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投資:是天使還是魔鬼?

槓桿投資:是天使還是魔鬼?

這兩年,我們在有關經濟的新聞裡面,會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做“去槓桿”。那到底什麼是“去槓桿”呢?

槓桿”,本意就是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就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用槓桿撬動整個地球

在經濟領域,槓桿就是指小資金撬動大項目,也就是採用借債的方式去擴充自己的本金,希望獲取更高的收益。

而去槓桿,簡單說就是消除這些以小博大的資金,表現為降低企業負債率、減少金融產品嵌套、減少違規信貸等等。

說起槓桿,我們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只要買過房子的人,絕大部分都使用過槓桿,比如要買一套總價數百萬的房子,只需要付個20%或30%的首付款,剩下的就找銀行貸款,很快就可以圓了自己買房的夢想。我當年在北京的第一套房,只付了幾萬塊錢的首付,就住進了屬於自己的新房子,結束了北漂生涯。

可以說,是槓桿幫助絕大部分人圓了住房夢。假如沒有槓桿,靠自己攢夠買房的全款,恐怕等你攢夠的時候,房價已經漲了好幾倍,也可能永遠都買不起房子。

從這個角度講,槓桿是很多人的天使

但是,如果把槓桿用在交易投資方面,可能就會變成令人恐怖的魔鬼。真有那麼恐怖嗎?

槓桿投資:是天使還是魔鬼?

我們先講一個金融史上特別有名的案例,就是美國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這是一家1994年成立的對沖基金公司,團隊可以說是極其豪華,創始人是被稱為“華爾街債券套利之父”的梅里韋瑟,團隊成員包括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美國前財政部副部長等在內的一批精英,用現在的話說,絕對是投資界的夢之隊

他們的投資理念也很簡單,就是任何的資產一旦偏離了合理的價格以後,只要持有足夠長的時間,這個價格總會迴歸它的價值。他們利用各種模型計算出資產的價格,然後在價格偏離價值之後,加30倍以上槓杆來放大這個收益。公司成立的前幾年,運行得非常順利,這個策略幫他們賺了幾十億美金。

理論上,這樣的理念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種理論在加了槓桿之後,就出了大問題。

有一次,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投資俄羅斯的債券,當時的債券價格已經遠遠低於理論上的價值了,他們非常自信地加大了槓桿,買入了大量的俄羅斯債券,但是後來由於俄羅斯局勢動盪,債券價格一跌再跌。


槓桿投資:是天使還是魔鬼?

因為他們是加槓桿買的,所以就要不斷地補充保證金,最後消耗完了所有的資金,公司倒閉。這麼一家所有人都非常看好的公司,最後就是被槓桿徹底擊垮了。

再看我們身邊的例子,2015年上半年A股經歷了一輪波瀾壯闊的瘋牛行情,但僅僅到了六月份,就迎來了A股歷史上最大的股災,很多中產階級多年積累的財富瞬間被市場沒收,股票賬戶上有100萬元以上的算是大戶,這樣的大戶消失了多少呢?超過70萬個!70多萬個100萬以上的賬戶,資產上萬億,就這樣灰飛煙滅。

如此慘烈的股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罪魁禍首就是槓桿

在股市快速上漲的時候,很多人出於貪婪,想更快更多地賺錢,大量使用槓桿,借錢炒股,不是3倍、5倍,是10倍!10倍槓桿是什麼概念?只要股票下跌10%,你的本金就全部虧掉!

那個時候,市場上到處充斥著配資公司的聲音,所謂配資公司就是專門給股民提供資金加槓桿服務的,說白了就是借錢給你炒股,然後收你高利息。很多股民本來在牛市的時候賺了不少錢,不僅不收手,反而更加貪婪,變本加厲,加10倍槓桿殺進股市,試圖一下子把錢賺夠賺足,結果一夜爆倉,血本無歸,有人甚至受不了這種巨大打擊,選擇了跳樓。

無數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投資一旦加上槓杆,就經常變成不可控制的魔鬼,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碰槓桿!!買房自住可以用槓桿,但是買房投資就不適合用槓桿,因為房價也不可能只漲不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