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史沛然:量變引發質變?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潛力分析

史沛然:量變引發質變?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潛力分析

作者:史沛然,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來源:摘自《太平洋學報》2019年第10期;國際研究學部

「金砖国家」史沛然:量变引发质变?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潜力分析

史沛然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金磚合作機制”成立十年以來,金磚國家在全球貨物貿易格局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金磚國家間活躍的區域內貿易也進一步加深了成員國的貿易緊密度。儘管金磚國家對華出口產品呈現高度集中化的趨勢,但金磚國家對華出口的潛力尚有較大空間,“正向優勢”和“正向潛力”型產品是各國對華出口的主流產品,資源型產品和中高科技產品具有最大的出口潛力。隨著金磚機制的不斷成熟,金磚國家有望通過更深入的政策和技術合作及機制性貿易安排,實現更多元、附加值更高的雙邊貿易往來。

一、金磚機制十年來成員國貿易概況及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情況

自2009年6月金磚國家第一屆峰會(葉卡捷琳堡峰會)以來,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以下簡稱“金磚機制”)已經走過十年。金磚國家的成員均為發展中經濟體,具備共同的特徵:人口眾多,在全球經濟總量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是發展中經濟體的領頭羊。成立十年來,金磚五國展開了多元而豐富的合作,涵蓋政治、金融、貿易、能源、文化等政治經濟民生各大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隨著這一體制的不斷成熟和發展,金磚國家成為發展中經濟體在全球治理中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對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十年來,金磚國家間的貨物貿易往來頻繁,貨物貿易(以下簡稱“貿易”)總量持續增長。作為發展中經濟體中的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金磚國家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並呈現以下特點:第一,貿易總額實現大幅增長,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穩步提升。金磚五國出口總額從2009年的1444.44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2913.46億美元,進口總額則從2009年的1739.21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3424.61億美元,增長幅度分別達到101.70%和96.91%。第二,金磚國家間貿易往來更為頻繁,各成員國在彼此貿易結構尤其是進口結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在金磚機制成立的十年來,金磚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規模也實現了飛躍。第三,金磚國家的出口集中度出現分化,成員國之間的出口專業性日益增強。

此外,金磚國家間的貨物貿易總量穩步增長、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更為密切,貿易依存度增強,但各成員國之間的產品出口密集度也有所分化,在金磚成員內部出現了更強的出口專業性。在現有的金磚成員國中,無論是經濟體量還是貿易量,中國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2017年,中國向其他金磚四國實現出口的金額較2009年時均增長了一倍以上,其中對印度的出口金額最高,為680.42億美元,而對俄羅斯的出口金額的增長率則達到了144.55%。在進口方面,巴西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2017年中國自巴西進口的產品金額為588.57億美元,較2009年時的282.81億美元增長了108.12%,僅次於自南非進口的增長率(180.55%)。而中國自印度進口的增長率是金磚四國中最低的,但也達到了19.18%。

另一方面,中國產品種類的進出口增長幅度低於金額的增長。雖然中國與金磚四國的貿易總額和產品種類在十年來實現了雙增長,但在貿易密集程度上,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和差距。

自金磚機制正式成立以來,中國作為機制內經濟體量最大的國家,與其他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金額和貿易種類均實現了增長,其中,進出口金額的增長速度高於產品種類的增長速度。但同時,中國自金磚國家進口的產品種類普遍低於中國的出口,而且自金磚國家進口金額排名前十的產品佔據了總進口的2/3以上,原材料和初級產品是中國從金磚國家進口的主要產品,進口結構呈現高度集中化的趨勢。

鑑於金磚各國向全球出口的產品種類遠遠高於向中國出口,其中不乏中高技術產品等附加值更高的產品,這表明四國有能力向中國出口其他種類的產品,如能進一步挖掘中國和其他金磚成員國的貿易潛力,將有助於優化雙邊貿易結構,進而深化經貿合作,使金磚國家的企業和人民更多地從該機制中受益。

二、中國與金磚國家的貿易潛力分析:

偏離份額法與貿易潛力區間

(一)金磚四國目前對華主要出口產品均為其具備比較優勢的產品,且具備繼續擴大的潛力

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和對大宗產品需求的增長共同提升了中國對金磚國家此類產品的需求。2016年,金磚國家的“正向優勢”產品對華出口金額普遍達到其對華總出口的70%。其中,南非對華出口的正向優勢型產品更是高達對華總出口的92.07%,正向優勢產品種類的佔比也達到了51.28%。

(二)中高科技類的“正向優勢”產品正在成為金磚國家對華出口的新領域

在金磚國家對華出口中,中高科技類產品的增長幅度十分突出:相較於2009年,巴西、俄羅斯和南非2016年對華出口的高技術正向優勢產品的金額分別增長了1191.74%、592.39%和3524.45%,即便是增長幅度最低的印度,也達到了330.50%。金磚國家的中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的高幅增長率一方面固然是由於基數較低導致增幅明顯,另一方面,自金磚機制成立以來,中國作為金磚五國、乃至全世界發展中經濟體的代表,進口需求全面提升,而同為發展中經濟體中發展程度較高、產業結構更為完備的其他金磚四國,亦有能力向中國出口更高技術含量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和中國—韓國自由貿易協定分別於2011年和2015年生效,這進一步加強了亞洲區域內全球價值鏈的整合水平,也使得中國可以以更低的交易成本從鄰國購買中高技術產品——韓國和東盟國家均是中高技術產品重要的製造地和出口方,更是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這也直接提高了其他金磚國家向中國出口同類產品的門檻。

由此可見,儘管金磚國家存在擴大對華出口的潛力,可是在附加值較高的製成品、特別是中高技術產品方面,機遇和挑戰並存,需要進一步深化合作機制、擴大合作、降低交易成本,使得本國的高附加值產品在中國市場具備更大的競爭力。

(三)金磚國家間的貿易協定和自貿區有助於進一步擴大貿易潛力,但短期內達成文本協議並非易事

在未來,為了更好地發掘金磚成員國家間的潛力,有必要將金磚成員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或優惠貿易協定(PTA)納入深化合作的考量。根據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銀行全球貿易成本數據庫的數據,在金磚機制成立的十年間,成員國的雙邊

關稅成本普遍處於較低的水平,非關稅成本也在不斷下降,特別是中國和巴西間的關稅已經低於中國和部分東南亞國家的關稅水平。因此,如能進一步降低非關稅壁壘,將有助於進一步擴大金磚國家間的貿易潛力。

自貿協定和自貿區正是降低貿易成本、清除貿易保護主義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如能達成金磚成員國之間的多邊自貿協定,無疑將進一步提高金磚合作的水平。目前,中國尚未與其他金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金磚國家間也僅有巴西(南方共同市場)和印度、巴西(南方共同市場)和南非(南部非洲關稅同盟)簽署了優惠貿易協定。

另一方面,儘管金磚成員國之間特別是中國與其他金磚成員之間尚無自由(或優惠)貿易協定,但中國已經與其他成員國之間展開了其他有利於促進貿易便利化、建立貿易伙伴關係的談判或可行性研究,如中印區域貿易安排的談判和上合組織自由貿易協定等;2018年5月,歐亞經濟聯盟(俄羅斯為成員國)與中國簽署了旨在促進雙邊經貿發展的合作協定,而中國-巴西

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也多次就雙邊貿易便利化問題進行協商。這都顯示出成員國之間在優化貿易機制方面的開放態度,也為 “金磚自貿區”的構想打下了基礎。可以通過其他貿易安排減少成員間的貿易成本。

三、合作展望

在金磚國家對中國的出口結構中,具備對華正向出口優勢的產品以初級產品和資源型產品為主,並已經實現對華大量出口,而在具備對華正向出口潛力的產品更多集中在資源型產品和中低技術產品類別中,對於巴西和印度等產業結構更完善的國家而言,有相當一部分高技術產品具有擴大對華出口的潛力。儘管初級產品是金磚國家對華出口的主要優勢產品,但金磚國家在確保其對華比較優勢的同時,也在相應調整出口結構,降低對中國需求減弱的產品的出口。

中國作為金磚國家中的領頭羊,進入21世紀以來,其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了進口需求的持續上升,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帶動了與金磚國家間的雙邊貿易。而對同屬發展中國家的其他金磚國家而言,由於在短期內難以大幅度增加產能、尤其是初級產品和資源型產品的產能,這一供給瓶頸也束縛了其擴大對華出口的潛力。

從現狀來看,中國與其他金磚成員國進一步提升貿易潛力的突破口一方面在於優化貿易結構、擴大貿易產品多元化,並提高金磚國家對華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在優化貿易結構之餘,中國和金磚國家也應該加大金融領域和投資領域的合作,通過對金磚國家基礎設施的投資和產能合作進一步提高當地的產能規模和產品質量,繼而提振雙邊貿易往來——隨著金磚機制的逐步成熟和完善,金磚國家間展開深化合作不僅將提升雙邊貿易,也有助於幫助成員國進一步優化、完善產能結構,最終實現全面經濟發展。

「金砖国家」史沛然:量变引发质变?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潜力分析

數字經濟智庫

「金砖国家」史沛然:量变引发质变?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潜力分析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