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唯一被稱為“穢史”的史書,它的作者下場更慘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今河北晉縣人。以文才與史學著稱於世,與溫子生、邢邵並稱北地三才。與梁國的徐陵互為南北朝文學代表。

二十四史唯一被稱為“穢史”的史書,它的作者下場更慘

魏收父親曾任職刺史,當時動盪的社會讓自幼讀書的魏收轉而學武,但是進步卻是不大。最後,有個人取笑魏收學武差勁,大受刺激的魏收從此潛心學文。魏收21歲時因父功入朝為官,26歲時被皇帝選中寫《封禪書》,魏收下筆立就,近千字的文章僅僅改動了幾處細微之地。皇帝十分高興,覺得魏收的文學素養相比曹植的七步之才亦是毫不遜色,皇帝因此對其青睞有加。後來,皇帝被權臣高歡所廢,新皇帝孝武帝同樣十分欣賞魏收的才華,仍然讓他擔任原職。但是魏收身上的文人氣息太重,從不巴結權貴,因此得罪了高歡的寵臣,魏收懼禍辭職。後來官府徵召魏收入仕,魏收都是堅定地拒絕!別人問他為何,他回覆怕有“晉陽之甲”,意思是說,怕高歡和孝武帝起內訌波及自己!

二十四史唯一被稱為“穢史”的史書,它的作者下場更慘

公元534年,高歡果然和孝武帝起了衝突,孝武帝逃亡關中宇文泰處,高歡則立元善為帝,同時遷都鄴城。北魏遂即分裂為東西兩魏。此時魏收正好有一個機會做官,那就是高歡的秘書醉酒而死,身邊缺乏人才。經過司馬子如推薦,魏收來到高歡身邊做了丞相府屬官。如果說魏收前半輩子是坎坷不已,那麼自從他為高歡寫下辭讓相國的文章時,他的輝煌終於來了!高歡看罷,十分欣賞,遂即叫來高澄,囑咐高澄要好好對待魏收,說魏收可謂是今日文宗!公元550年,高歡篡位,凡是禪讓的詔書之類的文章幾乎都是出自魏收之手,而魏收擬詔揮毫而就,皇帝視其為棟樑之才!但是,他的品行卻在修史中暴露出卑劣一面!同年,高洋兌現了當初讓魏收修《魏史》的諾言,並且許給魏收一句話,“儘量按照史實記載,我絕不會如魏太武帝一樣殺害史官。”但是,魏收因為在《魏史》中摻雜了許多自己對於人物褒貶不一的觀點。常常從自己的私人恩怨出發,按照自己的好惡來決定對人物是否讚揚或者貶斥。只要平時和魏收有過過節的家族,即使這個家族的善行有目共睹,也會被魏收在史書中捨棄。而幫助過魏收的人,魏收則想法設法為其立傳,極盡讚揚誇飾!例如陽休之曾幫助過魏收,魏收於是許諾給他做佳傳。即使陽休之父親曾因為貪汙被治罪,魏收依然在《魏書》中改成,“固為北平,甚有惠政。”更有甚者,也是最不能讓人忍耐的就是魏收給一人作傳,竟然把他的子孫全部羅列在其後,儼然讓史書成了家譜!

二十四史唯一被稱為“穢史”的史書,它的作者下場更慘

於是,人們紛紛向皇帝彈劾魏收作《魏書》遺漏了其家族職位記載;《魏書》記事“妄行非毀”;魏收作《魏書》凡是史官的祖先姻親就“飾以美言”;魏收收受他人賄賂而為其家族事蹟多多潤色!如此做派之下,魏收寫完了《魏書》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二十四史唯一被稱為“穢史”的史書,它的作者下場更慘

但是魏收不屑一顧,他的一句話很有名,“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你上天,按之當使你下地!”雖然這麼說,但來自是四面八方的壓力讓魏收終於扛不住了。於是,魏收兩次修改《魏書》。即使如此,《魏書》還是被人們稱為“穢史”。北齊後來的幾位皇帝,看在魏收著述《魏書》的功勞上,還是給他不斷地升官加薪。公元572年,66歲的魏收去世。但根據史書記載,北齊亡後,魏收的墳墓就被人挖開,屍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