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净利润2亿,百洋医药IPO上会突遭暂缓:大量关联交易需核查

独家|净利润2亿,百洋医药IPO上会突遭暂缓:大量关联交易需核查

导读:据叩叩财讯独家获悉,就在当日早间距离发审会正式召后不久,原本在会议室外候审等待结果的百洋医药有关负责人们并没有等来满意的结果,一纸宣布其被暂缓表决当日发审的通知临时突然下发,正式宣布了百洋医药IPO申请过会暂时失败。


虽然最近一期的扣非净利润已经超过2亿,从更新完招股书并经过一年多等待之后,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洋医药”)IPO还是临门受挫,暂时铩羽而归。


按照原定计划,百洋医药的此次IPO申请本该出现在11月21日当日举行的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182次会议上,与当日即将上会的其他5家企业一起接受发审会的审核。作为当日第一家上会受审的企业,无论是从知名度还是盈利能力基本面上看,百洋医药也是当日最受市场关注的拟IPO企业。

就在当日早间距离发审会正式召后不久,原本在会议室外候审等待结果的百洋医药有关负责人们并没有等来满意的结果,一纸宣布其被暂缓表决当日发审的通知临时突然下发,正式宣布了百洋医药IPO申请过会暂时失败。


“医药行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药品流通环节具有经销商众多、规则复杂等特性,加之近年来在药品定价和流通领域实施的一系列举措,使得近期证监会方面对医疗医药项目的融资审批非常审慎,近期许多医药医疗上市项目都纷纷搁浅,在此背景之下,百洋医药在定价环节和关联交易环节上的一些问题尚无法完全打消发审委的疑虑。”11月21日,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讯表示,百洋医药的IPO审核之所以临时被暂缓,主要原由是因其关联交易问题尚未得到部分发审委员的认可,出于审慎性原则,也同时本着对申请企业负责的态度,发审委最终临时决定暂停其该次表决。


同时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按照发审委员此前对百洋医药前期书面材料的审核态度,如果不暂缓并让其补充有关材料给予更详尽的解释,其当日上会的结果将大概率不乐观。

1)关联交易复杂

独家|净利润2亿,百洋医药IPO上会突遭暂缓:大量关联交易需核查

据百洋医药此次IPO申请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作为国内知名的、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医药全产品线批发配送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面向消费者的健康品牌产品销售及推广,以及面向医院及药店的批发配送等。

百洋医药业务收入50%以上来源于“健康品牌产品销售推广”,其中来自美国的迪巧系列保健品销售占其健康品牌产品销售推广收入的比例超过70%,即公司超过35%的收入来源于保健品“迪巧”系列的销售所得2015年——2017年迪巧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占百洋医药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21%、40.96%、35.95%。同时,百洋医药也在招股书预披露中承认迪巧系列产品也是其主要关联交易类品种——关联交易金额“随着迪巧系列产品的销售情况变化”。


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下称“中山安士”)为公司销售的迪巧系列产品的国内分装商,既中山安士在对迪巧系列产品进行分包装后销售给公司。


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1-6月,百洋医药向中山安士的采购金额分别高达5.74亿、4.43亿、3.46亿和1.65亿,占其总采购比例的33.33%、22.53%、16.52%和14.77%。


但中山安市除了是百洋医药最主要的供应商外,百洋医药还是中山安市的重要股东,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合计持有中山安士25.56%的股份,同时,百洋医药又还向中山安士提供品牌服务。


在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因向中山安土提供品牌服务而获得的收益分别为2738.21万元和3531.13万元。

而对于这部分品牌服务费的定价依据,百洋医药招股书(申报稿)中称是由“公司与中山安士协商确定”。

中山安士即是百洋医药的客户,又是其供应商,同时百洋医药又是其重要股东,在这三类复杂关系交错之下,百洋医药与中山安士之间关联交易自然备受监管层质疑。


早前在证监会对其此次IPO的反馈意见函中,便明确指出“发行人与关联方存在较多的关联交易情形”,并要求其“进一步论证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并说明核查过程,提供核查依据”,同时还要求其说明“入股中山安士的背景、入股价格及定价依据”以及与中山安士之间是否形成重大依赖进行核查论证。



2)审核新风向:多家企业IPO申请被临时取消

独家|净利润2亿,百洋医药IPO上会突遭暂缓:大量关联交易需核查


百洋医药并不是近期在IPO上会前夕被临时叫停的企业,虽然今年以来尤其是近几个月,IPO过会率不断高企,但在被否决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的同时,临时取消审核的企业数也在史无前例的爆增。


据叩叩财讯统计,包括百洋医药在内,自10月17日以来,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6家企业的IPO申请在发审会前夕被临时取消叫停,其中不仅有第二次闯关IPO的中英科技、龙利得、安宁股份、翔丰华,还有一向被市场视为IPO必过的金融机构种子选手——中泰证券。


其中中英科技更是在上会前半个小时被叫停。


10月24日,原本计划在当日下午上会的中英科技也在即将上会的半小时前被临时通知取消审核。


据叩叩财讯事后获悉,中英科技IPO之所以被临时叫停,主因则是因为其对募投项目的论证与有关专利技术的披露存在争议。


“从近期IPO审核趋势来看,在注册制试点科创板成功推进后,有关政策和环境也在倒逼证监会IPO审核进行着进一步改革,信披完备的重要性在IPO审核过程中被进一步凸显。近期大部分被临时取消审核的拟IPO企业基本上皆是因为监管层认为其信披存在着问题,对一些问题未解释清楚需要进一步核查。”上述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监管层对信披的缺失基本是“零容忍”态度,在注册制试点推行和市场普遍关注IPO过会率的情况下,取消审核在很大程度上也大大降低了IPO否决率。


“临时被取消审核的风险也正在取代企业之前对IPO遭到否决的担忧。”上述北京一位资深保荐人代表表示,近期许多IPO项目在上会前夕被临门叫停基本成为常态,许多拟上会企业和中介投行较之以往都更担忧项目在上会前夕的变故。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