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價格大漲,下游企業雙匯發展未來業績走勢分析

微信公眾號:貧民窟的大富翁,理性投資,穩健致富,每次狂風暴雨都是財富的洗禮,要不沉淪,要不崛起,用智慧照亮黑夜,用投資贏取自由,我是大富翁,專注股票,歡迎股友交流。在豬肉價格上漲的背景下,上游養豬企業和中下游的屠宰企業雙匯發展股價都創新高的時候寫下自己的一點分析,拋磚引玉。

肉製品: 公司自 18 年底到 19 年春節前後 已進行 2 次提價, 以對沖成本壓力,近期草根調研顯示因豬瘟對豬肉製品需求的影響,肉製品終端動銷有一定壓力。今年國內雞肉價格亦有高個位數上漲,目前美國進口豬肉關稅仍然維持高位,或對成本對沖產生一定不利影響,但公司 肉製品銷售明確倒向高毛利產品,增加此類產品 SKU 數量 ,努力 利用低價凍肉儲備、進口肉原料、以及產品提價等保持噸利穩定。

肉製品:豬價上漲背景下,關注下游企業提價轉嫁能力。肉製品企業盈利能力普遍會受到生豬價格波動的影響,同時因肉製品成本中雞肉佔比也較高,所以與雞價也密切相關,但是由於企業凍肉庫存,企業盈利表現會滯後於成本週期。但是肉製品可以通過提價、調整產品結構、配方等方式轉嫁成本壓力。

豬週期向上屠宰量會因需求、凍肉庫存消化等因素下降,而價格則因豬價上漲而上漲,屠宰收入會提升。屠宰利潤則取決於屠宰量(開工率)和頭均利潤,豬價上行週期開工率下降,同時肉價跟不上豬價上漲會導致屠宰利差縮小,頭均利潤下降,從而屠宰利潤與豬週期呈顯反向關係。

生豬價格大漲,下游企業雙匯發展未來業績走勢分析

屠宰數量:屠宰數量和豬週期呈顯著的負相關關係,但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在豬週期向上的背景下,屠宰數量會下降。屠宰數量的核心影響因素:1)當豬價上漲,需求疲軟,屠宰量下降;2)屠宰意願:豬價上漲利差縮小屠宰意願下降;3)凍肉囤積積極性:豬價上漲凍肉囤積積極性下降,屠宰量下降。豬價下跌週期則反之。

生豬價格大漲,下游企業雙匯發展未來業績走勢分析

頭均利潤:一方面是受到豬價和生豬價差影響,另外一方面屠宰產能利用率的高低對於頭均製造費用分攤的影響(屠宰開工率對利潤率的影響)。豬週期上行,屠宰價差縮小,並且屠宰量下降背景下,頭均費用分攤增多,頭均利潤下行。總結來看,屠宰利潤和豬週期呈顯著的負相關關係,豬週期下行時,屠宰量會提升,同時頭均利潤亦受益於屠宰價差擴大以及產能利用率提升,豬週期上行時,屠宰量會減少,同時屠宰利潤也會下降。總之,在豬週期上行背景下,屠宰收入好於利潤,在豬週期下行背景下,屠宰利潤好於收入。


以雙匯為例,從歷史上看,屠宰收入和豬週期呈正相關關係。當豬週期下行時,雙匯屠宰收入增速明顯放緩(2014 年屠宰收入增速5%及2017 屠宰收入增速-4%),當豬週期上行時,公司屠宰收入增速明顯提升(2015 年屠宰收入增速25%和2016 年屠宰收入增速30%)。屠宰量和豬週期呈反向關係,頭均收入和豬週期呈正向關係。屠宰利潤和屠宰頭均利潤和豬週期呈負相關關係。當豬週期上行時,雙匯屠宰利潤增速明顯放緩(2015 年/2016 年屠宰利潤增速分別為-42%/-11%),屠宰頭均利潤下降(2015/2016 年頭均利潤分別為40/35 元/頭,較2014 年56 元/頭下降明顯)。當豬週期下行時,雙匯屠宰利潤增速靚麗(2017/2018 年1-9 月雙匯屠宰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1%/62%),屠宰頭均利潤提升(2017/2018 年1-9 月頭均利潤分別為43/57 元/頭)。


生豬價格大漲,下游企業雙匯發展未來業績走勢分析


自2018 年10 月中旬至2019 年1 月中旬生豬調運數量減少明顯,此階段全國生豬價格存在差異,主要產區價格較低,而銷區價格較高,位於產區的屠宰企業此階段收豬價格較低,但是白條銷往銷區的價格較高,有利於增厚屠宰利潤。2019 年1 月14 日-20 日,生豬跨省調運數量增加,2019 年2 月22 日全國生豬價格較2019 年1 月11 日差異明顯縮小,此階段產區屠宰企業屠宰利潤迴歸正常。

所以此次週期對於屠宰的影響,受到生豬及生豬產品跨省調運的政策的影響,利好主要在主產區佈局的屠宰企業。

總體上看,豬產業鏈因為上游養豬產業的週期造成了整個豬產業鏈的週期性變化,下游的雙匯發展和上游養豬產業在利潤分配是蹺蹺板效應,共享整個豬產業鏈的利潤總量,那麼在生豬養豬未來兩年必定是強利潤週期的時候,雙匯沒道理也出現良好的業績,當前股價支撐顯然不足。樂觀的一點是中下游的週期低谷到來有助於雙匯發展擴大市場佔有率,為下個週期利潤的增長打下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