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死后,皇后为啥没立自己儿子,而是道光当皇帝,这位皇后结局如何?

嗯嗯嗯嗯80649260


我来答。有两个原因,一是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是嘉庆帝原配孝和睿皇后的嫡子,也是嘉庆帝的嫡长子。嘉庆帝在世前就属意旻宁为继位者,为其培养势力,带在身边教导,这一点当时的继后孝和睿皇后心知肚明。二是孝和睿皇后也是一位明智的皇后。她虽然有两个儿子,但她深知道光帝是原配嫡子,身份理法上高于妾室扶正的儿子,而且自己也养育道光帝数年,如果让自己儿子继位,不能使皇族宗室大臣们信服,会使朝局动荡。所以在嘉庆帝突然驾崩后,以皇后身份诏令皇长子旻宁为继承者。



孝和睿皇后因扶持道光帝继位,又因养育过道光帝,受到了道光帝的孝顺与尊敬。在道光帝继位以后,孝和睿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母子关系融洽。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太后身体不适,宣宗闻讯,赶忙前往问安。初九日、初十日,宣宗也都前往问安。十一日,太后病情急转直下,宣宗赶忙前往身边服侍,当日太后崩逝,享年七十四岁。资料记载皇帝“哀恸号呼,擗踊无数。可见道光帝与孝和睿皇后母子关系还是融洽的。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是嘉庆帝第二任皇后,当时礼部尚书、三等承恩公恭阿拉之女。乾隆五十五年入潜邸为嘉亲王侧福晋。嘉庆元年册封为贵妃;嘉庆帝原配皇后孝淑睿皇后崩逝后,被晋封皇贵妃,摄六宫事;嘉庆六年正月初八册立为皇后。为嘉庆帝生皇三子爱新觉罗·绵恺和皇四子爱新觉罗·绵忻,以及皇七女(早殇)。


小姚的记录


嘉庆皇帝在承德驾崩之后,大臣们没有找到随身携带的秘密立储的小金盒,而“正大光明”匾额后面亦是没有密诏。按照清朝惯例,应由皇后监国。而此时的皇后是钮钴禄氏,也就是孝和睿皇后。

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孝和睿皇后没有让自己两个儿子中的一个继位,而是让皇长子绵宁继位,而绵宁就是以后的道光皇帝。

至于孝和睿皇后为什么不立自己的两个儿子当皇帝,探究原因,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乾隆皇帝还未驾崩之时,对于皇孙绵宁就十分喜爱,还亲自操办绵宁婚事,而嘉庆帝心里也明白,对绵宁也是大力培养。

二、绵宁曾救驾嘉庆,当初嘉庆遭遇刺客刺杀,一干侍卫没有及时反应,绵宁等6人出手阻止,绵宁救驾有功,得到重赏。

三、孝和睿皇后的两个儿子从资历以及年龄上都是无法与绵宁想比的,绵宁在朝廷中的威望甚高,强行立自己的两个儿子不仅会引起大臣反对,绵宁也会心生不满,恐会生变,不如做顺水人情,立绵宁当皇帝。

而道光皇帝登基以后,感念继母皇后的拥立之恩,极尽孝道,封尊号“孝慈”,经常前去太后寝宫问安。孝和睿皇后也是大清后宫内最长寿的太后之一。

而在孝和睿皇后死后,已68岁的道光帝痛哭流涕,日夜祭奠,并且在慈宁宫旁搭上灵棚,为孝和睿皇后守灵。





奔跑的蜗牛灬


其实原因是这样的:

一、做个顺水人情,为自己养老留点后路

古代皇家的继承问题,往往都有很强的敏感性,搞不好就会小命不保。清朝在雍正之后,实行秘密建储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皇位传承问题,但当中也会有点问题,就是当皇帝去世而遗诏不在身边的时候,会出点小插曲。

但“插曲”很难盖得过主旋律,法定继承人是有白纸黑字的,嘉庆在生前就已经秘密确定道光为继任者,这在当时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在乾隆年间,道光就深受宠爱,有点像弘历小时候受到康熙的宠爱一般。

道光十岁的时候,追随乾隆打猎,还被赏赐黄马褂与花翎;

道光结婚的时候,乾隆亲自操办婚礼,还破例允许皇孙夫妇继续在宫中居住。这是清朝唯一一次有太上皇和皇帝参与的皇孙婚礼,道光完全成了乾隆指定的隔代继位人。

种种迹象表明,嘉庆去世,法定皇位非道光莫属。以皇后当时的实力,一无强大外戚支持,二无嫡系配合,三无吕后、慈禧的魄力,四无宗法地位上的优势。嘉庆去世,遗诏即使没有解密,但朝野关于皇位的继承人已经达成一致。逆天改命,难以让王公大臣信服。

既然形势已经明朗,皇后完全没必要“逆水行走”,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增进“母子”感情。

二、动动心思可以,理性想想就不行了,一旦政变失败,皇后输不起

从既有的史料来看,当时随嘉庆去承德的王公大臣在一起开会讨论,会上也没有出现很大分歧,大家也一致认为应该由道光入承大统,只是有些大臣过分稳重而出现一点有争论。首席军机大臣托津说:二阿哥(道光)智勇双全,众望所归,应当继承皇位。不过密匣中的名单不曾看见,万一先帝书写的人名不是二阿哥,那该如何收场?

托津的考虑应该是很有道理了,但道光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打开密匣中的诏书,一看果然是二阿哥,于是道光登上帝位,但对托津极其厌恶,对他在山庄会议上的犹豫始终不能释怀。托津由此被逐出军机处。

几句谨慎的话就让道光耿耿于怀,谁要是挡他的路,岂不是自取其辱。皇后出自官宦之家,知道宫廷争斗的残酷,到时偷鸡不成就不只是她被打击的问题,她的娘家和她的两个皇子恐怕也会被连累。一次宫廷政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朝廷局面动荡,人心不稳。当时的大清已经内忧外患,危机四伏,“潜伏者”一看天下有变,说不定就揭竿而起,英吉利早就虎视眈眈。谁要是因为动了“歪心思”而让祖宗江山动摇,谁就是爱新觉罗的罪人。

皇后拥立道光的行为,实为明智之举,既有利大清江山的稳定,也为自己日后留下余地。顺利继位的道光,对她无比感激,终身对其尽孝。



老孔谈历史


清仁宗嘉庆帝在避暑山庄去世之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为什么没有立自己的儿子而是让清宣宗道光帝继承了皇位?这个问题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钮祜禄氏做顺水人情,给自己买个后半辈子的保险!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孝和睿皇后立道光帝的历史背景

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暴毙于避暑山庄,死因不明。个人认为,很可能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因为事起仓促,周围的人毫无心理准备,以至于连嘉庆帝随身携带的秘密立储诏书都没能找到。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只能请随扈的嘉庆帝继后孝和睿皇后定夺。最后,孝和睿皇后一锤定音,由嘉庆帝的嫡长子——智亲王绵宁即位,也就是后来的道光帝。

孝和睿皇后为何不立亲生儿子

道光帝是嘉庆帝的嫡长子,却不是孝和睿皇后所生,他的生母是嘉庆帝的原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彼时的孝和睿皇后是有亲生儿子的,而且不止一个!那么,为什么她不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秘密立储诏书

前面提到,因为事起仓促,嘉庆帝周围的人一时间没有找到秘密立储诏书,这才去请孝和睿皇后定夺。请注意,彼时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并不是不存在这份诏书!事实证明,这份诏书就在嘉庆帝身边,后来也的确被找出来了。更重要的是,清朝自雍正元年试水秘密立储之后,秘密立储诏书就采取了一式两份的形式。皇帝随身携带一份,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存档一份备份。换言之,就算嘉庆帝随身携带的那一份遗失了,这道秘密立储诏书依然是有备份的!只是因为从承德到北京来回需要时间,而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这才选择了请孝和睿皇后定夺。实际上,在这件事进行的同时,已经有人返回北京去取乾清宫的那份备份了。如果孝和睿皇后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旦乾清宫的备份送到,孝和睿皇后立马就会陷入“谋逆”的窘境,很可能会不得善终!

嫡长子身份

道光帝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没有之一!而且,嘉庆帝在密立其为皇太子之后一直在尽心陪养他。尤其是在被册封为智亲王之后,道光帝是密立皇太子这件事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不仅孝和睿皇后心知肚明,群臣和道光帝本人也是心知肚明。之所以请孝和睿皇后出面,无非是在暂时没有找到诏书的情况下,为道光帝即位寻找一个“法理依据”而已,并不是真的让她做决定!这一点,孝和睿皇后也是清楚的。换言之,请孝和睿皇后定夺仅仅是走个过场,她立道光帝、不立道光帝都无法改变道光帝继承皇位的事实。

智亲王势力根深蒂固

道光帝的情况与他祖父清高宗乾隆帝比较类似,虽然是秘密立储,但是在父亲的明显偏向的态度之下,这件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尤其是被册封为智亲王之后,道光帝继承人的身份基本上已经是朝野皆知了。未来的皇帝已经明确,群臣站队无可避免。到嘉庆二十五年时,时为智亲王的道光帝身边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派势力,其中不乏身居高位和掌握兵权者!

反观孝和睿皇后的两个儿子,绵忻才十五岁,绵凯虽然二十六岁了,但嘉庆二十四年才刚刚受封郡王,根本没有与道光帝抗衡的实力。因为嘉庆帝的态度和清王朝的祖制,孝和睿皇后虽然是皇后,手里却根本没有实权,这娘儿仨加在一起也不是道光帝的对手!换言之,就算孝和睿皇后头脑发昏选择了立自己的亲生儿子,绵恺和绵忻也坐不稳这个皇位,到时候恐怕就要祸起萧墙、血流成河了……到头来,皇帝还是道光帝做,孝和睿皇后母子恐怕就真的要“不得好死”了……

孝和睿皇后是明智的,她没有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是选择了送道光帝一个顺水人情,将时为智亲王的道光帝立为了皇帝。因为这份“拥立”之功,道光帝即位之后,对这位只比自己大几岁的继母、皇太后一直恭恭敬敬、关怀备至,至少表面上与亲生母亲无异!

作为对孝和睿皇后的投桃报李,在嘉庆二十五年、即位尚未改元的当年,道光帝便违反晋封时限的规定,将前一年刚刚受封郡王的绵恺晋封为了亲王!同时,还将年仅十五岁的绵忻也封为了亲王。孝和睿皇后母子三人全部得以善终,绵恺、绵忻皆以亲王之尊去世……道光帝也算是个厚道之人了。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在嘉庆25年的时候,嘉庆在热河生病死了。由于时间非常的仓促,所以没有去安排丧事,其实原本雍正已经立了诏书,纪委人的名字写在上面,并且放在了光明正大扁后面。可是等大家去找的时候却不翼而飞了。但是谁也不知道皇帝留了一手,诏书有两份,一份被皇帝藏起来了。太监却翻了一个遍,还是没能找到。

因为当时大环境下,嘉庆突然驾崩,皇后的儿子还年幼,根本就承担不起一个国家的重担,同时朝野上下都有一个心目中的皇帝人选。所以当时皇后也就是钮祜禄氏,她把局势都看得很清楚,如果让自己儿子继位,在没有传位密诏情况下,国家会动摇,大臣会反对,她肯定不会让自己儿子。

其次是选择绵宁是有缘故的,嘉庆在位的时候就有意思让绵宁继位,也把绵宁当成继者培养,所以绵宁在朝野上下是很有声望和威望的。钮祜禄氏从一开始心里就清楚,自己的儿子还年幼,什么资历都没有,她的儿子根本就没有资格争,搞不好会送命,还不如就顺应局势立绵宁,保护自己和两个儿子。

当时的孝和睿皇后把皇位传给前皇后的儿子的做法是非常的聪明的。这不仅仅是保全了自己和自己亲儿子,让他们之后的生活过的比较顺遂,而且是符合祖宗法制的。

当时皇后召集了所有的大臣宣布让前皇后的儿子继承了皇位。所有的人都是非常不解的,但是时间证明了皇后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就这样,在孝和睿皇后的支持下,旻宁继位了,也就是日后的道光皇帝。因为这一个英明的举措,使得清朝皇室得以内部稳定几十年,也让孝和睿皇后的行为为后人敬仰。




古往今来研究员


嘉庆皇帝驾崩后,没有找到立储小金盒,也没有找到密诏。皇后没有立两个皇子,而是立了皇长子绵宁,就是道光皇帝。绵宁优于两位皇子,他曾救过嘉庆父皇,也曾受乾隆皇帝喜爱,所以嘉庆身前有意培养绵宁。


东方京川


为什么孝和睿皇后不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呢?官方的理由是这么说的,长幼有序,帝王家是很遵循传统礼仪的,长子就是长子是第一位先继承皇位的,孝和皇后他的孩子都不是长子,都是次子,所以说和睿皇后的儿子自然不如元皇后的儿子道光身份贵重,再说道光他自身的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深受乾隆的喜爱啊他的父亲嘉庆皇帝也是很喜欢他。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当时的遗照是在孝和睿皇后所里,就意味着皇后说什么就是什么,满朝文武都认为应该是他哪两个儿子的中一个做皇帝,但没想到是他立了那个道光为太子,这个皇后真是机智。在皇宫内很多因为让自己儿子当上皇帝,以权谋私被发现处死的,因为当上皇太后之后就有了权力,更正之前的权力完全不同,但这个女人不这样做,他让道光成了皇帝,但他自己却没有提拔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皇后没有那么强烈的权力欲望。 古代的女人是不许参政的,除极个别的,孝和睿皇后就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更何况他根本就没有那样的野心头脑,在清朝时女人地位是很低的,一般都在家相夫教子不出头露面。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她早已知道了道光成功继位。清朝自雍正之后,每次立储之后,都要把所写着名字的圣旨放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内,这也是雍正被皇子夺位的场面吓怕了。最后嘉庆死后,大臣看到的就是道光的名字。于是,道光当上了皇帝。


蔓莓爱跑步


嘉庆帝有两位皇后,一位是孝淑睿皇后,也是道光皇帝的生母,于嘉庆二年二月初七,病逝。另一位是孝和睿皇后,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尊为皇太后。

孝和睿皇后皇后在嘉庆死后没有立自己的儿子,而是支持不是自己亲生孩子爱新觉罗·旻宁继承大统,也就是以后的道光,这使得道光帝对这位孝和睿皇后很是感激,其后母子关系及其融洽,尊为皇太后,终年七十四岁,是清朝很圆满的一位皇后。

孝和睿皇后不支持自己的儿子,受当时礼法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封建王朝,皇位的继承上,立嫡立长是根本。另一方面,孝和睿皇后非常明智,推选自己的儿子,只会引起朝堂混乱,不成功则祸患无穷,而且成功的机会很渺茫。那么就不如顺水推舟支持爱新觉罗·旻宁,对社稷对自己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