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買房,5年後“房產”和“現金”誰更值錢?地產高管透露信號

明年買房,5年後“房產”和“現金”誰更值錢?地產高管透露信號

早在2017年前,作為樓市的上半場,幾乎所有人都沉浸在財富膨脹化的快感。有的人靠一套房、一個“拆”字實現了財富自由,手上多餘的閒錢不再是放入銀行,而是購置更多的房產。俗話說市場上就沒有隻漲不跌的商品,在經歷2015-2016年過快上漲的背後,很多東西都反饋到了今年,例如開發商還債年的到來,債務危機成為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當買房不再賺錢的時候,觀望市場的氛圍如星星之火席捲而來,同時新華社、人民日報多次罕見發聲,看似強硬的表態,實則是把控大勢,託底房價。


明年買房,5年後“房產”和“現金”誰更值錢?地產高管透露信號


在這樣的一個樓市背景下,當前購房者是開心的,但也是焦慮的。房價下跌可以買房入市,但買房之後房價還會上漲嗎?即使你僅僅希望房產保值,也是要建立在房價能穩定上漲的基礎上。那明年買房,五年後“房產”和“現金”誰更值錢呢?或者說表面財富誰更富裕?在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你得明白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高房價並不等於房產財富,就好像你的掛牌價格並不等於成交價,賣出去的房子叫套現,而賣不出去的房子則叫被套牢。


明年買房,5年後“房產”和“現金”誰更值錢?地產高管透露信號


從政策層次來看,5年後最大的影響政策無非就是房產稅和因城施策。按照目前的規劃來看,明年將會是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5年後房產稅落地是必然的,主要存在2點影響:一是增加執房成本,加快人房分離的演變,簡單來說你以後將面臨這樣的選擇,老家有一套房,但你在大城市工作,請問你是繳稅還是房產變現?所以未來三四線城市市場必然是供大於求。至於因城施策,重在增加主體城市的自主權,例如取消限購限售,其次在保證土地財政數據基礎上,平衡供需關係,例如增加土地規劃。


明年買房,5年後“房產”和“現金”誰更值錢?地產高管透露信號


從人口布局來看,“房價走向短期看政策,長期看人口”成為基本常識。早在2016年政府就發佈《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通知,表示城鎮轉化率年均要提高一個百分點以上,到2020年城鎮轉化率高達45%,也就是說五年之後城鎮率極有可能高達60%,那一部分人將會流向珠三角、長三角及城市群周邊。同時人口分佈的分化必然會引導房價分化,三線以上城市萬人搶一房,而四線以下城市一人選萬房。同時隨著教育資源逐漸往上流傾斜,學生逐漸靠近城鎮、縣城,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影響下一代購房潛意識選擇。


明年買房,5年後“房產”和“現金”誰更值錢?地產高管透露信號


從以上2點佈局來看,房產的稀缺性取決於城市,而現金的流動性取決於市場預期。經濟學家馬光遠曾表示樓市將進入三個20%,20%的樓盤值得投資,20%的城市值得選擇,也就是說未來投資房產存在80%的風險。而地產大佬馮侖曾表示隨著樓市週期變更,變現週期拉長,房產流動性降低,賣的快比賣的貴更有價值,建議置換房產換取現金流。總的來說就是三線以上城市選房產,四線以下城市選現金,低首付選房產,高額貸款選現金,但不管怎麼樣,對於未來買房,保證自己後續資金穩定至關重要。


明年買房,5年後“房產”和“現金”誰更值錢?地產高管透露信號


事實上對於這一類問題,不少地產高管都曾給出自己的看法。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一直強調我國房價高的離譜,房價收入比過高,租金回報率過低,除了個別開發商以外都是虧錢運營,再加上開發商前期走的是重資金、重投入的道路,一旦資金渠道有有所影響,目前超過400多家開發商申請破產的現狀就是案列。而融創董事長孫宏斌表示,不要把房地產想象成暴利行業,如果房價下降30%,相信大多數開發商都已經破產了,同時隨著改善性需求的存在,15萬億市場規模會持續很多年,想要存在一個高點和一個低點不太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