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晨化身阿拉丁神燈,在線打錢?羅永浩又能“飛”了

近日孫宇晨多次喜提熱搜,前有承包某大型互聯網離職員工出看病費,後化身“阿拉丁神燈”在線打錢。這一波瞬間化身古道熱腸人士,關愛社會,助力夢想,成一大型“××夢想秀”現場。

孫宇晨化身阿拉丁神燈,在線打錢?羅永浩又能“飛”了

公關玩得好,“洗白”不是事

看著孫宇晨再這樣“樂善好施”,某粉絲調侃式的@孫宇晨,稱自己想給粉絲兌獎卻苦於沒錢,希望伸手援助,本來也只是一條戲稱的微博,結果沒多久,孫宇晨發微博真的轉了5萬元“兌獎經費”。

不可能的事一般不報希望,但一旦實現了,就有了戲劇性。

網友一哄而上紛紛,效仿前網友@孫宇晨,說出自己的夢想,述衷腸、錄視頻、講夢想等等,就差直接說:“請給我打錢”。

接下來孫宇晨又雙叒喜提熱搜。

孫宇晨化身阿拉丁神燈,在線打錢?羅永浩又能“飛”了

孫宇晨及其團隊可謂高明,前陣子熱搜是因為涉嫌非法集資,爽約巴菲特,營銷玩過頭被官媒批評,雖出圈了但是被“黑”出圈的。這次靠著一通操作,成功化身愛心人士,“阿拉丁神燈”都沒這麼靈驗。靠著蹭熱點,其在形象轉變成功。

光想想要出每一筆費用,想想都心痛,真的以為每一個@孫宇晨的網友都能拿到錢?孫宇晨是什麼人,網稱幣圈第一人,曾經發幣一日、套現20個億的人精。

實際上不是孫宇晨被很多人玩,而是網友被孫宇晨玩。

有媒體統計孫宇晨轉發並聲稱打款的微博用戶約有十幾人,粉絲數均超過5萬,最高達471萬。聲稱接受打款者,均有微博認證,身份包括微博故事紅人、微博簽約自媒體、幣圈博主等,其中不乏所在圈層的意見領袖,且多與孫宇晨在微博上相互關注。

更多的是“普通人”。

孫宇晨化身阿拉丁神燈,在線打錢?羅永浩又能“飛”了

有人做了統計,孫宇晨這次花了21萬元,結果在500萬粉絲面前曝光,這還不包括那些將這當瓜吃主動傳播的路人。用幾十萬元實現了千萬級別投放才能達到的傳播效果,槓桿玩得真溜。難怪人稱90後第一人,我看是營銷第一人,在幣圈的不在幣圈的都認識他,真正在全國網友面前露了一次臉,而且是以“愛心人士”的身份。

所有行動都有其背後邏輯

很多網絡紅人爆火後,就接廣告接代言,靠個人工作室接單,沒有無理由的只想成為紅只想成為網絡紅人,時間久了各個都是“個體戶”。“網絡紅人”羅永浩不就是個例子嗎?靠著自身IP將產品帶火,錘子堅果手機、小野電子煙等等。

11月26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羅永浩的“限制消費令”已被取消。這意味著,羅永浩又可以搭乘飛機出行了。一個簡單的消息解禁消息都能讓羅永浩登熱搜版?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什麼最貴?流量。無論是小型還是大型互聯網公司都需要流量,拿直播說,直播就是典型的流量為勝模式,有粉絲的主播自帶流量,沒有的就是旱地耕田。

孫宇晨化身阿拉丁神燈,在線打錢?羅永浩又能“飛”了

孫宇晨自己對此看得很清楚。他曾說過:“我們這種初創公司,說白了還是太low嘛。只能靠老闆狂出臺,狂做PR,才能吸引投資者注意,不然我們靠什麼跟大公司們拼?3個月沒動靜,就被幹死了。”

他需要靠輿論熱度吸引資金拉盤,需要靠營造成功大師的形象誘人接盤,增加流動性溢價,進而炒高自己的幣值。“社會能見度”是資本,他的炒作本身也是資本積累。也就是說,炒作不只是助推器,更是其生錢模式的根基,是其項目的核心競爭力。

一切動作彙總目的只有一個——流量,孫宇晨或許成了最大贏家。也正因其賣勁營銷,波場幣在今年下半年走出了頹勢。據媒體統計,僅10月至今,波長幣TRX的漲幅就超過了36%,市值增長了約25億美元。

網友還為他創造一個新詞“孫遲但到”背後卻是“孫或最贏”:

孫宇晨化身阿拉丁神燈,在線打錢?羅永浩又能“飛”了

孫宇晨的玩法還是6月時(巴菲特午餐)的玩法,只是變得更加高明,更加巧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