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錦衣衛(十二)

大明第一錦衣衛(十二)

趙文華

嘉靖三十五年,李默死於獄中。李默原為吏部驗封郎中,後因禮制事得罪兵部尚書王憲。王部長一紙劾疏,李默被貶為寧國同知,此後李默輾轉於地方。不過李默也有自己的優勢,他曾主持嘉靖十一年武舉考試,收了一大撥門生,在那時,師生關係就是政治關係。而陸炳正是嘉靖十一年武舉進士。

陸炳發跡後,李默立即由外放小官調回朝廷,任吏部左、右侍郎(侍郎即副部長)。後升任吏部尚書(尚書即部長)。明朝自正德皇帝之後,吏部再無侍郎拜尚書者。李默如此升遷,乃皇帝(陸炳)特殊照顧。

吏部負責官員的考核任免。同沈煉一樣,李默也為人正派厭惡嚴黨。他掌管吏部,人事調整可想而知。雙方裂痕愈大,最後整死李默的,便是嚴嵩義子趙文華。

趙文華此舉卻是為了自己。當初,他信誓旦旦地向皇帝保證,倭寇已所剩無幾,滅倭大業即將完成。但巡按御史周如鬥彙報的消息全是敗局。皇帝知道自己被騙,數次詰問嚴嵩。趙文華為求得自保,把李默抬了出來。

趙文華為表忠心,便彈劾李默大不敬。理由是李默曾為科舉命題。

“漢武、唐憲以英睿興盛業,晚節用匪人而敗”

此題簡直以古非今,誹謗聖上;又把抗倭失敗歸咎於李默用人不當。皇帝大怒,李默罷職下獄。最終,李默死於獄中。

李默之死,徹底葬送了陸嚴的交情。陸炳絕不可能善罷甘休,倒嚴已不僅僅是徐階的工作,陸徐達成最穩固的同盟。

趙文華用李默的血洗白了自己,卻捅下了更大的簍子。他成功登上陸炳的黑名單。雖然趙文華新得聖寵,沒人動得了他。可惜,他惹的人是陸炳,陸炳要讓他死,他肯定活不長。

僅僅一年,趙文華罷職,死於歸鄉路上。他的死是否陸炳所為,我們不得而知。但趙文華的死法很有特點,可以寫在此處。

“一夕手捫其腹,腹裂,臟腑出,遂死。”

揉肚子把自己揉死了。。。。。。

嘉靖三十六年,噩耗再次傳來,沈煉去世。

大明第一錦衣衛(十二)

沈煉

沈煉雖遭貶,但性格依舊,常與同道中人痛罵嚴嵩父子。還束縛三個草人,分別起名李林甫、秦檜和嚴嵩,醉後就以此為靶射箭。

適逢蒙古來犯,明軍又敗。宣大總督楊順卻殺百姓冒功,沈煉憤怒詰問。楊順擔心沈煉壞事,便把沈煉種種行為彙報嚴世藩。嚴世藩派御史路楷與之謀害沈煉。最終,沈煉被誣陷謀反,斬於宣府。沈煉之子沈袞、沈褒被亂棍打死。

此事,點燃了陸炳最後的怒火。

眼下,還不到和嚴嵩決戰之時。但陸炳沒有一絲猶豫,隨便找個由頭就處理了二人。路楷、楊順下獄,於隆慶初年斬首。捎帶著兵部尚書許論也因監管不力革職。

然而局勢依然不佳,陸徐雖已結盟,倒嚴卻並無進展。

大明第一錦衣衛(十二)

嚴嵩

嚴嵩的罪狀一抓一大把,可就是動不了他。揭發嚴嵩貪墨?皇帝早就知道了,根本不在乎;彈劾嚴嵩殘害忠良,排除異己?每一件案子都得到了皇帝首肯;乾脆派人潛入嚴府偽造證據栽贓陷害?你當皇帝是傻子,看不出來?這麼做傷不了嚴嵩,只會害了自己。

這是陸炳和徐階遇到的最恐怖的事情。所有的證據、奏疏、權謀在嚴嵩面前統統失效,現在他和徐階能做的就是等,等到合適的時機,一擊制勝。

可是偏偏出了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