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肺癌死亡超過一半由吸菸所致,領導幹部應為控煙重點關注人群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賈天榮

“吸菸有害健康”這句話眾所周知,但如今我國成年人的吸菸率仍舊很高,青少年和女性吸菸的比例近年來更是大幅上升。11月21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就“讓科學警醒吸菸之害”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王辰院士表示,控煙要重點關注“四大人群”——領導幹部、醫生、教師、家長,其中,家長是控制青少年吸菸最有效、最利益相關的一個人群。

中國醫學科學院:肺癌死亡超過一半由吸菸所致,領導幹部應為控煙重點關注人群

據《柳葉刀—呼吸》2018年最新發布的調查顯示,2018年15-24歲人群吸菸率已經由2003年的8.3%上升到18.6%,其中男性青少年吸菸率達到34%。而女性吸菸率從過去的1.0%變成了1.6%。王辰表示,近年來,青少年、女性吸菸率上升的情況令人擔心。“年輕人一旦吸菸,這輩子吸菸成癮和戒不掉煙的機會是最多的。而女性再吸起來的話,就會迅速提升中國整體的吸菸率,對人體健康造成重大損失。女性吸菸以後,對青少年的示範和誘發作用比男性更為突出,這就是我們所擔心的。”

王辰提到,控煙的問題有四類人群最關鍵,一類是醫務人員,醫務人員要對吸菸的危害有深刻認識,拿出應有的專業素養。二是教師,教師對孩子的示範作用是巨大的。三是政府的官員,對社會是示範人群,應該是先進行為在身上體現,示範於社會。

此外王辰強調,家長是控制青少年吸菸最有效、最利益相關的一個人群。“家長要意識到,(戒菸)不僅是自身的責任,還是對家庭和子女的責任,子孫的責任。”

中國醫學科學院:肺癌死亡超過一半由吸菸所致,領導幹部應為控煙重點關注人群

據瞭解,菸草中的煙霧含有數百種有害物質,其中至少有70種是致癌物,它可以造成嚴重的疾病負擔,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年報顯示,目前癌症已成為中國居民首要的死亡原因,其中25%左右的癌症死亡與吸菸有關。發佈會上,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院士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人群中,肺癌是發病率第一位的癌症,這可能與中國人群高吸菸率有關。2015年,我國肺癌發生約73萬,死亡約60萬,其中42.7%都歸因於吸菸。

中國醫學科學院:肺癌死亡超過一半由吸菸所致,領導幹部應為控煙重點關注人群

赫捷提到,今年國家癌症中心一項研究顯示:按照2014年成人癌症發病數據來看,在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男性第一位的致癌因素就是吸菸,男性癌症死亡約1/4歸因於吸菸,其中肺癌死亡超過一半是由吸菸所致。

而戒菸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發病風險,且戒菸時間越長,風險降低的越多。赫捷以肺鱗癌為例表示,戒菸1-4年,5-9年和超過10年,患發肺癌的風險分別能降低84%和61%、41%。研究表明,戒菸5年以上的,肺癌發病風險較持續吸菸者降低39.1%,“所以對預防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止不吸菸者吸菸。對於已經吸菸的人,一定要強調越早戒菸風險越低。”

吸菸有害健康人人都知道,但戒菸並非如此簡單。對此,中日醫院呼吸中心副主任、世界衛生組織禁菸與呼吸疾病預防合作中心執行主任肖丹表示,目前在我國臨床戒菸指南中,包括心理干預、行為療法、戒菸藥物在內的綜合療法是最好的戒菸治療手段。指南推薦三類治療藥物,包括尼古丁替代療法類藥物、以及鹽酸安非他酮緩釋片、酒石酸伐尼克蘭,一個藥物的療程治療週期是三個月,規範的治療可以使戒菸成功率提高1-2倍。

中國醫學科學院:肺癌死亡超過一半由吸菸所致,領導幹部應為控煙重點關注人群

王辰也談到,吸菸者有一部分是菸草依賴病的患者,這是慢性的高複發性疾病。“戒菸萬一復吸的話別灰心、喪氣,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兩三次戒成煙的不在少數,所以一定要抱定戒菸的信心。”

除此以外,移動戒菸目前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在世界各國所推動的重要工作。肖丹表示,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支持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技術指導下,目前正在編輯適合我國人群的戒菸短信信息庫,希望未來能夠通過如手機短信、微信等新媒體的方式,傳播給更多吸菸者控煙知識。

本次發佈會還舉行了“中國醫學健康新聞發佈會啟動會”,王辰介紹,應於目前國家、社會、民眾對健康的重視,中國醫學科學院期望通過動用自身和全國的醫學專家資源,能夠向社會介紹權威的醫學科學信息,讓大眾關注的健康、醫療問題、預防問題、保健問題密切相關的內容和社會全面接觸,使科學能夠普及,讓醫學能夠真正造福於大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