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硬底化村道笔直开阔,一盏盏路灯明亮照人,走进狮南葛里村,一幅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

乡村振兴共绘美好愿景,众木成林集聚强大合力。近年来,葛里村在狮南村委的带领下,充分调动辖区党员、社长及村民的积极性,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弘扬文明新风,村容村貌实现靓丽蜕变,让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相较于葛里新村,旧村已经鲜少人居住。镬耳屋,青砖白石墙脚,碌筒金玉满堂瓦勾,灰雕等广府民居独具的特色,古朴的祠堂,私塾,百年榕树,无不彰显出葛里村丰富的历史内涵。走在旧村的小巷,仿佛可以从这些古朴的建筑中窥见历史的痕迹。

穿梭旧村 寻觅葛里古仔

据史料记载,葛里村始建于元朝,因胡妃之祸时期从南雄珠玑巷迁移至广东狮山大岗社村,元朝期间、明成化年间从狮南大岗社村、隔岗村迁移至本地。开村时有五姓,分别为梁、陈、白、谢、罗,第一大姓为开村梁姓。村侧有一山岗形似一株粉葛,初名叫葛岗村。明末,村落逐渐扩大,形成了几巷几里而取名葛里村。

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葛里村航拍图

目前,葛里村现存传统广府民居55座,具有代表性民居有旧村34号民宅,建于清朝,占地面积129.8平方米。主要建筑特色坐南向北,三间二廊,深11米,宽11.8米,素平脊,镬耳屋,青砖白石墙脚,碌筒金玉满堂瓦勾,有砖、灰雕,大门正面墙全白石,特别之处是厅房四周青砖夹白石,内有阁楼3.5米高。保存现状良好,已经无人居住。

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而现存宗祠主要有梁氏宗祠、礼斋梁公祠、礼重梁公祠、国桢梁公祠、南山梁公祠5座,均始建于清代(年号不详)。其中以梁氏宗祠为主要代表,占地面积654.6平方米。主要建筑特色坐南向北,三间二进,深25.08米,宽26.1米,博古脊,双步架樑,圆木柱,白石础,天井为四方白石柱石础,碌筒金玉满堂瓦勾,硬山顶青砖划线墙,首进瓦勾牡丹花,木、石、砖、灰雕、壁画,1米高白石脚,两侧厅(由义、居仁)。重修于20世纪90年代中,目前仍作宗祠使用,同时供经济社议事及会议、老年人活动使用。

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梁氏宗祠

现存私塾有国环书舍,过去为读书识礼的场所,现代建筑风格,并承担作宗祠部分功能、经济社议事及会议、老年人活动的使用等功能 ,始建于清朝(年号不详),重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

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现存宗祠

乡村振兴 刷新乡村颜值

沿着宽阔的葛里大道走进葛里村,绿油油的田地人感觉正身处乡野,而挺拔的高楼、平整洁净的村巷却又让人疑在城市小区。村道两旁绿意盎然,硬底化的道路难见垃圾与落叶。

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据悉,葛里村的道路硬底化建设早在多年前已经全部完成,去年又完成环村道路建设,还有路灯、停车场、文体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同时通过规划停车场、将闲置地改造成花圃、翻新篮球场、"三清三拆三整治"等一系列乡村振兴措施,切实建设民生项目及改善村中环境。

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以前是泥路,坑洼不平,村中环境也很差,例如垃圾、杂物随处堆放。如今,不仅娱乐空间设施多了,村道全都硬底化,荒废地变成小花圃,村中环境优美舒适,村民生活也越来越开心幸福。"葛里村村民陈伙生介绍,翻新后的篮球场让村民多了一个健身娱乐的好去处,早上、傍晚都有很多村民来此锻炼。

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陈伙生带幼童在篮球场玩耍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的"三清三拆三整治"人居环境整治中,社长动员村民积极参与配合,激起了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村民们不仅响应村委会"三清"工作,还纷纷将房前屋后、巷道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全村获得村委会200元的奖励。

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探寻狮山葛里村: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内涵,乡村振兴刷新村居颜值

今年重阳节,在葛里村举办的重阳敬老宴活动,全村长者聚在一起聚餐畅饮,共庆重阳佳节。"村中环境、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多亏了党和政府的领导。"陈伙生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