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赶场

蔡家岗镇,是重庆市北碚区的一个辖镇,现在已经更名街道办,而且蔡家又是两江新区的核心区域,近年的建设和发展只能说用神速来形容,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现在的蔡家岗镇的老城区域蔡家正街,也从开始慢慢的走向没落,这并不是说蔡家现在的发展势头不好而没落而是发展得太好,是的蔡家正街走向没落。因为发展过快,很多当地的居民不断搬迁到安置房和商业小区,现代化的购物方式盛行,给赶场这样有传统的民间购物方式,在蔡家老街逐渐衰退,现在在蔡家老街赶场的人也逐步减少,比起往年确实逊色许多。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赶场

蔡家

蔡家,当时到蔡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一点,在四川重庆和贵州这一带,赶场最热闹的时段都是在上午的八点到九点这段时间,而过十点钟后,赶场的人也逐渐退场,到蔡家老街的时候,可能太暗了,赶场的人也陆陆续续的退场。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赶场

蔡家

蔡家,这位妹子看着表情还真有几分羡慕,背后的娃儿已经睡着,而把婴儿车当购物车使用,还是第一次看见,把婴儿车当购物车使用的这位妹子,还真有那么几分创意,相信这位妹子生活当中一定会很多很有意思的创意,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是谁家的闺女,这么的聪明,是谁家的媳妇,生意这么的有滋有味。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赶场

蔡家

蔡家,比起往年赶场,蔡家老街确实冷清不少,赶场的核心区域,蔡家集贸市场更是冷清,虽然当时到蔡家的时候是中午的十一点,但是往年赶场的时候,中午的十一点也不至于这么的冷清,来重庆生活后来过蔡家三次,来过灯塔一两次,都是赶场天,比起2011那时候,赶场的热闹场面真的没法比。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赶场

蔡家

蔡家,可能是外乡人的原因,很少看到人家做这种碎肉,来到重庆后就经常看到了,碎肉是包抄手饺子的时候用作肉馅的,还有就是到年底的时候做香肠,重庆这边的居民都喜欢吃腊肉,特别是香肠,灌香肠的时候,也是用这种肉馅做的,说起腊肉和香肠,就想起几年前在农村,看见人家改在大院里一排排的腊肉,只是今年的猪肉价格偏贵,不知道今年的农村,还有没有做腊肉,当然要是自己喂猪的,还可以,要说购买猪肉的,可能就有点心疼了。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赶场

蔡家

蔡家,看到豆腐就想起十多年前一件很尴尬的事情,那时候刚出社会工作,走走廊的时候正好踩上走在面前一位女同事的后脚跟,这位女同事当时是已婚妇女,她回头微微一笑说,年轻人真是心急,都成老豆腐了你还吃,当时既尴尬有害羞低头不说话,后来才知道是这位大姐是人事总监,后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这位大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尽管此豆腐非彼豆腐,但是想起国人文化对于豆腐的理解,真的太有意思。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赶场

蔡家

蔡家,卤肉曾经有一段时间是餐餐不离,顿顿不剩,只是后来把胃吃出问题以后,卤肉就很少吃,不过也在这个摊位买了四元的猪肺干,在蔡家老街的一家面馆点了一碗清汤面,真的是清汤,吩咐店老板只放盐还有青菜,油味精鸡精辣椒都不放,然后放入四元的猪肺干放到碗里面,跟小面混合着吃,吃得可上劲了。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赶场

蔡家

蔡家,就这么吃小面相信很多重庆的朋友都没吃过,也只有像我这样的外乡人才会这么吃,其实很喜欢吃红汤面的,特别是肥肠红汤面,而且越辣吃得越过瘾,可恨的是胃不是很争气,比起前段时间还好,可以吃荤菜了,就是辣的现在还不能吃,在重庆不吃辣的,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赶场

蔡家

蔡家,重庆人爱喝酒,那是天下人都知道,不过老家也是个酒鬼盛行的地方,奇怪的是重庆这边的人喝酒都是喝上两三杯就不在喝,而且能喝上三杯酒的人很少见。要是在老家,喝酒都是已斤为单位,而且大多数都是公斤级的酒鬼。后来才知道,重庆这边的酒是高粱酒,酒精度数达到将近50度,而老家是米酒,酒精度数也就20多度,老家喝得上三斤米酒的都是酒神,而重庆这边,喝上三杯酒的人,也称得上是酒神了。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赶场

蔡家

蔡家,2011年来蔡家老街赶场的时候,这里是很热闹的,这几家老牌面馆和茶馆都是人满为患,今非昔比,不如往年,其实现在在蔡家还有一处更加热闹的地方赶场,就是汪家堡那边,是个人过于念旧的原因,比较喜欢来蔡家老街这边看看,蔡家老街会随着两江新区的不断发展而消失,只想着看一眼是一眼 ,万一哪天蔡家老街真的没了,只能回忆了。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赶场

蔡家

蔡家,来蔡家老街赶场的同时,顺道走一回灯塔,现在的灯塔也就剩下一条街,而灯塔集贸市场看着更心塞,灯塔集贸市场几个大字都掉落几个字,这么显眼的几个大字,要是在很繁荣的十几二十年前,掉落的几个大字早就补上去,现在这几个大字补不上去,也就意味着让其自生自灭,等待灯塔集贸市场的命运也就是拆迁了。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家谅解。

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