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甘肅農業種植空白藜麥規模化推廣種植遍佈隴原

初秋的天祝藏族自治縣松山鎮祥瑞新村社區,萬畝藜麥基地生機盎然。再過不到20天時間,豐收的藜麥果實就將被訂單合同單位保護性收購,繼而將被深加工成藜麥餅乾、保健品以及藜麥茅臺酒和啤酒。這成片的藜麥田地,正是由省農科院藜麥團隊首席專家楊發榮團隊選育的藜麥新品種。它的研發成功填補了甘肅農業種植的空白。


填補甘肅農業種植空白藜麥規模化推廣種植遍佈隴原


“藜麥原產於南美洲,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稱藜麥是‘宇航員在太空的最佳食物’;正在松山鎮祥瑞新村社區萬畝藜麥基地查看藜麥長勢的省農科院藜麥團隊首席專家楊發榮如是說,每年的5月份開始下種,到了9、10月份,成熟藜麥長至一兩米高,好似翻滾的紅色、金黃色、綠色波濤。“藜麥耐旱性強、觀賞價值高,是高海拔、冷涼等乾旱地區農業結構轉型的‘絕佳作物’,同時,每畝藜麥能讓給種植戶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還會帶動當地富裕農民就業。”


填補甘肅農業種植空白藜麥規模化推廣種植遍佈隴原

藜麥具有良好的耐寒、耐旱及耐鹽鹼特性,可在極端生態條件下生長,農事管理成本較低,並有較高產出,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好。我省自然降水、有效積溫及無霜期等生態條件均能滿足優質藜麥生產的基本要求,是種植生產優質藜麥的最佳產區。2011年初春,省農科院畜草與綠色農業研究所所長楊發榮研究員和他的研發團隊在甘肅外專局支持下,從國內外引進23個藜麥品種和100餘份資源材料,踏上了藜麥科學研究的攻關征程。為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藜麥的種質資源,選育出適應國內種植的藜麥新品種,豐富藜麥的品系資源,楊發榮和他的科研團隊,2013年至2014年帶著從所有試驗材料中優選出的14個很有希望的材料,在敦煌、嘉峪關、定西、慶陽等地建立了示範點10多個,針對藜麥的適種區域、品種引選、栽培技術、品種選育及副產品飼料化利用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


填補甘肅農業種植空白藜麥規模化推廣種植遍佈隴原


經過不懈努力,2015年在全省各地試種成功3000多畝,並掌握了藜麥保苗矮化栽培、病蟲害防治、副產品飼料化利用等技術,同時在國內率先選育出“隴藜1號”“隴藜2號”“隴藜3號”“隴藜4號”藜麥新品種。經過幾年的試種和對比實驗,證明我省大部分地區都適合藜麥種植,其中天祝、永昌等高海拔及貧困地區是種植藜麥效益最好的區域。甘肅省農科院楊發榮團隊育成國內首個藜麥品種“隴藜1號”,該品種適宜在我省高海拔、冷涼地區種植,產量和品質都非常可觀。推廣種植藜麥,發展藜麥產業可為我省農業供給側改革找到一條有效途徑,為我省精品農業培育出一種新的特色產業。


填補甘肅農業種植空白藜麥規模化推廣種植遍佈隴原

由省農科院藜麥團隊首席專家楊發榮團隊選育的藜麥新品種是省農科院近幾年的新成果之一,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依託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和省科技創新專項等項目進行科技攻關,在藜麥種質資源引進、鑑定、新品種選育、高效栽培技術、產品研發、秸稈飼料化利用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培育出隴藜系列新品種4個,制定栽培技術1套,研發藜麥系列產品14個,制定藜麥秸稈全混合日糧配方3個,申請發明專利7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


填補甘肅農業種植空白藜麥規模化推廣種植遍佈隴原


目前,該團隊育成的隴藜系列品種在全省14個地州市推廣種植面積10萬畝,初步形成了4個核心種植區:隴東旱作區、河西走廊沿祁連山灌區、隴中乾旱半乾旱區、天祝甘南高寒陰溼區,突破了傳統作物種植的海拔高度,擴大了糧食作物種植區域範圍,有力地促進了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和農民精準脫貧。 從2016年開始,在楊發榮團隊的科技支持下,甘肅同德農業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依託已建成的藜麥生產基地,瞄準市場需求空間,開發出了藜麥系列新產品。 近期,投資3.58億元的天祝藏族自治縣藜麥扶貧產業園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目前設備安裝已經進入倒計時,估計在今年12月底至2020年初,將進入試生產。

填補甘肅農業種植空白藜麥規模化推廣種植遍佈隴原


填補甘肅農業種植空白藜麥規模化推廣種植遍佈隴原


填補甘肅農業種植空白藜麥規模化推廣種植遍佈隴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