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從長江走向世界

湖北:從長江走向世界

湖北省:千湖連綴的珍珠

標籤:中國湖北旅遊、湖北區域地域旅遊人文地理、湖北千湖之省、中國地域區域風情風光遊、地域區域旅遊人文地理散文隨筆

剛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對國際推薦的視頻——《新時代的中國:湖北,從長江走向世界》,心頭不禁一熱,正巧,我的湖北旅遊散文集《錦繡湖北》剛剛殺青,豈不是處江湖之遠的旅行者對國家權威部門所作宣傳的呼應?外交部的推薦視頻用了“從長江走向世界”為標題來讚美湖北,我則用“千湖連綴的珍珠”來讚美“錦繡湖北”。

湖北:從長江走向世界

打開湖北省地圖我們看見,萬里長江像一條碧玉絲帶纏繞在湖北腰間,清江從利川出發橫穿恩施,在宜昌境內匯入長江;漢江從陝西南部進入湖北,跟丹江口水庫串聯,穿過襄陽,之後幾乎一直南下,到潛江境內才改變方向,然後在武漢匯入長江。於是我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湖北境內有許多南北走向的河流,江漢平原則織成了河網。如果我們把目光鎖定在荊州和武漢就會發現,荊州、武漢的許多地方,水域面積甚至比陸地面積大,大大小小的湖泊扮靚了錦繡般的湖北,我的遊記便順著這些河道和湖泊一一展開。

在我兒時的印象中,有一條洈水河從公社所在地石子灘小鎮旁蜿蜒流過,當我的足跡以老家為圓心,將半徑朝周邊延伸,才有了關於虎渡河和長江的記憶,然後,我知道了漢水、清江和洞庭湖、雲夢澤。年輕時,我們上一趟縣城,得渡過三條河,去一趟鄰近的安鄉縣,我們得一直在河湖港汊間穿行,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走進水網的迷魂陣而錯失方向。當我在湖北境內的河湖港汊間大致穿梭一遍之後,方知千湖之省的說法一點都不謬,我便沿著這些縱的橫的河道,一一探訪連綴在河道兩岸的珍珠。

武漢、荊州、宜昌自不用說,鄂州、黃岡和黃石,哪一座城市又離得開長江?我的足跡從老家荊州、公安走向宜昌、枝江,走向襄陽、鄖陽,走向恩施、隨州,更在武漢市及周邊郊區徘徊躑躅,流連忘返。遊覽之不足,便形諸文字,寫成這四輯遊記共66篇。

我之所以把《江城風景》放在第一輯,是因為武漢市區的這些風景名氣太大,比如歸元寺和黃鶴樓,比如東湖和磨山風景區,比如古琴臺和木蘭山,它們都是一粒粒璀璨的明珠。一座城市,有13個景點進入我的視線,可見武漢市風景區的密集程度。

我出生在荊州市公安縣,古城荊州,古往今來的文化歷史、文物古蹟,令我如痴如醉。老家公安也許並沒有我筆下那麼美,但是,兒子從來不嫌棄母親醜陋,何況我的家鄉實在不算醜呢,比如荊州古城,比如洪湖風景,再比如荊江分洪工程……哪個點不是一幅色彩絢麗的風景畫?於是,我寫著寫著,積累了這17篇,這些篇章,既描述了家鄉的美麗風景,又記載了家鄉的名人、古蹟,我為家鄉的風景名勝和文化歷史而自豪。

我的許多遊記,都寫在遊覽過第二故鄉宜昌之後,我已經為第二故鄉寫過一本旅遊散文集,但是,我意猶未盡,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又寫了18篇。許多篇目雖然不是寫的著名景點,但是,在我眼裡,它們跟我的新婚妻子一樣嫵媚,令我百看不厭。

故鄉和省城之外,我遊歷不多,雖然寫了18篇,我知道,這是掛一漏萬,不過,凡是到過的一個點,都給我震撼的記憶,比如恩施的地縫,鄖陽的太極湖水下一百四十里古建築、鍾祥氣勢恢弘的明顯陵,還有大九湖流向高處的湖水……我知道,湖北境內其它縣市,還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等我有了空,我一定要去一一踏訪品鑑,我自信,我會有一本關於湖北各縣市的新遊記。

朋友們跟我開玩笑,送我一個外號“胡霞客”,我就姑且做一回胡霞客罷。我對湖北感情太深,這個千湖之省的風景太美,幾條大江大河和無數條小河像一根根碧綠的絲線,串起成千上萬顆珍珠,她不僅是中國中部崛起的標誌,還是從長江走向世界的名片。

讓我們手捧這些名片,助推錦繡湖北從長江走向世界!(1613字)

文|胡祖義(湖北荊州公安人,現居宜昌,中年男作家,蘇白傳媒旗下昆德拉傳媒直屬現代印象文化工作室第一事業部高級策劃編輯。)

審讀:蘇白傳媒 總編審 鄒劍川

運營:昆德拉傳媒 楚楚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