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兒園長不高是誰的錯?明白這3個真相的我,才知道踩了坑


現在的孩子似乎拔節特別快,有的一晃眼竟然比父母都要高半截了,看到孩子躥高這麼快,父母心裡都是樂陶陶,可是也有這樣一部分孩子,長得特別仔細,年年幾乎都是老樣子,為什麼同齡的孩子身高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孩子幼兒園長不高是誰的錯?明白這3個真相的我,才知道踩了坑

在此之前,送大家八個字:知情、認可、權衡、接受。(文中、文末都有福利哦)

知情:瞭解孩子的身高水平和成年預測身高

認可:孩子身高是否符合家長期望,50%沒有到達遺傳身身高

權衡:選擇合理的促進方式

接受:儘早進行干預,包括身心兩方面

孩子出現個子長得慢是多種原因的,最常見的原因和遺傳是有直接關係的,其次和環境、飲食、運動、疾病、用藥、情緒等方面也是密切相關的。

還是迴歸到原因分析,從以下7點來找解決方案

1.養成良好的習慣,切勿挑食偏食

2.別讓手機“偷走”孩子的睡眠和陪伴

3. 不做宅男宅女低頭族,放養孩子“多運動”

4.共同製造“好心情”,快樂長高小精靈

5.慢性疾病“及時治”,做好預防不做馬後炮

6.環境改善“我營造”,自然長高最安全

7、生長速度“我監督”,切勿助長性早熟

這一系列的問題,指望醫生,藥物,神仙也救不了。家長們還需要明確一個觀念,除了營養、運動、睡眠、心理因素外,促進孩子自身進行生長激素的分泌,讓孩子自然成長才是孩子長高的最有效途徑。

你是否注意到這些問題?

瞭解管理孩子飲食的科學方法,避免孩子因挑食偏食長得過於瘦小,或者因為補過頭而變成小胖墩。

您如何看待幼兒園飲食問題 (多選)
0人
0%
從幼兒園回家就要吃
0人
0%
家庭飲食隨風而動
0人
0%
有些幼兒園有過生日的習慣
0人
0%
被忽略的三大問題,哪三個?
0人
0%
斷奶以後,純牛奶也停了
0人
0%
對幼兒園飲食不滿意,
0人
0%
覺得飲食不夠好,營養跟不上,
0人
0%
所以晚上回家或者週末在家,經常大魚大肉給孩子補營養
0人
0%
絕大多數孩子喝奶喝錯了
0人
0%
出現積食問題
<button>投票/<button>


有些父母,

你的擔心 (多選)
0人
0%
晚上睡不好,翻來覆去 ,是積食了嗎?
0人
0%
覺得幼兒園飲食結構不合理,早餐自己也沒有辦法
0人
0%
幼兒園五穀偏少,寒涼的水果和牛奶偏多,
0人
0%
孩子總生病,是不是跟這個有關?
0人
0%
自家的孩子脾胃虛寒、消化能力弱,
<button>投票/<button>


幼兒園的飲食沒有辦法根據每一個孩子來訂製,
只能按照營養師的標準來定,
其實也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而且孩子三歲以後,
也需要離開家庭保護的溫室,
去接受新環境的挑戰,
提升適應能力,
脾胃也自然需要這樣。
脾胃不好的小寶寶,
不建議三歲之前就上小小班,
除非迫不得已。

孩子幼兒園長不高是誰的錯?明白這3個真相的我,才知道踩了坑

體格生長的評價,依賴於對於孩子某一時刻的體重和身高的測量,以及體重/身高所表示的勻稱度——但這僅僅代表了某一時刻孩子的體格狀況。

難道如果這一時刻可能是屬於營養不良的水平,就真的代表了孩子平時營養情況不容樂觀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想了解孩子近期是否營養狀況良好,飲食是否搭配合理,是否適合其生長情況,進食量是否過少,生病用藥,運動,睡眠,身高增長情況等等,應不止需要了解某一時刻的身高體重情況,更需要監測6-12個月左右的體重、身高情況。

所以建議每月或者每2個月進行監測,以瞭解生長速度,再將所得到數據進行圖標繪製,即可得到相應曲線圖(如下圖),好了解孩子未來的發育趨勢。

孩子幼兒園長不高是誰的錯?明白這3個真相的我,才知道踩了坑

以上這個圖分別有男孩版和女孩版,其中顯示的曲線就是生長曲線。

若是隨曲線的曲度下降、甚至下降到下一個曲線:

發育速度減慢或倒退,營養狀況令人擔憂。部分疾病兒童的發育會出現這樣的表現。

目前手機上有兒童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可使用此功能,做生長髮育評估,建議家長可以選用,在醫生有需求時可以隨時拿出來用得上。

孩子幼兒園長不高是誰的錯?明白這3個真相的我,才知道踩了坑

一年不到3cm,長得這麼慢是為何?責任在幼兒園嗎?

兒童身高管理現狀堪憂

2018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布《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顯示,當前我國有47.2%的兒童身高處於平均水平,有30.8%的兒童身高處於中下或生長遲緩水平。受訪者中有54.2%的兒童當前身高水平還沒有達到遺傳身高。

多數家長對於身高認識存在誤區

更為讓人擔心的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目前的身高持滿意態度,對一半以上孩子都不能達到遺傳身高的現實情況渾然不知。孩子的身高,其實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管理實現遺傳身高的突破,長到理想的身高。

但是超6成的家長選擇在孩子身高已經出現問題時才採取干預行動,這時效果已經不理想。因此,早期瞭解孩子生長髮育知識,掌握孩子的身高增長速度(height velocity, HV)很重要。

什麼是身高增長速度?

正常孩子每年身高應該長多少是有一定標準的,而我們最直觀的方式就是通過生長曲線(描繪身高生長速度隨時間變化特點的增量生長曲線圖)來觀察孩子每年的身高生長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長速率。

這對於評估兒童的生長髮育很有價值,尤其是具有特定臨床疾病的兒童。孩子的生長速度遠遠比絕對身高更重要,在所有慢性疾病的病程早期,測量身高增長速度對於檢測生長異常的敏感性最高。

很多父母都發愁孩子個子太矮,長的慢,但很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卻不瞭解身高增長速度。

因為身高受遺傳因素以及後天生活條件的影響,每個孩子的身高差異很大,但孩子的生長速度卻有一定規律可循。如果偏離這些規律太多,就代表著孩子的身高增長可能出現了問題。

根據首都兒科研究所生長髮育研究室製作的0-18歲兒童及青少年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身高在第3至第97百分位屬於正常範圍,第97百分位可能存在異常,需要引起重視。

各階段正常/異常的生長速率是多少?

生長速率是兒童健康狀況的重要監測指標。一般而言,生長模式正常表明身體健康,而生長速率慢於正常則提示可能存在亞急性或慢性疾病,包括內分泌性生長障礙。

身高生長是一個連續但非線性的過程。出生後有3個生長期(嬰兒期、兒童期和青春期),各期均有不同的特點。男孩與女孩的生長期相似,但生長的時機和速度不同,尤其是在青春期。

兒童期–青春期的特點是身高生長速度相對恆定,而在兒童晚期略有減慢。大多數兒童的身高生長速度如下(第10-第90百分位):

•2-4歲:5.5-9cm/年

•4-6歲:5-8.5cm/年

一般來說,孩子每年的生長速率低於5cm,與同齡孩子的差距逐漸拉大時,就要多加留意了,應及時就醫諮詢。當下,增高助長的保健品百花齊放,千萬不可盲目使用,濫用保健藥物可能導致性成熟過早,骨骺提前閉合,反而不利於長高,要科學用藥促進生長。

打個比方,骺是負責蓋牆的工人,骨是牆,空隙只要還有,就能不斷往上蓋,高樓大廈平地起。

但是骨骺線總有閉合的一天,有些人26-27還沒閉合,就有了23竄一竄,25谷一谷的說法。有些人十二三歲甚至更早就閉合了,就是傳說的性早熟。

有些家長並不清楚孩子的“生長軌跡”,比如孩子一年長了多少釐米?家長回答不出。建議,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就應該準備一本專用的本子,定期測量並記錄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家長還可以留意比較孩子和同齡孩子的身高。如果孩子的身高明顯比同齡人矮,或者以前處於正常水平,但逐漸滑落到中下水平了,都顯示孩子有生長遲緩的可能。

0-3歲,影響身高最主要的是營養,睡眠,和用藥。

“兒童一般從4歲起,身高開始由營養導向逐漸變成生長激素導向,這個時候評估骨齡,主要是排查先天性疾病。

6歲的時候,生長激素導致的生長髮育曲線圖走勢開始明朗,可以開始預測身高。

8歲女孩、10歲的男孩則要警惕性早熟,現在10個矮小症患兒有8個是提早發育。

如果在小學和初中階段,能夠及時做好骨齡的監測,把握疾病篩查的關口,很多孩子就不會錯過治療的窗口期。”

孩子幼兒園長不高是誰的錯?明白這3個真相的我,才知道踩了坑

長得慢有哪些常見原因?

如果發現孩子在生長髮育期間長個兒的速度比同齡人都慢,幼兒園期間一年連5釐米都長不到,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身高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導致孩子長得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家族性的生長緩慢,青春期體質發育延遲,骨骼的疾病(軟骨營養不良,先天性成骨不全,大骨節病),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生長遲緩,染色體疾病如特納綜合徵,精神因素,運動,睡眠,低出生體重的孩子,小於胎齡兒,也會出現生長的緩慢。

垂體功能減低,顱內腫瘤等都可引起生長緩慢。其中較常見的原因是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和遺傳代謝性疾病等。

內分泌疾病

許多全身性疾病和狀況可能造成生長速率緩慢,包括腎臟疾病、腫瘤、心臟病、胃腸道疾病、免疫性疾病和代謝性疾病。此外,一些治療(如皮質類固醇治療)可能引起生長不足。

內分泌疾病引發的矮小症佔臨床矮小症病人的50%以上,這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障礙。生長激素能促進骨、軟骨、肌肉和其他組織細胞的分裂增殖和蛋白質的合成,從而加速骨骼和肌肉的生長髮育。如果缺乏生長激素就可能引起孩子生長速率緩慢,身材矮小。

特發性身材矮小

特發性身材矮小,即不伴有潛在病理狀態的身材矮小,生長激素水平正常,但身高增長速度通常為正常低值,是兒童期導致身材矮小的常見原因。也就是說,孩子看不出異常,就是身高比同齡人矮小。

97%的孩子是因為生活方式

為此我專門採訪了一些長得快的孩子父母,經過比對我發現了一些端倪,遺傳這點就算了,這是先天因素不可逆轉,但是孩子身上也有30%的主動權,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幾點:

1、長得快的孩子幾乎都有一個運動愛好,他們無一例外都喜歡某項運動,哪怕什麼都不能堅持,起碼走路是蹦蹦跳跳的,整個人看起來就是陽光、精神的模樣。

2、飲食均衡、胃口好,因為活動量大,消耗得比較多,孩子吃東西特別香,完全不需要大人催促或是另眼相待。只要孩子食量無憂,一般來說營養都跟得上,畢竟現在不是缺衣少食的年代。

3、睡得香,孩子的睡眠可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生長素只有在熟睡的情況下才會大量分泌,那些小夜精可就少了這份福利,知道這點不知道父母們還會不會帶著孩子熬夜呢?

那些“老實孩子”的身高又有什麼障礙呢?

1、孩子比較文靜,幾乎宅在家裡,對於勞動、幼兒園體能訓練、活動的事情都是無比煩躁,巴不得張口就吃就好。最喜歡的活動機會都是電子系列,對於那些冒險性的活動望塵莫及!

2、偏食,這類孩子只喜歡吃自己愛吃的,其他食物不管什麼味道不合心意的根本不願意動筷子,一般來說偏愛素食的孩子比較瘦弱,偏愛肉食的孩子多半肥胖。

3、吃飯慢,吃冷飯,傷脾胃

4、放學回家,晚餐當正餐。

5、睡覺,不僅晚上入睡晚,中午也是精力旺盛,不睡覺。這樣一天睡眠時間從10點半開始算,就睡了不到9小時。

因為睡眠時間不穩定,沒有規律,這類孩子多半是睡得晚,起得遲,大自然的規律對他來說形同虛設。

孩子幼兒園長不高是誰的錯?明白這3個真相的我,才知道踩了坑

那麼孩子長得過快是好事嗎?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都特別重視,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的高、長的快,可是長的太快並非是好事,我們要遵循孩子的生長規律。

有些孩子在幼兒期個頭長得太快,可能是因為骨齡增長快,骨齡大於實際年齡,提前消耗了生長潛力,這樣很可能導致勻速生長期縮短,青春期提前到來。青春期提前到來的孩子到成年後身高反而會比同齡人矮。

兒童生長超過以下速度(代表HV的第90百分位數),可考慮生長異常迅速:

•2-4歲:HV>9cm/年

•4-6歲:HV>8.5cm/年

大多數過度生長的兒童屬於生長的正常變異,如家族性高身材,也稱體質性高身材,是兒童期生長和發育正常模式的一種變異。但是,我們需要在早期排除及識別以生長速度加速為症狀的潛在疾病。

可能存在引起快速生長的疾病包括:

•兒童期和青春期異常快速生長的內分泌病因包括:性早熟(包括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男性化型)、生長激素過多(垂體性巨人症)、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家族性糖皮質激素缺乏或抵抗。

•異常快速生長的非內分泌病因包括外源性肥胖、47, XYY綜合徵、Klinefelter綜合徵和馬方綜合徵。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和兒童生長髮育息息相關的知識,比如:

--孩子體重增長或快或慢,正常嗎?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正常發育?

--生長曲線/里程碑是什麼,科學嗎?

--生長髮育曲線如何測繪?結果如何判讀?

秋季長得慢,要等春季長高黃金期嗎?

一圖告訴你:寶寶生長髮育是否達標!

請關注 ,並轉發分享,獲取課程、專欄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