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出一趟遠門成本有多高?平民要用盡一年積蓄

在古代由於交通不發達、道路曲折,城市之間的人口往來一般只限於近處的來往,而對於南轅北轍的道路幾乎很少有平民南下,因為它花費的成本是巨大的,那麼到底有多巨大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古人出一趟遠門成本有多高?平民要用盡一年積蓄

我們且以唐朝的北京到瀋陽這段距離來算,全程以七百公里計。唐朝最貴的出行方式莫過於馬車,乘馬車雖然顛簸,但是,速度卻得到了保證。按照馬車在官道上的標準速度,每天馬車大約能行進三十五公里。若乘客沒有特別多的行李,那麼,車伕收取的價格是每五十公里一百文。

古人出一趟遠門成本有多高?平民要用盡一年積蓄

當然,如果乘客有很重的行李,每五十公斤行李還要加收一百文。假設馬車勻速行走,七百公里路要走二十天,再加上在旅途中的休息時間,起碼要二十五天。車伕收取的路費大概要一千四百文,若要加上這二十五天的食宿,大概要準備二兩銀子,這才夠用。

古人出一趟遠門成本有多高?平民要用盡一年積蓄

按照唐朝的購買力來換算,二兩銀子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四千塊錢。在唐朝,一個“北漂”的遊子,若想要回到七百公里之外的故鄉與親人團聚,從幽州前往瀋州,若想盡快到達,選擇速度最快的馬車作為出行方式,那麼,就得準備相當於如今四千元人民幣的路費。

古人出一趟遠門成本有多高?平民要用盡一年積蓄

換做是現代,瀋陽到北京的高鐵才三百人民幣,飛機也才六百多人民幣。而且也才四五個小時。所以說古代人們不是不想出行,而是有苦說不出的。

古人出一趟遠門成本有多高?平民要用盡一年積蓄

好了,今天關於古代人們出行的內容就和大家講述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你的意見,與大家參考交流。謝謝大家閱覽,我們不見不散!

古人出一趟遠門成本有多高?平民要用盡一年積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