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金額縮水近八成、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 嘉楠科技有多“難”?

募資金額縮水近八成、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 嘉楠科技有多“難”?

6歲半的比特幣礦商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楠科技”),在IPO路上數次折戟後,終於迎來高光時刻。北京時間11月21日,嘉楠科技正式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9美元,共計募資9000萬美元,較此前披露的4億美元縮水近八成;同時,開盤股價報12.6美元,漲幅40%後又迅速下挫,並於22日0時09分跌破發行價。對於募資金額縮水,有分析人士稱,主要是嘉楠科技主營業務和比特幣的價格強關聯,在國內政策收緊、比特幣價格下跌、挖礦礦機價格下調背景下,相對應的市場對嘉楠科技的估值與募資預期也跟隨縮水。此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三年佈局、三度折戟、三番修改,嘉楠科技的上市路上充滿了爭議與不確定,而此次圓夢後,欲轉型AI芯片的嘉楠科技又能走多遠?

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

募資縮水近八成

北京時間11月21日晚,嘉楠科技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正式敲定發行價為9美元,位於此前定價區間9-11美元的最低位,共計募資9000萬美元,較此前招股書披露的最多募資4億美元,金額縮水近八成。

上市當天,嘉楠科技開盤股價報12.6美元,相較9美元的發行價漲幅40%,隨後急速下挫至9.15美元。截至北京時間11月22日0時09分,股價報8.9美元,跌破發行價。

對於上市一事,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嘉楠科技區塊鏈總經理邵建良曾在微博發文稱,“一個上市公司的誕生代表了一個行業的成熟,嘉楠科技6年多來的努力,終於要迎來高光的時刻。”

不過,高光時刻的背後,嘉楠科技的上市路可謂是荊棘滿途。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次上市前,嘉楠科技曾三度修改美股IPO招股說明書,修改的內容有兩點引發關注:一方面是,嘉楠科技擬將募資金額由至多4億美元下調至1.265億美元,到最終募集9000萬美元;另一方面則是,在嘉楠科技在進入上市衝刺的最後階段時,其主承銷商瑞士信貸退出一事也引業內唏噓。

對於多次募資縮水及主承銷商退出一事,北京商報記者曾多次聯繫嘉楠科技方面進行詢問,但截至發稿,均未獲回應。

有分析人士稱,瑞士信貸退出原因主要系募資不順,無法獲得收益,而對嘉楠科技募資金額多次縮水的原因,前述人士指出,主要是嘉楠科技主營業務和比特幣的價格強關聯。今年國內政策收緊,比特幣價格下跌,隨之也加劇了挖礦礦機的價格下調,因此對應其估值與募資的預期也跟隨縮水。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嘉楠科技公司首次出現募資縮水的情況。2018年5月,嘉楠科技計劃奔赴香港上市擬募資10億美元,但最終未獲成功。除該次上市計劃失敗外,此前的2016年、2017年,嘉楠科技相繼在國內佈局上市也屢次無果。

大部分營收來源礦機

AI轉型成難題

嘉楠科技成立於2013年,主要生產阿瓦隆礦機,為了平滑比特幣風險,嘉楠科技隨後新增人工智能芯片業務。目前,該公司將自身定位為“一家從事自主AI芯片研發、提供高性能計算服務的互聯網公司。”

目前,嘉楠科技正試圖從比特幣礦商企業轉型為AI科技公司,其在最新修改的招股書中稱,本次募資主要用於區塊鏈算法和應用相關的ASIC的研究與開發,以及進行戰略投資和設立海外辦事處,在全球範圍內擴展AI和區塊鏈業務等。

不過,從經營數據來看,嘉楠科技的這一轉型仍存難度。一方面,從公司業務層面來看,目前嘉楠科技主營業務為比特幣礦機及銷售,該部分佔據99%以上收入來源;增長性業務則為芯片設計、人工智能產品、智能硬件類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嘉楠科技雖然對芯片設計、人工智能等業務宣傳頻頻,但至今為止未出一款足以搶佔市場並形成增量的大規模商用化產品。

另一方面,從財務數據來看,嘉楠科技在2017年、2018的淨收入總額分別為13.08億元和27.05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3.758億元、1.224億元人民幣。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個月裡,淨收入為9.59億元人民幣,而淨虧損已達2.36億元人民幣。

對於虧損,嘉楠科技稱,“各種因素可能會影響比特幣價格,我們的經營業績已經且預計將繼續受到比特幣價格急劇下跌的負面影響。如果我們無法在AI市場或其他新的應用市場中取得成功,我們的收入增長前景和財務狀況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此外,嘉楠科技還在風險因素中提示,一旦比特幣礦機市場大幅減少或不復存在,其業務和經營將受到重大損害。

“礦機廠商之前其實掙了不少錢,但挖礦行業政策不確定性太強,努力轉型芯片廠商,走科技路線是值得肯定的。但儘管他講了很久走科技路線的故事,但除了礦機,目前還沒有聽到有關其他類型芯片等產業級的落地應用。”資深業內人士李欣(化名)直言,儘管嘉楠科技一度將其定位為芯片公司,且不太公開宣傳礦機和比特幣業務,但實際上該公司收入主要還是來源於阿瓦隆礦機,且短期內無法改變這一形勢。

對於嘉楠科技此次上市及業務方面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多次聯繫嘉楠科技公司,截至發稿前未收到相應回覆。

喜憂並存

上市後能走多遠?

三年佈局、三度折戟、三番修改,嘉楠科技的上市過程中,一路都充滿了爭議與不確定,直到正式敲鐘,嘉楠科技才算是真正走上了高光時刻,但夢圓納斯達克後,其接下來的路又能走多遠?

多位行業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一致認為,上市對於嘉楠科技來說喜憂並存,一方面可通過上市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獲得正向資金流,有利於公司多元化業務佈局;但另一方面,走入資本市場的嘉楠科技,為提振股價,隨之而來的盈利壓力也會相應更大,由此留給其從容轉型的空間則會更小。

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企業教授、中國自動化學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委員劉峰指出,此次嘉楠科技在納斯達克上市,對於資本充足及現金流方面無疑是有利的,也有利於其自身加大研發和市場的投入來加速提高自身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但同時上市後嘉楠科技也會受到資本市場的影響,勢必會影響集團戰略的制定和決策。其中最大的風險就在於,幣市價格的劇烈波動常常會直接影響其主營業績,而這種業務異常波動也容易傳導到資本市場,為其帶來股價的不理性,從而最終影響到企業正常運營。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則直言,“嘉楠科技靠芯片起家,抓住了比特幣挖礦這一場景應用,在短時間內抓住了風口,從短期來看有一定優勢。不過,比特幣挖礦這一優勢從長期來看也是劣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挖礦這一市場太小,市場需求很快就會達到飽和狀態,對於其後期發展會有致命影響,另一方面這行業還會面臨政策影響及監管風險。”

胡捷進一步補充道,芯片行業競爭特別激烈,各類互聯網公司、科技巨頭雲集。在挖礦這一細分領域,因競爭者少,嘉楠科技有發展優勢,但是在競爭激烈的人工智能芯片行業,可能很難走下去。

此外,李欣也指出,當前嘉楠科技掌握了“礦機生產本身”和“比特幣挖礦”兩個現金流業務,這是其發展的優勢,不過,電力資源浪費、礦機回收、環保等一系列問題,將直接影響上市公司品牌形象及股價。此外,嘉楠科技收入來源過於單一,客戶群體集中在中國,抵禦政策風險、自然風險和資本圍剿的風險能力也相對較低,由此來看,未來其增量業務的“人工智能”和“海外市場”破圍之路也仍阻力重重。

北京商報記者孟凡霞實習記者劉四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