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和伊利誰的實力更強?中國的牛奶為什麼比美國貴幾倍?

牛奶是一種常見的食品,又是一種飲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最重要的是可以補鈣,因此在全世界和中國,很多人從小有喝牛奶的習慣。

蒙牛和伊利誰的實力更強?中國的牛奶為什麼比美國貴幾倍?

在中國,現在有兩大牛奶公司,巧合的是,它們的總部都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它們就是我們熟悉的蒙牛和伊利。那麼這兩家公司哪家的實力更強一些呢?

截至2019年11月28日,伊利的總市值是1812億元,蒙牛的總市值是1204億港元,摺合為1081億元。從市值上看,伊利比蒙牛多700多億元。

2018年,伊利集團營業額達到796億元,同比增長了16.89%,實現毛利潤293億元,淨利潤64.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48%。同年蒙牛乳業營業額達689.77億元,同比增長14.66%,毛利257.84億元,同比增長21.72%,淨利潤30.43億元,同比增長48.60%。

從營業額和淨利潤上看,伊利也比蒙牛多,因此伊利是中國最大的乳業公司。巧合的是,蒙牛和伊利現在都是國企。

蒙牛和伊利誰的實力更強?中國的牛奶為什麼比美國貴幾倍?

伊利一開始是一家集體企業,歷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呼和浩特回民區成立的養牛合作小組。1958年改名為呼市回民區合作奶牛場,擁有1160頭奶牛,日產牛奶700公斤,職工人數117名。

1993年2月,這家牛奶工廠由21家發起人發起改制,並吸收其他法人和內部職工入股,創辦了伊利集團,在1993年6月14日更名為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伊利成為中國和亞洲最大的乳業公司。

蒙牛和伊利誰的實力更強?中國的牛奶為什麼比美國貴幾倍?

而蒙牛由牛根生在1999年創立,一開始是私企,到2008年,由於三聚氰胺事件導致股票狂跌,股價暴跌,2009年7月,中糧集團投資61億港元收購蒙牛20%的股權,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從此蒙牛變成國企。

1958年1月25日,牛根生出生於呼和浩特。1978年,他參加工作,成為一名養牛工人。1983年,他進入乳業工廠,從基層幹起,直至擔任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1999年,他第一次創業創辦了蒙牛,僅僅8年,就超過了伊利成為中國最大的乳業公司。那時,他風光無限,成為中國商界傳奇,經常出現在電視、新聞等媒體上,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對健康越來越重視,牛奶這一健康、有營養、能補鈣的食品也越來越受歡迎,現在各大超市裡都擺滿了琳琅滿目的乳製品。有人就留意到,和國外相比,中國的牛奶要貴很多,如純牛奶,一升要10-15元,而美國的一升只要一美元左右。如果考慮到美國的收入,中國的牛奶比美國要貴幾倍。在美國,很多人把牛奶當水來喝。為什麼國外的牛奶比中國便宜很多呢?

主要原因是中國的人口多,草場少。在中國,草場分佈在東北、西北一帶,因為降水少,草場的質量比較差,所以牛奶產量較低。而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英國等這些國家的人口比較少,草場面積大,機械化程度高,所以產量高、成本低。

現在中國對牛奶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也推高了牛奶的價格。因為中國的牛奶貴,所以現在中國很多牛奶、奶粉都是國外進口的。

2018年,中國牛奶產量為3075萬噸,僅增長1.2%,而美國的產量是9900萬噸。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多,美國的牛奶產量是中國的三倍多,所以中國人均牛奶消費量只有美國的十多分之一。

根據預計,未來中國的牛奶消費量將達到6000萬-1億噸,而國內的產能卻很難提高,因此未來中國將有一半以上的牛奶和奶粉是進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