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級並行,對年輕公務員的什麼利好?晉升快了嗎?

在6月份新《公務員》法出臺後,各地迎來了幹部晉升的“如火盛夏”和“金秋時節”,這一方面是打破機構改革人事凍結一年多來人事僵化局面、激發隊伍活力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於職級並行後

非領導職務人員進行大擴編、多出了不少職數空缺,針對發展前景的問題,總體而言是普惠政策。

對於相當一部分年輕人來說,也是一個絕佳的發展機會。

所謂時勢造英雄,沒錯,年輕的你就是這個時代的幸運兒。

一、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定級和職級晉升步伐加快

職級並行,對年輕公務員的什麼利好?晉升快了嗎?

經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公考後的新人究竟如何任職定級?新的《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實施方案》有新的規定。

試用期滿考核合格的新錄用公務員,應當在規定的編制限額、職數和一級主任科員以下或者相當層次職級範圍內,按照擬任職級及其對應的級別進行任職定級。

舉例說明:

例子1:小A是大專畢業生、小B是本科畢業生、小C是獲得雙學位的本科畢業生。

那麼,小A試用期滿考核合格後可直接任命為一級科員,定為二十六級。小B和小C試用期滿考核合格後可直接任命為一級科員,定為二十五級。

例子2:小D是研究生班畢業,未獲得碩士學位,小E是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小F是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

那麼,在試用期滿考核合格後,小D因未取得學位,任命為一級科員、定位二十五級;小E任命為四級主任科員,定位二十四級;小F任命為二級主任科員,定位二十二級。

另外,具有工作經歷的,可根據其資歷和工作年限,比照本機關同等條件人員,確定職級與級別。

定級後,原本科員要滿3年才能晉升副科級,現在只要2年,更快的甚至只要1年半就可以晉升四級主任科員(年度考核優秀),可以說是突然可以加油提速,變道超車了。

二、老資歷實職領導紛紛“退居二線”,讓位給年輕幹部

職級並行,對年輕公務員的什麼利好?晉升快了嗎?

職級並行後,職級數量明顯比非領導職務要多,很多此前上不去的老資歷實職領導紛紛在晉升職級後“退居二線”。

這部分人大多超過50歲,家庭牽絆多、精力不足,身體條件也急劇下降,而且工作多年,知識結構也老化,對他們來說能夠高套一級退下來是好事。

這一波操作騰出來的領導崗位,對年輕公務員來說,也是個大利好,有利於激發隊伍的活力,讓年輕肯幹事的人有盼頭。

以某市直單位Z局為例,該單位為正處級,單位領導1正3副,科室有10個,編制數80人。

按照原來非領導職務的配備,Z局最多也只能統籌配2-3名正副調研員職數,10個科室的老正科長盼星星盼月亮都盼不到一個副調研員。

現在職級改革了,一到四級調研員職數為80*20%=16個,這下子機會來了,資歷老的副局長和正科長都紛紛主動要求晉升後“退居二線”,一下子就騰出不少副處和正科的實職空缺,一輪動整個幹部隊伍活力就激發了。

原來Z局的副局長A君,已經當了12年的副處級實職,一直鬱郁不得志走不上去,是單位裡面進單位班子成員時間最長資歷最深的領導。

2012年,A君競爭單位正職領導沒競爭上,市裡直接空降了一名年輕的一把手,從此以後A君對分管的工作要求是“保運轉”,個人處於“等退休”狀態。

B君是Z局的一個年輕核心業務科室的正科長,今年39歲,不僅八面玲瓏、善於交際,而且年富力強、責任感強、能力突出,現在單位所有的改革試點和重點難點任務都由B君牽頭攻關,實績也很突出。

B君自己也清楚,39歲,正是人生的分水嶺,處於不進則退的尷尬年紀,不保持這種奔騰激盪的態勢那可就要急流勇退了。

這次遇到職級改革的契機,副局長A君通過二次職級晉升到二級調研員,晉升後放棄實職空出來一個副局長的位置,B君眾望所歸、順利頂上。

三、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

職級並行,對年輕公務員的什麼利好?晉升快了嗎?

根據猿叔在組織部門的經歷瞭解,體制內從不缺有理想有能力有熱情的優秀人才,但是由於金字塔式的職務結構和妙不可言的晉升機制,很多人可能錯失一次機遇就終身再與晉升毫無機會。

提拔涉及的因素太多,天時地利是首要前提,公務員人事體制改革、班子換屆等都是關鍵的“天時”,造就所在單位職數空缺的“地利”,而後才有職務職級晉升的“人和”機會。

今年,很多地方都陸續經歷了機構改革、職級改革、巡視巡察,這些大調整都為我們創造了很多很好的“天時”。

重用與否在於時勢,入世出世全由自己權衡。

總是喜憂參半,福禍相依,利劍雙刃。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需風雨兼程。

蘇軾有云: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

職級並行,對年輕公務員的什麼利好?晉升快了嗎?

歡迎關注,成為有能力、有理想、有擔當的體制人。

--公務員雜貨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