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招牌“海安服务”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

(本报讯 记者 张伟伟)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物流天下”“产业高地、幸福之城”战略定位,全力打造江苏东部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地区、宜居宜业幸福之城,奋力推动海安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金字招牌“海安服务”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

新时代,海安始终保持奋斗姿态,追梦高质量发展,用实干担当诠释“走在前列”。前三季度,海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稳居南通前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6.8亿元,增长6.6%。今年1至10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5亿元,增长5.6%,增幅六县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428.9亿元,增长9.4%,增幅南通市第一;工业应税销售1681.6亿元,增长19.9%,总量、增幅均居南通市第一;服务业应税销售1391.1亿元,增长26.9%,总量南通市第一。

金字招牌“海安服务”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

多年来,海安坚持把“海安服务”作为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先后打造了“项目建设四方联动”“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企业挂牌上市突破年”等多个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响亮品牌,不断提升海安发展软实力。通过真诚服务,一大批投资者与我们结下了深厚友谊。正威国际、上汽集团、台湾捷安特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竞相落户。东材科技、亚太科技、圣德曼等已落户企业纷纷加大了在海安的投资力度,“二期现象”已经成为海安经济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近几年,海安每年的项目开工数、设备投入量、投资总额均保持南通领先。在南通市项目建设考评中,15个季度有14个季度夺得“流动红旗”。今年前三季度,海安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23个,完成投资额125.4亿元,转化达产项目101个,新开工项目数、完成投资额、达产率均列南通第一。海安,正日益成为长三角北翼性价比最高、投资环境最优、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高地”,正日益成为投资者青睐、创业者向往、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

金字招牌“海安服务”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

海安11月23日上午举办的2019年中国·海安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上,集中签约项目50个,其中制造业内资项目31个,总投资228亿元,外资项目14个,总投资13亿美元;城市生态片区综合开发、国家级开发园区合作等项目5个同步签约。

投资贸易合作洽活动现场,海安荣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强,南通睿智超临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技术总监赵亚平等几位在海安投资兴业的杰出企业家代表就投资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大家进行了分享。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孙继、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葛玉琴为“十佳来海投资企业家”颁奖,南通市政协副主席马啸平、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为“十佳新海安人”颁奖。

金字招牌“海安服务”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

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在会上致辞,他介绍,海安靠江靠海靠近上海,是著名的教育文化之乡、装备制造之乡、纺织丝绸之乡、现代建筑之乡,也是名副其实的长寿宜居之乡。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榜中分别列第28位、第7位。在刚刚公布的全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中列第25位。在江苏省首次营商环境评价中列全省96个县级城市第2位。人才综合竞争力全省第5,江苏长江以北第一。海安作为南通发展的重要板块,必将进一步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必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红利,激发出更大的发展活力。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9月海启高速正式通车。从海安至启东,路程减少约60公里,从海安至上海,车程缩短1小时。随着沪通铁路、盐通高铁、海启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的陆续建成,海安承南启北的区位优势越发彰显,长三角“朋友圈”的互动更加紧密。10月中旬,盐通铁路海安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标志着盐通铁路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未来,海安将快速嵌入京沪高铁第二通道,加速成长为“高铁时代”下东部沿海交通大动脉上的重要节点城市。11月初,海安通榆路快速通道工程进入全面提速阶段。作为全市首条快速通道工程,该工程下穿新长铁路、启扬高速,全长7.02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含3座隧道及2处过街天桥,预计明年初具备通车条件。该工程全面建成后,将有效串联328国道与沈海高速、启扬高速,实现城区到高速的“快进快出”,高效服务海安城乡一体化发展。

顾国标表示,海安未来的发展,更需要大家的鼎力相助和热心参与。海安基础雄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有利于海安进一步抢抓上海、苏南等地优势产业的溢出机遇,进一步提升在长三角产业链中的占有份额。海安将一如既往地秉持“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质的服务,努力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海内外客商和各方英才打造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沃土、安心创业的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