設計來講,更是成也性價比,敗也性價比。

在產品功能定位與設計方面,市面上有兩家“神奇”的公司——錘子,以及小米。

縱觀小米的產品設計路徑,其實有好幾次它提出的概念都跑在了眾人之前,甚至可以說是引領了行業。舉個例子,小米一直津津樂道全球首創“全面屏”。

然而在今年小米8的發佈現場,當那張大大的劉海屏正面出現在PPT上時,場下米粉的興奮氣氛一度尷尬到冰點。

對於小米8的“屈服”,雷軍解釋說,全面屏目前還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小米8在“額頭”上加了很多新功能,是無奈之下才用了劉海屏。

再來看研發投入。

從招股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小米在2017年研發投入為31.5億元,佔總營收的2.75%,與其對標的企業差距很大。

小米的勝利,本質上是商業模式的勝利,是80/80理論的勝利(滿足了80%用戶的80%需求)。

它首次將互聯網的概念從線上拽到線下,大幅壓縮渠道成本,靠著小米模式打造出眾多高性價比的爆品,給不少用戶帶來了實惠。

然而,技術的短板註定了小米難以引領行業。即便產品設計的大方向選擇對了,卻也會因為研發實力的不足而落於人後。

目前小米所選擇的賽道中都逐漸湧入了越來越多的玩家,其中不乏敢於手握重金“砸”研發的一眾跨界巨頭。

對於快速發展的新興行業,只有及時搶佔技術制高點才能存活發展,快速拉開身位。

而對於已充分競爭的行業,企業所面臨的是更嚴峻的轉型問題,在重要賽道上一旦沒有搶到轉型的技術關鍵節點,就很容易被人甩開——君不見諾基亞的慘痛教訓猶言在耳。

小米失去的性價比 。

在評估公司市值時,我們可以套用一個指標:市盈率,市盈率=公司市值/公司利潤。

在利潤不變時,市盈率越高,公司市值也就越高。小米一再強調自身的互聯網屬性,其原因也是為了更高的估值。

如果以小米17港元/股的價格估算,小米的市值接近539億美元,也就是3579億人民幣,其對應的市盈率高達91。

不僅是騰訊的兩倍、百度的三倍、甚至比此前連年虧損的京東都還要高——說好的感動人心、價格厚道呢?

在上市之前,小米進行了六輪融資,方式為發行優先股。

在如今IPO上市之際,此前融資輪次的大量資本都到了退出時間。

從2014年12月的F1輪開始融資,到2017年8月的F2輪結束融資,小米的估值不升反降,從450億美元降到了400億美元。

本次以539億美元的價格上市,必將迎來大批老股套現。

除此之外,董事會還贈與雷軍98.3億人民幣的股權激勵,加上尚未行權的接近35億人民幣的員工股權激勵,總價值將超過130億人民幣

而目前小米一年的歸母利潤也只有不到40億,即便歸母利潤以每年+50%的增幅高速增長,這塊空缺也需要兩年才能彌補回來。

而今天小米上市,開盤價17港元,盤中迅速跌破並下殺到16港幣。雖然隨後緩慢拉昇,但仍然無法突破發行價,最後的收盤價定在了16.8元這個數字上。

結語:IPO並不是這場比賽的終點。

對於小米的上市,劉強東說了這麼句話:

我看到雷軍在最後定價的時候終於定在了最低價位,不知道為什麼為他如釋重負!

前幾年資本氾濫,很多創業公司享受了超高一級市場估值,這給很多創業者造成 了假象,有的人甚至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值這麼多錢!現在可能到了裸泳時候了!

我今年三月份聽到一個最近兩年上市的CEO分享心得,說的驚心動魄、洋洋得意!我隨手查了 一下他的股價,上市不久破發,兩年沒有回去過!令我大跌眼鏡!

這位仁兄的分享故事原來是想證明自己多麼牛逼:可以做到最高ipo價格!如果他的股價一輩子漲不回去,估計這就成為他一輩子最成功的事情了!沒有之一!

奉勸後面的獨角獸們:向雷軍學習!做到讓股民賺錢才是牛逼的事情!去股市割韭菜的沒有資格成為企業家!

但91倍的市盈率,真的便宜嗎?一二輪融資的優先股拋售,真的對得起打新的股民嗎?

不可否認,雷軍是個成功的創業者;不論是此前傾盡16年青春輔佐金山上市,還是此後陸續帶出的UC、YY等等,無一不證明了其在行業中敏銳的洞察與精準的判斷。

無論如何,小米僅用7年就突破千億營收大關、僅用8年便成為全球第五大手機廠商,是在“雷布斯”帶領下由無數米粉共同打造出的現象級超大型IP,也是在令人絕望的強敵BAT環繞之下廝殺出一條血路的創業神話。

但,小米的隱憂與命門,同樣不可被忽視。

我們不難發現,小米是一家優秀的公司,也是一家賺錢的公司,但是小米離一家偉大的公司還有距離。

在成功IPO上市之後,小米還需要進一步深挖護城河、補足研發短板、加大力度打造開放生態等等。

對於風投機構來說,IPO是這條道路的終點,但對於一間偉大的公司來說,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所以我覺得,從小米的具體實際情況來看,要讓股價翻三倍,市值翻三倍,雷軍坐上中國首富的寶座,還有三萬里程的孤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