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溪這個老師將一輩子奉獻給了它

“在一個地方呆了半輩子,與一所學校緊緊綁定在一起37年。要是哪天退休了,還真捨不得。”古港中學教師裴樂良,離退休還有3年,時不時地感慨道他對古港中學這份無法割捨的情誼。這裡是他工作的起點,三年後,他將帶著無限的不捨離開他鐘情一生的三尺講臺。

貴溪這個老師將一輩子奉獻給了它

七十年代,裴樂良老師由於家境貧寒,品學兼優的他錯失了上大學的機會,也由此換來了與古港中學相守三十餘年的緣分。1982年,他被聘為古港中學的民辦教師,自此走上了教師崗位。提及過去的經歷,他眼裡閃過一絲遺憾,又立馬堅定地說:“雖有無法繼續學習的遺憾,但能夠以另一種方式發揮自己的價值也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是民辦教師,他只能拿著微薄的工資,教了16年才得以轉正,但這期間絲毫不影響他盡心盡力履行好一名教師的職責。正如他所喜歡的《月亮與六便士》中的那句名言:“滿地都是六便士,作為教師,必須抬頭看見月亮。”他這樣信奉,也如此去做。

貴溪這個老師將一輩子奉獻給了它

“ 我一輩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高中一畢業年僅20歲,就踏上了講臺,沒有受到過正規的師範教育,怎麼可能一下就駕輕就熟?在教書的道路上只能艱難地摸索著。“不會就多請教,工作就是克服困難。”為了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數學老師,不因自己的教學能力影響到學生的成績。他就搬個凳子去各個教室聽課,請教學校的老教師,寫課後反思,做大量數學試卷,嘗試各種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在那個艱難的寒冬歲月裡,他用老舊的辦法,一支刻筆,一塊刻板,一張蠟紙,為自己和學生刻印出一張又一張的試卷。泛著淡淡的油墨香的試卷,如今回憶起來是那樣的珍貴和美好,承載著努力奮鬥過的記憶。

貴溪這個老師將一輩子奉獻給了它

“過往的幾十年的經歷化作了紮實的教育教學經驗。現在是最好的時候,學校教學設施,環境各方面都好了,衝勁兒也越來越足。我要加把勁兒,在教書生涯中不留下什麼遺憾。”裴樂良老師充滿激情地說。

貴溪這個老師將一輩子奉獻給了它

今年是他第六次帶領畢業班,立志站好最後一班崗,陪伴初三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向中考,獲得好成績,是他這一年最大的心願。

披星戴月,一路陪伴。 早出晚歸是裴樂良老師進入初三學期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古港中學一直提倡“陪伴式”教育,讓學生沐浴在“你不是孤軍奮戰,老師與你同在”愛的氛圍中。裴老師每天清晨六點十分雷打不動的站在離學生宿舍最近的操場,一邊鍛鍊身體,一邊看著學生陸續地走進教室。他說:“即便不是我的早自習,但是看著這群孩子迎著朝陽,走向教室,是一天中最安心的時刻”。晚上他更是堅持陪學生到十點,以防學生有不懂的數學題目能第一時間解答。在校園裡,時常能看到一個瘦削的身影在初三教室和辦公室上下徘徊。不善言辭的他用這份默默無聞的陪伴,感動了許多孩子。 “裴老師,你不用陪我們待在教室那麼晚,我們能自覺學習,你早點休息!”一位懂事的學生勸裴老師。

貴溪這個老師將一輩子奉獻給了它

作為初三學生的班主任,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和一顆永遠愛生的心。帶好初三學生,關鍵要做到學生的成績和心理兩手抓。

開學近2個月以來,他發現班上瀰漫著一種緊張且厭學的情緒。其中一名叫做周虹的學生,近來上課狀態不佳。裴老師發現之後,把她叫到辦公室談話。通過談話,瞭解到這位學生,因為壓力過大而出現自暴自棄的念頭。這位學生的文科類的學科成績一直不錯,但是理科類的學科,任憑她怎麼努力,似乎不見多大成效,慢慢的心態就崩潰了。裴樂良老師鼓勵她:“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戰勝他人,首先必須戰勝自己。改變自己就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就是戰勝自己!在班上,像周虹這樣出現心理困惑的學生不是個例。裴老師不厭其煩的一一找來談話,找到癥結,積極疏導。他鼓勵學生要主動調整自己的情緒,遇到無法面對的困惑第一時間找他傾訴。努力讓自己的心態達到最佳,始終滿懷激情地去學習。“成就一個孩子,等於挽救一個農村家庭。”裴樂良老師始終把這句話牢牢地放在心裡。

貴溪這個老師將一輩子奉獻給了它

裴樂良喜歡運動,為了讓學生在繁忙的學業中得到一絲喘息,他總會帶著學生來到操場打打羽毛球,乒乓球。尤其在冬日,裴老師與學生們在暖陽下抖擻筋骨,融進他們當中,參與比賽。學生在運動的過程裡,身體暖和了,心情好了,也緩解了學習的壓力。

貴溪這個老師將一輩子奉獻給了它

“我覺得自己太平凡了,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採訪臨近結束時,他略尷尬地說。

但是,漫長的時光,能夠安心堅守一隅37載,這也是一種平凡中的偉大。每一個埋頭鑽研工作的時刻,每一次語重心長教導學生時的叮嚀,不也曾點亮了過往的歲月,溫暖了一批批可愛的學生嗎?做一件事“不求轟轟烈烈,但求踏踏實實”堅持一輩子也難能可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