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天生是孩子的催眠大師,孩子的成就高度靠父母如何建立信念

很多成功都是因為其創造者有堅定的信念,身為父母,在孩子潛意識中種下什麼種子,就會收穫什麼信念,未來會發生什麼很多時候都是信念吸引來的。

大多數平庸的孩子就在於他們潛能從來沒有被喚醒過,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考高分,而是幫助孩子樹立強大的積極的信念系統。

協助孩子儘可能的有效發掘信念的潛力,最大限度的實現自我價值。即使父母平庸但是依然可以培養出卓越成就的孩子。

所謂“信念”就是相信孩子一定能成功,相信是集中注意力和確定前進方向的法則。這是一種強大的心理功能,人一旦有了某種信念,就會通過潛意識激發出潛在的力量,如果孩子的信念是“我很笨”“我的成績不會變好”這樣的潛意識就真的會讓孩子變得很笨,學習成績自然也不會理想。

相反如果一個口吃的孩子相信自己能夠成為演講大師,經過不斷的練習,即使說話並沒有普通人那樣流暢,但也不會影響他在眾多觀眾的場合中誇誇其談,贏得掌聲。

父母天生是孩子的催眠大師,孩子的成就高度靠父母如何建立信念

決定孩子未來的除了成績之外,信念更加重要,孩子相信什麼,最終就會將其塑造成什麼樣子,內因總是比外因來的更加有作用。

信念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關注的力量,比如說家長總是關注孩子的缺點,那麼在孩子身上總是缺點越來越多。不進家長生氣孩子也會很痛苦,這個時候就算放一個學霸在家長身邊他也不會感覺到孩子的優點。

家長如果不能覺察出自己這樣的缺點,對於別人的影響是小,對自己的影響才是真的大。在家庭教育中,關注孩子的重點在哪也決定了他們今後的未來。

信念可以讓孩子內心力量強大,當孩子擁有堅定的積極信念的時候,他的內心就有了充足的支撐,即使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也不會輕言放棄。

父母天生是孩子的催眠大師,孩子的成就高度靠父母如何建立信念

信念有多堅定孩子的內心就有多強大,信念能夠催生更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學習壓力是很大的,如果沒有好的信念,即使成績提高上去了,但是自信卻沒有跟著提高,導致成績很不穩定,忽高忽低。

很多時候孩子成績提高是以厭學作為代價的。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信念能讓孩子不會因為分數提高而畏縮或自卑。

既然孩子的信念如此重要,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樹立積極正面的信念呢?

注意言行

父母天生是孩子的催眠大師,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內心有深刻的影響,是信念建立的關鍵人物,孩子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關鍵之一就是父母是什麼樣的人。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的言行會通過暗示來催眠使孩子的潛意識催生出相同的信念,比如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學習不好,將來就會沒出息,他的言行之中就會表現出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視。

父母天生是孩子的催眠大師,孩子的成就高度靠父母如何建立信念

孩子學習成績好表現出來的就是親切慈愛,孩子學習成績不佳的時候就會責罵抱怨,做這些的時候父母甚至都沒有意識到,父母的喜好就是家庭教育的基礎理論模式,催生出了各種家長的言行表現,即使嘴上說著“我不在乎孩子的成績”但實際做的卻不是這樣。

父母要了解很多時候對孩子的信念都是很簡單的一句話或者是無意識的想法就在影響他們。

父母要改變“我就是對的”這樣的想法,家長也是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和改變才能慢慢掌握孩子教育的方法,不能因為自己年紀大就覺得做什麼對孩子都是最好的。

孩子的信念形成有三個關鍵時期:

0-7歲,這個時候孩子全然相信父母,尤其是4歲之前的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判斷力,教育如果能有一個好的開始,後面才能順利進行,所以從孩子出生家長就要學會反思自我。

這個時候家長就不能總是對孩子否定或者打壓,要多鼓勵和稱讚,孩子的信念就會朝著積極的方向建設,總對孩子說“不”或者是漠視與孩子的互動都不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不許幹這個不許幹那個,是很多家長的語言習慣,反省之後要慢慢糾正,孩子在“不”語言中長大,會缺少自信,膽怯,而從小被鼓勵長大的孩子則更加勇敢積極。

父母天生是孩子的催眠大師,孩子的成就高度靠父母如何建立信念

8-13歲是孩子信念形成的第二關鍵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對世界有了自己的認知,並且開始迎接青春期,他們有很強的獨立意識。

希望通過模仿儘快成為大人,比自己年長的人是他們崇拜和模仿的目標,父母,兄長,老師等等。模仿的過程就是習慣養成的過程,這個時候很多孩子學會抽菸喝酒,其實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做這些事是為了什麼,只是因為周圍的人都這樣做。

習慣逐漸就會變成信念,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模式就要有所改變了,因為經過了快十年的教育方式已經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新意,他們自然也不原意聽從父母的教誨。

要用新習慣代替舊習慣,父母更不能用家長的身份來和孩子對抗,爭奪控制權,反叛的孩子在此刻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

對待叛逆期的孩子家長不要過多的干涉,儘量做到言行一致,先做好自律才能要求孩子做到。

父母天生是孩子的催眠大師,孩子的成就高度靠父母如何建立信念

14-24歲是孩子的社交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逐漸有了自己的三觀,他們開始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分享夢想一起前進,情緒會有一些比價明顯的變化。

叛逆說明孩子在成長,並不是什麼壞事,是成長的里程碑,家長應該高興而不是總想抑制孩子成長的腳步。

此時也不能放棄幫助孩子樹立信念,儘管父母的影響在逐漸對孩子失去作用,但仍然有很多細節會打動孩子的內心。

這個時候如果和家裡起了衝突,也有可能讓孩子的信念偏離軌道,家長要把孩子開始當成與自己身份相同的大人來對待,而不是再把他們看成小孩子,這樣溝通起來才能更加順暢。

減少代溝帶來的溝通障礙,家長再也不能像小時候一樣用強權管制孩子了,就算育兒觀念再落後,也要努力做不頑固的父母。

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思維不落後才能教育處更優秀的孩子。

決定孩子命運的五大積極信念

1. 相信自己

讓孩子從小就要樹立起“自己是有價值的”這樣的信念很重要,一個人的自尊水平與自我價值感息息相關,父母如果從小給孩子輸送一些“你是有價值的”“你很棒”這樣的信息,能提高孩子的自尊,他們就會看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會不斷放大自己的價值。

很多時候孩子的缺點都是經由父母放大之後,才變得難以改正的,這一點父母要警惕。

父母天生是孩子的催眠大師,孩子的成就高度靠父母如何建立信念

2. 相信世界是有愛的

落實到孩子身上就體現的比較具體,愛就是安全感的代名詞,父母如果總是讓孩子看到周邊積極和友善的話,孩子也會對這個世界感到親切,會更有安全感。

如果父母總是和孩子說一些負面新聞,人都是虛偽的,社會是危險的話,這樣孩子的眼中就會有很多懷疑和充滿警惕。

父母要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孩子自然也會更加友善陽光,如果父母總是消極悲觀的話,孩子也快了不起來。

讓孩子提高警惕保持安全是沒錯的,但是沒有必要總是誇大或者過度渲染身邊的危險。比如孩子在走臺階的時候,就算不提醒他,孩子也不會馬上摔跤。人天生就有保護自己的本能,沒有必要一直在耳邊提醒。

對世界友善,對別人尊重,用有這樣一顆愛己愛人的心,孩子才能擁有更加積極的信念,才能為社會做貢獻取得更好的成就。

父母天生是孩子的催眠大師,孩子的成就高度靠父母如何建立信念

3. 相信自己的未來

在大人的想法中這個是很自然的,人都是有未來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不這樣想,孩子都是迷茫和不確定的,如果父母教育不得當孩子對未來的態度更多的就是絕望和無助。

當孩子沮喪迷茫的時候,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看,而不是放任他們自己陷入對未來的不確定中不管。

幫助孩子確定對未來變數的未知,父母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增強孩子對未來的確認感。

4. 相信能實現自己想要的

讓孩子相信自己的夢想是會實現的,信念是很重要的,有的孩子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是非常多的,但是成績並不理想,其實他們對學習的態度並不是喜歡而是恐懼,對考試更緊張,孩子迫於壓力非常擔心自己考不好。

源自不自信的擔憂遮掩了孩子內心對成功的渴望,這是由於父母過於關注孩子的成績導致的。學習好的孩子成績都不是逼出來的。

5. 相信能戰勝一切困難

成功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困難重重,很多時候能夠戰勝困難的信念能夠幫助孩子獲得成功。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由於認知的有限往往很難有能夠突破困難和障礙的勇氣和堅持能力。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來對孩子進行引導,幫助孩子樹立這樣的信念,而不是總對孩子不滿意或者是苛責。

急功近利慾速則不達,幫助孩子樹立成功的信念比眼前的提高成績更加重要。分數不能衡量一切,關注孩子內心健康,讓孩子對學習和進步感興趣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