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找水打井会战 助推江西赣南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自然资源部定点帮扶江西省兴国县、赣县区、于都县、宁都县(以下简称赣州四县)脱贫攻坚工作,今年9月至11月,自然资源部陆昊部长、凌月明副部长先后到赣州调研指导,部署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了"定点扶贫赣州四县找水打井"会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得到老区基层干部及广大群众点赞,为助推赣州市实现贫困县2020年底前全部摘帽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然资源部找水打井会战 助推江西赣南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针对赣州市反映的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困难及2019年旱情导致季节性严重缺水等问题,今年9月5日自然资源部陆昊部长,11月22日凌月明副部长在赣南老区调研时,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全系统力量尽快解决老区群众安全饮水困难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江西省自然资源厅与赣州市扶贫、发改、水利等部门及赣州四县党委政府精准对接需求,摸排、核实缺水村组共计142处,研究制定了"精准锁定需求,区分轻重缓急,增派力量,分县包干"的工作方案,在赣州四县缺水地区部署钻孔180个,全力以赴在赣南老区四县组织开展了找水打井大会战。

自然资源部找水打井会战 助推江西赣南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据统计,截止到11月22日,先后派出专业技术人员59人,钻探设备30台套,累计完成钻孔161个(其中赣县52个、于都60个、宁都33个、兴国16个),在赣南红层、花岗岩等地下水贫乏区中成功钻取一批大水量井,完成抽水实验111口井,总涌水量超过14267吨/天,可解决90个村组42463名百姓的饮水需求,为52866人提供补充水源。其中,赣县区韩坊红层盆地梅街村成功钻取一口自流量达到200吨/日的承压自流井,可为15000人的水厂提供补充水源;在宁都县小源村花岗岩区成功钻取一口涌水量达730吨/日的水井,有效解决了3500余人的安全饮水需求;在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碳酸盐岩地层实施的钻孔水量大于200余吨/天,解决了该社区1200余群众的安全饮水需求;在宁都县青塘镇中学碳酸盐岩地层实施的一处安全饮水示范工程,单井水量达750吨/日,彻底解决了1300余师生的饮水困难。

2017年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投入1.2亿元,累计部署7个水工环类地调项目,在赣南地区先后完成了20个图幅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实施完成了258个探采结合井、示范井,日总涌水量超过3.9万吨,可满足40余万群众的安全饮水及4000多亩耕地和绿色蔬菜地灌溉用水。完成赣县夏潭村、墩上村,于都县谢坑村,兴国县西霞村等10处安全饮水示范工程,直接解决2万余名百姓安全饮水难题。在于都黄麟地区钻获出水温达44.5℃,水量900吨/日的"经济实用型"地热资源,在宁都十大休闲小镇小布镇探获出水温度45℃的地热资源。在赣县区、兴国县、宁都县、会昌县发现矿泉水点179处(其中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点90余处),经初步评价,有15处可直接开发利用,46处具较大开发潜力,有力支持了打赢赣南原中央苏区脱贫攻坚战,打通赣县、于都、宁都、兴国四县(区)安全饮水的最后"一公里",让四县(区)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幸福水"。

(李绍荣 田幽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