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行示范区该有何种作为?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行示范区该有何种作为?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摩擦仍在磋商中,全球产业链重构已现端倪,此前一直高举全球化大旗的英美等国开始扮演逆全球化的领头羊角色,中国国内改革也进入深水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起点,曾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趟出了一条新道路。而今,深圳是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最大的城市,是全球硬件创新的领头羊,是用实践检验真理的先行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示范区。深圳这座城市始终与全球风云变幻息息相关、与国内改革开放的进程紧密相连,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圳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行示范区该有何种作为?

23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深圳举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主题学术论坛,专家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

01“惟改革创新者胜”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行示范区该有何种作为?

创新,是深圳的城市特质,也是此次论坛上专家学者们“钟爱”的一个词。

“面对困难和挑战,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毋庸置疑,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更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根本路径。

中国经济在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展现出强劲动力。过去20多年间,中国诞生了阿里巴巴、腾讯等一批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传统领域企业也通过数字化改造不再“传统”,生物技术、医疗设备等以往相对落后的领域正迅速赶超,而这一动力正是源自于不断地创新。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行示范区该有何种作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金灿荣指出,大中小民营企业要踏踏实实去真创新。而真创新就要有相应的体制,要宽容,容忍失败,这样才能够聚集人才,创新优势才能保持下去。

除了企业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与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央给予了深圳一批优惠政策。如何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行示范区该有何种作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时殷弘认为,深圳不仅要依靠中央政策,更要进行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战略创新。同时,也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各种经济政策、充分调动各大中小民营企业和全体市民的积极性。

02发展自己的“根技术”

在当今的国家竞争中,有四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政治稳定、经济基础、科技水平、军事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被排在了政治和经济之后,成为第三重要的因素。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行示范区该有何种作为?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丁一凡教授认为,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技术,尤其是“根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

所谓“根技术”,是指支撑一个技术群或多个技术群的共同技术。

丁一凡教授也指出,中美贸易摩擦的核心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分工问题。美国打击中国技术力量集中在通信设备领域、硬件、软件。虽然华为等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抗打击能力很强,但这次博弈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科技发展到了某种需要“自力更生”的转折点。中国今后必须发展自己的“根技术”,也就是说,不是嫁接在美国技术上的后期开发技术。

然而,“根技术”很难靠“群众运动”开发出来,往往要依靠教育、科研的力量。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行示范区该有何种作为?

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要热情地敞开自己的怀抱迎接更多的高校以及研发团队。通过推进融合教育,强化创新思维培养,发掘和培育出更多创意性人才和研发型人才。

此外,作为一座开放的科技城市,技术研发不仅要靠本国的科研人员,也要吸引更多海外高端科研人才,从而使更多的、新的“根技术”在这个城市诞生。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行示范区该有何种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