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萊德被低價拋售的背後,電池PACK企業生存危機調查

普萊德被低價拋售的背後,電池PACK企業生存危機調查

電車匯消息:11月25日晚間,東方精工發佈公告稱,公司擬15億元向鼎暉瑞翔與鼎暉瑞普兩大資金公司售出普萊德100%股權。兩年前47.5億元買進普萊德,如今15億元拋售,這家電池PACK廠商的遭遇也折射出了動力電池行業的變化。

普萊德是由北大先行、北汽產投、福田汽車、寧德時代、青海普仁合資建立的電池PACK企業,電芯來源是寧德時代,電池包主要客戶是北汽和福田汽車,深度綁定了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後,乘著新能源汽車的東風迅速發展。但是當普萊德被東方精工收購後,就變成了一家第三方電池PACK廠,問題也就由此而來。

早期產業鏈分工明確,以普萊德為例,在這個鏈條中,北大先行(電池正極材料)+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電芯) +普萊德(PACK)+北汽新能源(新能源乘用車整車應用)及福田汽車(新能源商用車整車應用),但是現在電芯企業向材料和電池包擴展,車企也向電池包擴展,所以類似普萊德這樣完全獨立的第三方PACK廠商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對於普萊德而言,被東方精工收購後,原有的利益體系已經瓦解了。

第三方PACK廠在夾縫中生存

在整個動力電池產業鏈中,PACK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動力電池系統PACK作為動力電池系統生產、設計和應用的關鍵步驟,是連接上游電芯生產與下游整車運用的核心環節,因此需要大量成熟技術的相互交叉與協作。曾經動力電池企業、車企與獨立第三方PACK企業共同經營著PACK市場,形成“三分天下”的市場格局。

然而,隨著新能源車行業內“提質降本”需求的日益迫切,動力電池企業及車企紛紛涉足PACK領域,“三分天下”的格局逐漸被打破。動力電池PACK行業裡只剩下車企和電池單體供應商,要麼是車企自己成立PACK公司,要麼與電池單體供應商合資成立PACK公司,完全獨立於這兩者的PACK廠商基本不見蹤影。

某電池企業人士向電車匯透露,電池企業如果自己做PACK的話,毛利率可達30%左右。如果電池企業想要降低電池成本,必須從建PACK線先著手。截至目前,幾乎所有主流動力電池企業已通過自主創建,或是合資建設PACK廠的方式成功切入到PACK領域。

普萊德被低價拋售的背後,電池PACK企業生存危機調查

同樣的,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言,他們一方面通過自建PACK產線來達到降低動力電池採購成本,提升電芯採購話語權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與一線動力電池企業合資組建PACK廠,可以穩定電芯供給需求。因此控制PACK核心技術已成為整車企業發展趨勢。

在這樣的情況下,獨立第三方的PACK廠商優勢全無,只能在整車企業與電池單體供應商的夾縫中求生存。

配套數量銳減

電車匯梳理了近期的5-9批推薦目錄發現,在電池系統供應商一欄裡,乘用車配套自建/合資PACK廠的電池包車型數量在不斷增多,也有越來越多電池單體供應商出現在系統供應商裡。

普萊德被低價拋售的背後,電池PACK企業生存危機調查

除了主流電池供應商均以PACK廠的身份出現外,吉利、上汽、奇瑞、長城、長安、廣汽、華晨寶馬、蔚來、威馬、小鵬均有自建的PACK廠出現在電池系統供應商中,目前僅有北汽新能源與江淮汽車沒有自建PACK廠,它們分別配套普萊德和華霆動力的電池包,而以上幾家車企今年1-10月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達到了85%。

新能源客車企業的情況雖然與乘用車不同,但是也很難見到完全獨立的第三方PACK廠商。宇通客車自建PACK廠深瀾動力,比亞迪客車一直使用自家電池包,南京金龍自建PACK廠南京創源天地,中車時代也有自己的PACK廠,中通、安凱、廈門金龍、廈門金旅、蘇州金龍的電池系統供應商與單體供應商一致,唯一的第三方PACK廠商只有普萊德,並且它在福田汽車的配套數量也只有14%,另外中通客車也有一款車配套普萊德電池系統。以上十家新能源客車企業在今年前十個月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82%。

文章摘自 電車匯 20191126 發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