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死後,皇后為啥沒立自己兒子,而是道光當皇帝,這位皇后結局如何?

嗯嗯嗯嗯80649260


我來答。有兩個原因,一是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是嘉慶帝原配孝和睿皇后的嫡子,也是嘉慶帝的嫡長子。嘉慶帝在世前就屬意旻寧為繼位者,為其培養勢力,帶在身邊教導,這一點當時的繼後孝和睿皇后心知肚明。二是孝和睿皇后也是一位明智的皇后。她雖然有兩個兒子,但她深知道光帝是原配嫡子,身份理法上高於妾室扶正的兒子,而且自己也養育道光帝數年,如果讓自己兒子繼位,不能使皇族宗室大臣們信服,會使朝局動盪。所以在嘉慶帝突然駕崩後,以皇后身份詔令皇長子旻寧為繼承者。



孝和睿皇后因扶持道光帝繼位,又因養育過道光帝,受到了道光帝的孝順與尊敬。在道光帝繼位以後,孝和睿皇后被尊為皇太后,母子關係融洽。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太后身體不適,宣宗聞訊,趕忙前往問安。初九日、初十日,宣宗也都前往問安。十一日,太后病情急轉直下,宣宗趕忙前往身邊服侍,當日太后崩逝,享年七十四歲。資料記載皇帝“哀慟號呼,擗踴無數。可見道光帝與孝和睿皇后母子關係還是融洽的。


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是嘉慶帝第二任皇后,當時禮部尚書、三等承恩公恭阿拉之女。乾隆五十五年入潛邸為嘉親王側福晉。嘉慶元年冊封為貴妃;嘉慶帝原配皇后孝淑睿皇后崩逝後,被晉封皇貴妃,攝六宮事;嘉慶六年正月初八冊立為皇后。為嘉慶帝生皇三子愛新覺羅·綿愷和皇四子愛新覺羅·綿忻,以及皇七女(早殤)。


小姚的記錄


嘉慶皇帝在承德駕崩之後,大臣們沒有找到隨身攜帶的秘密立儲的小金盒,而“正大光明”匾額後面亦是沒有密詔。按照清朝慣例,應由皇后監國。而此時的皇后是鈕鈷祿氏,也就是孝和睿皇后。

讓人沒有料到的是,孝和睿皇后沒有讓自己兩個兒子中的一個繼位,而是讓皇長子綿寧繼位,而綿寧就是以後的道光皇帝。

至於孝和睿皇后為什麼不立自己的兩個兒子當皇帝,探究原因,總結有以下幾點:

一、乾隆皇帝還未駕崩之時,對於皇孫綿寧就十分喜愛,還親自操辦綿寧婚事,而嘉慶帝心裡也明白,對綿寧也是大力培養。

二、綿寧曾救駕嘉慶,當初嘉慶遭遇刺客刺殺,一干侍衛沒有及時反應,綿寧等6人出手阻止,綿寧救駕有功,得到重賞。

三、孝和睿皇后的兩個兒子從資歷以及年齡上都是無法與綿寧想比的,綿寧在朝廷中的威望甚高,強行立自己的兩個兒子不僅會引起大臣反對,綿寧也會心生不滿,恐會生變,不如做順水人情,立綿寧當皇帝。

而道光皇帝登基以後,感念繼母皇后的擁立之恩,極盡孝道,封尊號“孝慈”,經常前去太后寢宮問安。孝和睿皇后也是大清後宮內最長壽的太后之一。

而在孝和睿皇后死後,已68歲的道光帝痛哭流涕,日夜祭奠,並且在慈寧宮旁搭上靈棚,為孝和睿皇后守靈。





奔跑的蝸牛灬


其實原因是這樣的:

一、做個順水人情,為自己養老留點後路

古代皇家的繼承問題,往往都有很強的敏感性,搞不好就會小命不保。清朝在雍正之後,實行秘密建儲制,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皇位傳承問題,但當中也會有點問題,就是當皇帝去世而遺詔不在身邊的時候,會出點小插曲。

但“插曲”很難蓋得過主旋律,法定繼承人是有白紙黑字的,嘉慶在生前就已經秘密確定道光為繼任者,這在當時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在乾隆年間,道光就深受寵愛,有點像弘曆小時候受到康熙的寵愛一般。

道光十歲的時候,追隨乾隆打獵,還被賞賜黃馬褂與花翎;

道光結婚的時候,乾隆親自操辦婚禮,還破例允許皇孫夫婦繼續在宮中居住。這是清朝唯一一次有太上皇和皇帝參與的皇孫婚禮,道光完全成了乾隆指定的隔代繼位人。

種種跡象表明,嘉慶去世,法定皇位非道光莫屬。以皇后當時的實力,一無強大外戚支持,二無嫡系配合,三無呂后、慈禧的魄力,四無宗法地位上的優勢。嘉慶去世,遺詔即使沒有解密,但朝野關於皇位的繼承人已經達成一致。逆天改命,難以讓王公大臣信服。

既然形勢已經明朗,皇后完全沒必要“逆水行走”,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增進“母子”感情。

二、動動心思可以,理性想想就不行了,一旦政變失敗,皇后輸不起

從既有的史料來看,當時隨嘉慶去承德的王公大臣在一起開會討論,會上也沒有出現很大分歧,大家也一致認為應該由道光入承大統,只是有些大臣過分穩重而出現一點有爭論。首席軍機大臣託津說:二阿哥(道光)智勇雙全,眾望所歸,應當繼承皇位。不過密匣中的名單不曾看見,萬一先帝書寫的人名不是二阿哥,那該如何收場?

託津的考慮應該是很有道理了,但道光聽著心裡很不是滋味。後來打開密匣中的詔書,一看果然是二阿哥,於是道光登上帝位,但對託津極其厭惡,對他在山莊會議上的猶豫始終不能釋懷。託津由此被逐出軍機處。

幾句謹慎的話就讓道光耿耿於懷,誰要是擋他的路,豈不是自取其辱。皇后出自官宦之家,知道宮廷爭鬥的殘酷,到時偷雞不成就不只是她被打擊的問題,她的孃家和她的兩個皇子恐怕也會被連累。一次宮廷政變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朝廷局面動盪,人心不穩。當時的大清已經內憂外患,危機四伏,“潛伏者”一看天下有變,說不定就揭竿而起,英吉利早就虎視眈眈。誰要是因為動了“歪心思”而讓祖宗江山動搖,誰就是愛新覺羅的罪人。

皇后擁立道光的行為,實為明智之舉,既有利大清江山的穩定,也為自己日後留下餘地。順利繼位的道光,對她無比感激,終身對其盡孝。



老孔談歷史


清仁宗嘉慶帝在避暑山莊去世之後,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為什麼沒有立自己的兒子而是讓清宣宗道光帝繼承了皇位?這個問題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鈕祜祿氏做順水人情,給自己買個後半輩子的保險!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孝和睿皇后立道光帝的歷史背景

嘉慶二十五年,嘉慶帝暴斃於避暑山莊,死因不明。個人認為,很可能是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突發。因為事起倉促,周圍的人毫無心理準備,以至於連嘉慶帝隨身攜帶的秘密立儲詔書都沒能找到。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只能請隨扈的嘉慶帝繼後孝和睿皇后定奪。最後,孝和睿皇后一錘定音,由嘉慶帝的嫡長子——智親王綿寧即位,也就是後來的道光帝。

孝和睿皇后為何不立親生兒子

道光帝是嘉慶帝的嫡長子,卻不是孝和睿皇后所生,他的生母是嘉慶帝的原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彼時的孝和睿皇后是有親生兒子的,而且不止一個!那麼,為什麼她不立自己的親生兒子呢?

秘密立儲詔書

前面提到,因為事起倉促,嘉慶帝周圍的人一時間沒有找到秘密立儲詔書,這才去請孝和睿皇后定奪。請注意,彼時只是暫時沒有找到,並不是不存在這份詔書!事實證明,這份詔書就在嘉慶帝身邊,後來也的確被找出來了。更重要的是,清朝自雍正元年試水秘密立儲之後,秘密立儲詔書就採取了一式兩份的形式。皇帝隨身攜帶一份,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存檔一份備份。換言之,就算嘉慶帝隨身攜帶的那一份遺失了,這道秘密立儲詔書依然是有備份的!只是因為從承德到北京來回需要時間,而國不可一日無君,群臣這才選擇了請孝和睿皇后定奪。實際上,在這件事進行的同時,已經有人返回北京去取乾清宮的那份備份了。如果孝和睿皇后立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旦乾清宮的備份送到,孝和睿皇后立馬就會陷入“謀逆”的窘境,很可能會不得善終!

嫡長子身份

道光帝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沒有之一!而且,嘉慶帝在密立其為皇太子之後一直在盡心陪養他。尤其是在被冊封為智親王之後,道光帝是密立皇太子這件事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了!不僅孝和睿皇后心知肚明,群臣和道光帝本人也是心知肚明。之所以請孝和睿皇后出面,無非是在暫時沒有找到詔書的情況下,為道光帝即位尋找一個“法理依據”而已,並不是真的讓她做決定!這一點,孝和睿皇后也是清楚的。換言之,請孝和睿皇后定奪僅僅是走個過場,她立道光帝、不立道光帝都無法改變道光帝繼承皇位的事實。

智親王勢力根深蒂固

道光帝的情況與他祖父清高宗乾隆帝比較類似,雖然是秘密立儲,但是在父親的明顯偏向的態度之下,這件事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尤其是被冊封為智親王之後,道光帝繼承人的身份基本上已經是朝野皆知了。未來的皇帝已經明確,群臣站隊無可避免。到嘉慶二十五年時,時為智親王的道光帝身邊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派勢力,其中不乏身居高位和掌握兵權者!

反觀孝和睿皇后的兩個兒子,綿忻才十五歲,綿凱雖然二十六歲了,但嘉慶二十四年才剛剛受封郡王,根本沒有與道光帝抗衡的實力。因為嘉慶帝的態度和清王朝的祖制,孝和睿皇后雖然是皇后,手裡卻根本沒有實權,這孃兒仨加在一起也不是道光帝的對手!換言之,就算孝和睿皇后頭腦發昏選擇了立自己的親生兒子,綿愷和綿忻也坐不穩這個皇位,到時候恐怕就要禍起蕭牆、血流成河了……到頭來,皇帝還是道光帝做,孝和睿皇后母子恐怕就真的要“不得好死”了……

孝和睿皇后是明智的,她沒有選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是選擇了送道光帝一個順水人情,將時為智親王的道光帝立為了皇帝。因為這份“擁立”之功,道光帝即位之後,對這位只比自己大幾歲的繼母、皇太后一直恭恭敬敬、關懷備至,至少表面上與親生母親無異!

作為對孝和睿皇后的投桃報李,在嘉慶二十五年、即位尚未改元的當年,道光帝便違反晉封時限的規定,將前一年剛剛受封郡王的綿愷晉封為了親王!同時,還將年僅十五歲的綿忻也封為了親王。孝和睿皇后母子三人全部得以善終,綿愷、綿忻皆以親王之尊去世……道光帝也算是個厚道之人了。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在嘉慶25年的時候,嘉慶在熱河生病死了。由於時間非常的倉促,所以沒有去安排喪事,其實原本雍正已經立了詔書,紀委人的名字寫在上面,並且放在了光明正大扁後面。可是等大家去找的時候卻不翼而飛了。但是誰也不知道皇帝留了一手,詔書有兩份,一份被皇帝藏起來了。太監卻翻了一個遍,還是沒能找到。

因為當時大環境下,嘉慶突然駕崩,皇后的兒子還年幼,根本就承擔不起一個國家的重擔,同時朝野上下都有一個心目中的皇帝人選。所以當時皇后也就是鈕祜祿氏,她把局勢都看得很清楚,如果讓自己兒子繼位,在沒有傳位密詔情況下,國家會動搖,大臣會反對,她肯定不會讓自己兒子。

其次是選擇綿寧是有緣故的,嘉慶在位的時候就有意思讓綿寧繼位,也把綿寧當成繼者培養,所以綿寧在朝野上下是很有聲望和威望的。鈕祜祿氏從一開始心裡就清楚,自己的兒子還年幼,什麼資歷都沒有,她的兒子根本就沒有資格爭,搞不好會送命,還不如就順應局勢立綿寧,保護自己和兩個兒子。

當時的孝和睿皇后把皇位傳給前皇后的兒子的做法是非常的聰明的。這不僅僅是保全了自己和自己親兒子,讓他們之後的生活過的比較順遂,而且是符合祖宗法制的。

當時皇后召集了所有的大臣宣佈讓前皇后的兒子繼承了皇位。所有的人都是非常不解的,但是時間證明了皇后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

就這樣,在孝和睿皇后的支持下,旻寧繼位了,也就是日後的道光皇帝。因為這一個英明的舉措,使得清朝皇室得以內部穩定幾十年,也讓孝和睿皇后的行為為後人敬仰。




古往今來研究員


嘉慶皇帝駕崩後,沒有找到立儲小金盒,也沒有找到密詔。皇后沒有立兩個皇子,而是立了皇長子綿寧,就是道光皇帝。綿寧優於兩位皇子,他曾救過嘉慶父皇,也曾受乾隆皇帝喜愛,所以嘉慶身前有意培養綿寧。


東方京川


為什麼孝和睿皇后不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呢?官方的理由是這麼說的,長幼有序,帝王家是很遵循傳統禮儀的,長子就是長子是第一位先繼承皇位的,孝和皇后他的孩子都不是長子,都是次子,所以說和睿皇后的兒子自然不如元皇后的兒子道光身份貴重,再說道光他自身的能力也是非常不錯的,深受乾隆的喜愛啊他的父親嘉慶皇帝也是很喜歡他。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當時的遺照是在孝和睿皇后所裡,就意味著皇后說什麼就是什麼,滿朝文武都認為應該是他哪兩個兒子的中一個做皇帝,但沒想到是他立了那個道光為太子,這個皇后真是機智。在皇宮內很多因為讓自己兒子當上皇帝,以權謀私被發現處死的,因為當上皇太后之後就有了權力,更正之前的權力完全不同,但這個女人不這樣做,他讓道光成了皇帝,但他自己卻沒有提拔自己的親生兒子,因為皇后沒有那麼強烈的權力慾望。 古代的女人是不許參政的,除極個別的,孝和睿皇后就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帝,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更何況他根本就沒有那樣的野心頭腦,在清朝時女人地位是很低的,一般都在家相夫教子不出頭露面。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她早已知道了道光成功繼位。清朝自雍正之後,每次立儲之後,都要把所寫著名字的聖旨放在正大光明匾額之內,這也是雍正被皇子奪位的場面嚇怕了。最後嘉慶死後,大臣看到的就是道光的名字。於是,道光當上了皇帝。


蔓莓愛跑步


嘉慶帝有兩位皇后,一位是孝淑睿皇后,也是道光皇帝的生母,於嘉慶二年二月初七,病逝。另一位是孝和睿皇后,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尊為皇太后。

孝和睿皇后皇后在嘉慶死後沒有立自己的兒子,而是支持不是自己親生孩子愛新覺羅·旻寧繼承大統,也就是以後的道光,這使得道光帝對這位孝和睿皇后很是感激,其後母子關係及其融洽,尊為皇太后,終年七十四歲,是清朝很圓滿的一位皇后。

孝和睿皇后不支持自己的兒子,受當時禮法制度的影響和制約,封建王朝,皇位的繼承上,立嫡立長是根本。另一方面,孝和睿皇后非常明智,推選自己的兒子,只會引起朝堂混亂,不成功則禍患無窮,而且成功的機會很渺茫。那麼就不如順水推舟支持愛新覺羅·旻寧,對社稷對自己對自己的孩子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