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切為了孩子”這才是真正的害了孩子呀

疫情無法返校,於是“宅”在家裡,宅在家裡的這些日子我看了很多書同時也對當下人們的親子關係有了一些感悟。

對於西方人來說喜歡生活在當下;對於印度人來說喜歡寄希望於來世;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人生的目的既不是當下的榮耀與富貴,也不在來世的寄託,而是存活在對下一代子女或子孫的期望。父母常見的觀點有:

父母“一切為了孩子”這才是真正的害了孩子呀

父母吵架孩子受傷


自己不重要,孩子才是重要的


作為父母,不是將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如何經營和改善自身的生活上,而是更多地傾向於完善子女的生活。為了提高子女的生活質量(通常是物質生活)很多父母無不在自身的物質生活中犧牲利益,作出奉獻,但是仍然難以得到子女的理解(我為你操心,你怎麼不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呢?)。這樣做反而形成了一個錯誤觀念:自己苦點、累點沒關係!只要孩子過得好!如此偉大的奉獻精神實質上是在教授下-代:自己不重要,孩子才是重要的,這樣反反覆覆一代又一代。

物質至上,而缺少了心理陪伴


由於中國經濟仍處於發展中階段,父母一代對物質生活的匱乏都有深刻的感受,因此他們會將注意力主要集中於子女生活的物質層面。為了提升子女的物質生活水平,他們不惜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這樣的結果的確是換取了一定的物質財富,但也是犧牲了較多的精力,以致於父母難以擠出更多的時間來關照子女的精神和心理需求,長此以往他們與子女之間的心靈距離反而越來越遠。

父母喜歡主觀的支配孩子


絕大多數父母都喜歡聽話的孩子。要求孩子放棄自己的立場和觀點,聽從家長的決策。小到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吃飯;大到考哪個大學,和誰結婚.........然而,中國的家長往往忽略了:生養子女並不等於家長有隨意支配的權力。(父母會常說:“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的鹽還多。”“我不想孩子走彎路。”)可是父母應該知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你的附屬品,該他們自己去體驗的生活,一個也不能少。

如果父母長期忽視孩子的想法,以主觀意見包辦化替,很容易扼殺孩子的獨立性和積極性,親子之間也難以達成有效的溝道,子女不能很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而父母也不理解子女的真正需求,轉而將自身早年未完成的願望寄託於子女的身上,正如孝經所言:子女應“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足父母"。

過度懲罰或過度溺愛

面對孩子“媽媽爸爸不喜歡我”的疑問時,父母常常委屈地辯解;“你想吃什麼,想要什麼,我都給你。我恨不得把心都掏給你。你還要我怎樣?”,獨生子女的父母從來不欠缺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的能力,面對子女在物質方面的要求恨不能傾其所有。生活方面,父母也往往盡其所能地照顧孩子的起居,方方面面細緻入微。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往往在孩子尚未出生前就迸行著各種準備,以前所未有的熱情等待著孩子的未來,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世上最美好的一切。 “苦誰都不能苦孩子”,“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與父母深切的期望緊密相隨的是頻繁的苛責。獨生子女擔任著父母甚至幾代祖輩尚未完成的夢想,尤其是考入名校、光輝耀祖的重任。更可悲的是:孩子將這種觀念內化成自己的觀念。 考的好,父母就會獎勵或表揚;考的不好,父母會苛責和懲罰。

父母“一切為了孩子”這才是真正的害了孩子呀

父母捆綁孩子的自由


研究發現,父母過於頻繁嚴厲的責罵和苛求,會讓子女在形成自我評價的過程中產生罪惡感、羞恥感自我譴責;為神經症的產生提供充分條件。同樣,父母過分干涉過度保護則會妨礙子女個體獨立性、自主性以及社交能力的發展,這些都可能促成神經症。

頻繁的父母衝突會加重子女的抑鬱情緒與問題行為,助長子女的不安全感。如果子女認為自己是父母衝突的根源,即父母間的衝突與自身有關係時,他們會產生更多的羞恥感、自責與恐懼情緒。但是如果成功的解決了衝突的經歷,這樣能夠促進子女的社交能力和應對技巧的提升,提高家庭的穩定感。

親子關係對子女的社交能力也有重要的影響。父母感情不和或是家庭遭受挫折,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願接受別人;過度地與同伴隔離,久而久之會形成子女獨佔、自私、孤僻、不合群等性格特徵。矛盾多、親密少的家庭,子女由於從小缺乏溫暖和關愛,容易感到孤立無援,處處不如人,並逐漸對周圍的人或事交得消極、冷漠和殘忍。

4點建議給家長:


1、與孩子進行平等對話,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自己正確的決定和選擇,鼓勵孩子同父母探討問題,提出意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表達感受的能力。

2、只要孩子不做危險的事情,不違背法律道德倫理。給孩了提供寬鬆的環境,鼓勵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3、家長以夥伴的身份真誠地傾聽,以朋友的心態耐心地分析,以朋友的角色熱情地幫助,讓孩子感到父母就是自己的朋友。

4、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修養,熟悉子女日前的發展水平,順應青少年的思維方式。從孩子主觀願望和實際能力出發,合理調整白己的期望值。給子女提供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

父母“一切為了孩子”這才是真正的害了孩子呀

和諧的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