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十年没出现“美国式”、“英国式”大停电!为什么?

电力稳定事关民生、经济。突发的大停电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不仅是经济损失,供水、交通、通信、金融、商业服务等相关行业和领域的运行瘫痪,会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最近几年,很多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大面积停电事故,但中国数十年没有过,我国目前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供电可靠性均位居世界前列。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我国电源结构日趋多元化 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自豪地介绍:“2018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19亿千瓦,是1949年的1027倍。其中,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核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三、在建规模世界第一,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40%左右。”

就是因为电源结构的多元化,电网统一,我国电力供应得到保障!我国的经济才能稳定、快速的增长,人民生活品质也有了保证。

中国几十年没出现“美国式”、“英国式”大停电!为什么?

2、输送通道建设稳步推进 电网实现互联互通互供

2019年9月17日,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开工建设,彻底结束全国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阿里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使西藏主电网覆盖全区74个县。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电网联网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我国电网包括输电网和配电网两部分。现在无论是青藏高原还是海南岛,全部实现电网互联,这是中国奇迹,也是世界奇迹。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能源生产和需求逆向分布,80%以上的能源生产集中在西部、北部,70%以上的能源消费集中在东部、中部,能源大规模跨区输送势在必行。

因此,作为我国电网主网架结构,特高压在提升电力跨区输送能力、推动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电力高速公路”。

我国电网全国互联、互通、互供,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交直流互联电网,形成了“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电网互联格局,拥有全球最高输电电压等级、最长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大新能源并网规模,主网架结构进一步优化,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供电可靠性位居世界前列。

3、三道防线加技术护航 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居世界前列

第一道防线是继电保护,一旦电网发生故障,能及时、准确地切除;

第二道防线是安全自动装置,允许切机切负荷,让电网运行维持稳定状态;

第三道防线是低频低压减载装置,允许在极大的扰动下,切除负荷,避免电网崩溃。这是我国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介绍说: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中枢神经”,调度在维护电网安全运行中的作用明显。“国外一些国家的电力调度机构是独立的,与电网运营企业是分开的。处理大停电事故时,这样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是不协调的,处理反应慢,下命令慢,电力恢复供应也慢。”

除此之外,我国持续开展柔性输电技术攻关,提升了驾驭复杂电网的能力;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用户最多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增强了电网应对故障能力和互动水平;构建了国际领先的电网安全防御体系;自主研发建成了仿真能力最强、计算效率最高、模拟精度最准确的新一代仿真系统,电网安全运行技术全球领先。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未来通过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电网的感知能力、互动水平、运行效率和自愈能力,会使电网的运行更加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