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包法利夫人》中查理的愛情

《包法利夫人》是法國作家福樓拜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講訴了農家女愛瑪不滿足於平庸的丈夫和婚姻,總是夢想浪漫激情的愛情,而她的兩度偷情非但沒給她帶來幸福,反而讓她背上高額的高利貸,最後因無法償還債務,走投無路之下服毒自殺。

讀過這部作品的讀者都知道,這是一個無論在現實生活還是文學作品中都很常見的桃色故事,所以自然而然筆者也就著重筆墨聚焦於愛瑪的虛幻愛情和咎由自取的偷情下場,難免也就忽略了小說中的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愛瑪的丈夫查理。

眾所周知,作者福樓拜是一個純粹的作家,他創作的作品並不僅是追求生活的表象,而是挖掘隱藏在表象背後和人物面容後面的真實心理,他通過塑造一些平凡人的平淡無奇的生活經歷來探討人物真實的內心世界與常見的人性心理。

今天我就談談平庸無趣的查理對愛瑪的愛情以及所反射的真實內心。

淺析《包法利夫人》中查理的愛情

一、防衛性歸因

透過愛瑪的情人分析查理卑微的愛

多金瀟灑的羅道耳弗和年輕帥氣的賴昂是愛瑪的情人, 雖然小說中沒有明確說明查理是否知道愛瑪的偷情,但是通過字裡行間的描述可以確定的是風言風語查理肯定是聽過,他也有過懷疑,如“可是你不覺得你今天晚上有點異樣”,和“他不是吻她,而是撲到她身上,一邊喊道:昨天誰留住你了”。

而小說也是直到最後愛瑪死後才明確提到查理看到了愛瑪與情人之間的情書,但此時的查理仍舊不願意承認,而是自我安慰:“他們也許是鬧精神戀愛”,所以自始至終,查理都沒有承認愛瑪出軌的事實也沒有心生怨恨,他不但沒有責怪過任何一個人,反而把一切過錯歸結為命運:“錯的是命”。

其實,查理否認愛瑪的偷情以及對情人的寬恕的所有表現在心理學上稱為“防衛性歸因”。

防衛性歸因源於人們加強自我權威、維護自尊心的需要。其表現為:把自己的成功歸結於內在因素,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外在因素,如運氣壞、環境惡劣等。防衛性歸因使失敗者不必面對自己缺乏某種優良特質的難題,不必因個人的真實能力被發現而難堪。

淺析《包法利夫人》中查理的愛情

愛瑪的情人一個是多金瀟灑,一個是年輕帥氣,而這些優勢又都是查理的短板,如果責怪愛瑪的情人也就意味著他相信了愛瑪的出軌,承認了自己的確不如他人,所以礙於臉面與自尊,出於自我保護,查理認為誰都沒有錯,只是命運弄人。

查理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而選擇了不去責怪任何人一方面出於“防衛性歸因”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對愛瑪卑微的愛,而這種卑微的愛情變相的縱容了愛瑪的偷情,也間接的導致了愛瑪和自己的悲劇。

二、光環效應

透過愛瑪分析查理虛榮的愛

對查理而言,娶到愛瑪真的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因為愛瑪是漂亮迷人的:

在查理眼中:“他心愛的這個標緻女子,他能一輩子佔有,他責備自己愛她愛得不夠。娶到這樣一位太太,查理臨了也自視甚高了”。

在賴昂眼中:“這位漂亮太太,她不具肉身,她在他的心頭扶搖直上,彷彿成仙得道,雲腳冉冉,氣象萬千”。

在羅道耳弗眼中:“這位太太很可愛,牙齒美,眼睛黑,腳輕俏,長得如同一個巴黎女子”。

女詩人莎孚說:“美的就是好的”。

德國詩人席勒也曾說過:“肉體美乃是一種內在之美、心靈之美與道德之美的表徵”。

淺析《包法利夫人》中查理的愛情

美麗的人更有吸引力,而以貌取人在心理學上稱為容貌的“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常表現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如果一個人的某種品質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會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

在所有人的眼中,愛瑪魅力四射,尤其是在查理看來,愛瑪不僅美,而且有許多別出心裁的地方令他入迷,就連愛瑪的奢侈消費都是可愛、讓他倍感幸福的。

“查理越不懂得這些考究物品,越覺得可愛,它們增加他的官能的愉快和家室的安樂,彷彿金沙,一路灑遍他的生命小徑”。

在“光環效應”的影響下,查理為愛瑪刻上了完美的標籤,在這種潛意識下他自動封閉了自己的正常認知與是非判斷,他主觀的賦予愛瑪美好的光環,摒棄了她的過錯,而這種光環最終也引起了毀滅性的悲劇。

淺析《包法利夫人》中查理的愛情

三、精神勝利法

透過查理自身來剖析他自我滿足的愛

在魯迅創作的小說《阿Q正傳》中,有這樣一段場景:當阿Q和人打架打敗了,被對方揪住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當對方心滿意足地得勝走了後,阿Q站了片刻,在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他也心滿意足地得勝走了。其實這是阿Q的一種獨特的

“精神勝利法”,也稱“阿Q精神”。

“精神勝利法”就是指在失敗與屈辱面前,不敢正視現實,而使用虛假的勝利來在精神上實行自我安慰或是自我麻醉。

就如查理,他本就是一個弱小的小人物,沒錢沒地位,幸好上天眷顧,娶到一個貌美如花的太太,但他又不甘心自己被戴“綠帽子”而使尊嚴受侮,所以在他看來,愛瑪和他們只是鬧精神戀愛,再說男人愛慕愛瑪的美貌也是情理之中之事。

在他看來,男人不膜拜她,就不可能。個個男子,毫無疑問,都想要她。他這樣一想,越發覺得她美。他對她起了一種持久、瘋狂的慾望,慾望無邊無際。

淺析《包法利夫人》中查理的愛情

查理運用“精神勝利法”給自己製造了一些心理建設:愛瑪並沒有敗壞他,還是她純潔的太太。查理主觀意識中美化了愛瑪的形象,抹掉了愛瑪的汙點,儘管有些自欺欺人,但重要的是維護了查理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男人的自尊。

雖然這種做法含有諷刺意味,但至少也是一種維護自尊的無可奈何之法。

結語

心理學家金巴鐸做過一個電擊的實驗,結果發現出於自願選擇的電擊者會覺得電擊並沒有那麼痛苦,而被迫接受的電擊者會覺得痛苦難忍。

這也就說明: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心甘情願的選擇,就能夠變得簡單,那就是一種幸福。

不管愛瑪是奢侈浪費,或是對他打擊報復,還是與人偷情,查理都統統接受與諒解,並一如既往地愛她,也許在旁人看來,查理是傻瓜、窩囊廢,但是查理卻認為自己是在享受愛情,生活幸福。

或許到死查理依然愛著愛瑪,而去追尋愛瑪也是一種堅定不渝的愛情的執著:“查理覺得氣悶,彷彿一個年輕人,心裡迷迷茫茫,漲滿了愛情的潮汐”。

淺析《包法利夫人》中查理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