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是讀書那塊料時,你放棄孩子嗎?

  首先,我不太承認孩子不是讀書的材料這個說話。據我觀察,在父母、老師嘴裡的不是讀書人的孩子,在教育上都是有點缺憾,沒有正確地做好啟蒙。

  我認為人跟計算機差不多。計算機先搭硬件,CPU、內存、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總線。搭完硬件,計算機是個死機器,什麼都不會幹。怎麼辦?需要裝操作系統和其他的軟件,軟件裝得越高級,越好,計算機跑起來就越快,功能就越強大。但如果遇到一個不會裝軟件的人,本來按照硬件配置,可以很輕鬆地安裝Win10,可以被人生硬地裝成了Win XP,好多程序都運行不了,而且把很多內存空間給屏蔽了。你說,你能指責計算機的硬件不行嗎?當然不可以。

當孩子不是讀書那塊料時,你放棄孩子嗎?

當孩子不是讀書那塊料時,你放棄孩子嗎?

  人,也是這樣。剛出生時,人就是一臺沒有裝操作系統的計算機,只有少量預裝的指令,用來接收外部的信息,也就是教育。對於程序員來說,除了第一個計算機,有可能遇到困難外,後來就精益求精,熟能生巧,都不會出錯。但父母就不一樣,本來也沒有幾個孩子,3個頂天了。如果不學習,那很容易就瞎搞。把小孩搞壞了,就說一句,這個小孩不是讀書的料。把責任全推給小孩,真是標準的甩鍋俠。好倒黴的孩子,沒被人折騰好,反而揹負著不會學習的標籤。

  人天生具有好奇心,愛學習的精神,但也很容易抹殺掉。我天天在外面看到這樣的情形,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你要去觀察小孩,你會發現他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眼睛一直在四處看。很小的小孩也不喜歡被父母抱在胸前,什麼也看不見。他們想臉朝外,看外面。小孩對很多東西都想研究一下,什麼泥土、水、葉子、小蟲子什麼的,但很多父母不允許,太髒。有的小孩喜歡玩紙,把衛生紙拿出來,又是撕又是扯,滿屋子都是,你能接受嗎?很多父母肯定是把孩子訓斥一通。

  小孩最愛問的是為什麼。為什麼人要吃飯?為什麼人要睡覺?為什麼天會亮?為什麼一按開關,燈就亮了?為什麼電視裡有這麼多節目?家長們對孩子的為什麼重視過嗎?是嫌他煩,訓斥他還是敷衍他了?

  還有,有些家長喜歡教孩子各種知識,尤其是爺爺奶奶輩的,從英文到唐詩,到數數,知識是需要教一些的。但小孩很小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搭建他學習的能力,而不是背誦的能力。說實話,小孩背誦能力一開始並不是高峰,到青春期左右才是高峰。總之,家長們就高興地在最新的機器上裝了一個簡陋的幾十年前的破程序,一般說來,跑得還很快,家長們很自豪,覺得自家孩子好聰明啊。殊不知,已經被自己搞壞了一些了。

  這些家長熱衷於教,可不單單是為了孩子學會,還有一重要功效,用來炫。讓小孩在各種場合各種表演、比試,家長收穫了滿足感,而小孩的輸入輸出端大受影響。

  最嚴重的,很多家長教育人最愛用“別人家孩子”的梗,時不時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呵斥自己家孩子,本意是想激勵孩子,結果是讓孩子喪失自信心,就相當於計算機的電源有些損壞,這是最大的傷害。如果電源壞了,那孩子確實沒啥出息了,真的成為了不會讀書的料了。毀人不倦的家長們這時大概率會消停了,“包容地“接受了孩子不能讀書的結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