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防跌倒有個“四部曲”!這樣做可降低傷害

原標題:老人摔倒了,這樣做可降低傷害!防跌倒有個“四部曲”!

我國65歲以上老人中,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發生過跌倒。老人跌倒後果嚴重,不但會引起活動受限、功能受損,也是造成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老人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那麼,老人跌倒了,該怎麼辦呢?如何預防老人跌倒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跌倒時採取什麼姿勢?

老年人萬一摔倒,要最大程度自我保護,將傷害降到最低。可以雙手撐地,緩衝摔倒力度,這樣給老人造成的傷害以及後續治療的難度要小許多。因為用手撐地,往往損傷的是腕關節,頂多導致尺骨遠端或橈骨遠端骨折。這種手臂骨折在護理上不需要臥床,而且康復訓練也容易做,更不會發生致命的併發症。

老人跌倒了是否要“扶”?

老年人一旦發生跌倒,周圍的人不要急於將其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老人多有骨質疏鬆,跌倒後極有可能已造成了骨折。因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而跌倒的老年人,盲目地扶起老人,還可能會導致病情的加重。如果老年人意識清楚,要認真詢問,仔細檢查肢體是否有活動障礙,依次檢查頸部、軀幹、四肢,確定能夠搬動時再安排合適的體位。

摔傷後切不可麻痺大意,部分老年人對疼痛不敏感,應注意摔傷後疼痛、瘀血、腫脹程度,及時就醫,避免出現嚴重問題。根據情況將老年人扶起或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如果老年人意識不清,無相關專業知識,不要隨便搬動,以免加重病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如何防跌倒?

預防老人跌倒有“四部曲”,希望老年朋友能理解並記住,也可以當成口訣常常複習。這“四部曲”就是:直面跌倒說出來;運動康復動起來;眼睛足部定時查;家居環境別落下。

當老人出現行動不穩、擔心跌倒時,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尋找跌倒風險。同時,建議老人與醫生和家人共同檢查藥物,以防藥物誘發跌倒。一些降血壓藥物,可能會導致老人改變體位時感到頭暈的現象,建議將動作調慢,可有效預防跌倒。例如,老人起床要講究3個“30秒”:醒來後賴床30秒;坐起後靜坐30秒;雙腿垂於床邊靜坐30秒。

適當、定時的康復運動也能幫助老人增加平衡力,防止跌倒。預防跌倒的鍛鍊方式大致有4種,包括耐力練習(例如散步或游泳)、力量練習(例如啞鈴及引體向上)、柔韌性練習(例如瑜伽或舞蹈)、平衡力練習(例如太極拳)。要提醒老人的是,所有運動都要遵循適度原則,量力而行,不然反而會造成損傷。

眼睛和足部問題是造成老人跌倒的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眼部檢查,及時解決眼部問題,戴適合自己的老花鏡。同時,每年檢查一次足部情況,穿舒適、合腳的鞋子是預防跌倒的基礎。安全的鞋子的標準是:鞋帶能緊緊固定住鞋子;鞋幫最好高一些;鞋跟低平;鞋的中底材料薄、結實,便於腳部感受地面情況;鞋底要防滑。

改善家居環境的安全程度,同樣是預防老人跌倒的重要手段。客廳裡,傢俱不能阻擋過道,地板要平整防滑,電線需收起固定,避免設置小地毯等易絆倒人的物品,沙發不宜過軟。臥室裡,設置觸手可及的夜燈,地板平整防滑,床墊軟硬適中,傢俱高度適中。洗手間,馬桶旁要有扶手,儘量不使用蹲廁,地面乾燥,鋪防滑墊。廚房裡,最好做到讓常用物品觸手可及,儘量避免踩凳子去夠櫥櫃。樓道里,寬敞整潔,光線充足,地面無雜物或凹凸不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