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資訊】從156起典型案例透視農村低保領域“微腐敗”

“全國共新納入低保96.5萬戶、185.4萬人,退出不再符合條件低保對象92.8萬戶、185萬人。”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佈第一批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工作成果,其中,民政部、駐部紀檢監察組結合主題教育,在農村低保專項治理中取得顯著成效。

  農村低保政策為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被許多困難群眾稱為“救命錢”。但在一些公職人員眼中,這項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卻成了“唐僧肉”,千方百計的想從中分一杯羹。據統計,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共公開曝光156起發生在農村低保領域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透過這些案例,我們帶您一起了解發生在農村低保領域的“微腐敗”都有哪些典型表現。

  把關不嚴、優親厚友、虛報冒領、截留侵佔四類問題表現突出

【清風資訊】從156起典型案例透視農村低保領域“微腐敗”


從問題表現來看,發生在農村低保領域的違紀違法行為,主要集中在把關不嚴、優親厚友、虛報冒領、截留侵佔四種,這四類問題數佔總體的82.7%。

  把關不嚴共57起,佔全部問題比重36.5%。從各地通報案例來看,由於一些公職人員在低保資格審核上不嚴不實、對低保戶情況變動情況掌握不及時不徹底,導致“漏保”“錯保”等問題時有發生。比如,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冠山鎮民政辦主任翟懷成對低保工作審批、複核把關不嚴,致使應退出低保的49戶村民沒有及時退出,應降低標準的1戶村民沒有及時降低。此外,翟懷成還存在其他違紀問題。2019年3月,翟懷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優親厚友共31起,佔全部問題比重19.9%。“關係保”“人情保”問題之所以在一些地方屢禁不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公職人員利用在低保信息填報、資格審核等環節中的職務便利,將低保金當成自己親朋好友的“搖錢樹”。比如,新疆阿勒泰市解放北路社區原主任楊裝嗣在任阿勒泰市解放北路社區主任期間,將不屬於解放北路轄區居民的親屬納入“金秋助學”補助名單,違規領取“金秋助學”補助金0.2萬元;2016年12月,將其親屬納入低保特困人員取暖補助名單,違規領取取暖補助0.15萬元。2018年9月,楊裝嗣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虛報冒領共22起,佔全部問題比重14.1%。除了為親友謀利外,還有一些公職人員通過偽造資料、冒名頂替他人等方式,達到從低保金中分一杯羹的目的。比如,天津市北辰區北倉鎮政府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趙國慶(已退休)利用負責低保金髮放的職務便利,通過偽造簽字、虛報隱瞞等手段,冒領26名低保戶的低保金8244元用於個人消費。2018年8月,趙國慶被降低退休待遇,違紀資金已被追繳。

  截留侵佔共19起,佔全部問題比重12.2%。比如,湖南省攸縣寧家坪鎮坪臺村獅形組原組長陳中樹、陳芬雲違規截留低保人員陳運昌的低保資金10800元,並私自進行二次分配,將低保金調劑給其他困難戶,損害了低保戶陳運昌的利益。2018年4月,陳中樹受到批評教育處理,陳芬雲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此外,套取挪用低保金、在低保金髮放中擅作主張違規分配、通過審核、發放低保金的職務便利向困難戶索要財物等行為也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形象,讓低保政策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

  高壓之下為何仍有人頂風違紀?

  近年來,各地持續加大對農村低保領域違紀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但在高壓之下,為何仍有一些公職人員知紀違紀、頂風作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個別公職人員在工作中缺乏責任擔當,不嚴格執行政策規定開展入戶調查、定期審核等工作。一旦篩選把關等環節出現問題,勢必會為別有用心者帶來可乘之機,讓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

  “個別黨員幹部在工作中缺乏責任擔當,不作為、亂作為、‘懶散拖’,甚至失察失責、弄虛作假,這些都造成農村低保領域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成都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一方面,由於基層監督力量相對薄弱,職能部門往往存在“重發放、輕監管”問題,這在客觀上助長了少數公職人員企圖鑽監管缺失空子以權謀私的僥倖心理。此外,一些鄉鎮幹部對低保政策的宣傳不夠重視,往往將低保信息在村務公開欄裡“一貼了之”,不考慮群眾是否看到、是否理解,有的甚至故意不宣傳,來達到藉助信息不對稱對低保金“玩貓膩”的目的。比如山東省單縣終興鎮五里莊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坤在2007年至2017年期間,利用職務便利,隱瞞、截留11名村民低保款共計8.95萬元,用於個人及家庭開支。

  多措並舉淨化農村低保環境

  農村低保之所以屢屢成為不法分子的“唐僧肉”,既有少數公職人員思想認識上的主觀原因,也有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客觀問題。對此,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嚴肅查處的同時,注重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完善制度,確保農村低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實現標本兼治。

  “這麼多年,終於弄清楚自己發了什麼錢、發了多少錢。”遼寧省丹東市長安鎮年過七旬的村民孫秀鳳高興地說。為了破解村務公開渠道單一、部分群眾對低保政策缺乏瞭解等問題,丹東市紀委監委會同財政等相關部門,採取“互聯網+監督”模式,推動建設“丹東市惠民扶貧資金網”,將分散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多種惠民扶貧資金“曬”在網上,讓群眾可以直觀瞭解扶貧惠農資金公示總人數、總金額,對個人資金髮放情況進行查詢。此外,網站還設有“諮詢舉報”選項,方便群眾及時對現惠民扶貧資金髮放不實等問題向紀檢監察機關進行舉報。

  針對基層監督力量薄弱導致少數鄉鎮幹部履職不力、以權謀私等問題,湖北省紀委監委通過構建市、鎮、村三級監察網,明確鄉鎮(街道)監察機構工作職責並授予監察權限,將監察對象擴大到包含村和社區幹部在內的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以前不少村級幹部認為‘山高皇帝遠’,我們這種小地方犯了錯誤也沒人管,鎮辦監察室設立後,監察職能延伸到村。”湖北省廣水市城郊辦事處監察室幹部餘金濤在談到履職心得時說道。

  查處問題不是目的,關鍵是通過問題查找低保資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體制機制漏洞,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及時亡羊補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紀委監委督促自治區民政廳等相關部門,嚴查城鄉低保領域錯保漏保等問題,將家庭收入超出低保標準的人員動態調整出低保範圍,同時將符合條件的6.5萬人納入低保範圍,清退“人情保”“關係保”等低保對象684人。“我們將堅持跟蹤問效,開展專項整治‘回頭看’工作,確保整改質量效果,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整治成效,切實維護各族群眾切身利益。”自治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7月18日,《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專項整治的通知》對外公佈,作為14個群眾反映強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被確定為專項整治的一項重點內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以這次專項整治為契機,既猛藥去痾、嚴肅查處,又鞏固成果、根除病源,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解決問題,不斷淨化農村低保環境,守護好睏難群眾切身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