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擊與反伏擊,戰爭史上那些精彩絕倫的較量

平地驚雷,火光四起,殺聲震天,萬弩齊發···

被伏擊,是所有軍人的噩夢!

因此,自古以來,行軍方想盡各種辦法反伏擊,而伏擊部隊也想盡各種辦法破壞對方的反伏擊!

伏擊、反伏擊的較量,不絕於史,精彩絕倫。

破伏擊方法1:以迂為直,出敵不意

伏擊,是一種常見的作戰形式。

馬陵道,孫臏更是以一場精彩絕倫的伏擊殲滅戰,成就了千古英名。

伏擊與反伏擊,戰爭史上那些精彩絕倫的較量

孫臏以一場漂亮的伏擊殲滅戰,成就了千古英名。

當然,許多伏擊戰,規模沒有這麼大,卻更為常見。

比如:伏擊阻擊戰。

以伏擊的方式,遲滯敵軍前進速度,給主力部隊爭取時間。同時,由於位置隱蔽,伏擊部隊打起阻擊來也往往不必搞得太悲壯,差不多了扭頭就撤,換個地方繼續伏擊阻擊!對方只能不斷在行軍隊列和作戰隊列間不斷切換,煩都被煩死!

所以,對於可能的伏擊,能別惹就別惹,因為:大家都很忙,真心耗不起時間!

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孫子兵法》

漢景帝時期,七王之亂爆發。周亞夫領命出征!

周亞夫在長安接到任命後,風塵僕僕就往滎陽趕去。

走到灞上,被一個叫趙涉的哥們攔下了:“吳王有錢呀!他養了很多死士!你現在去滎陽的路上,要經過崤函、澠池,極易被伏擊!要不您換個道?繞路走武關,周折是周折一點,但安全!

周亞夫一聽,有道理!馬上換道,取道武關,抵達滎陽!


伏擊與反伏擊,戰爭史上那些精彩絕倫的較量

河北衡水的亞夫陵園。

周亞夫沒時間去搭理崤山、澠池伏兵,有人有時間呀!周亞夫派遣搜索部隊前往,果然,搜出了一大批吳王死士!

好險!差一點就讓人”擒賊先擒王“了!

在這個戰例中,堂堂周亞夫當然不怕一群死士了!可是,比起和死士耗來,儘快抵達指揮位置是更為重要的、刻不容緩的任務!

因此,周亞夫換路走了,另外派人去搜索伏兵了!

伏擊部隊反制法1:多種方案,立足於敵軍最大可能的路線,兼顧其他路線

我西北野戰軍也吃過類似的虧。在榆林戰役中,國軍鍾松部36師居然繞道塞外沙漠,繞開我軍伏擊,直接增援榆林,使我軍被迫撤退。

不過,作為以伏擊戰起家的軍隊,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我軍在伏擊戰的組織上,不斷變得更縝密、更完善。


伏擊與反伏擊,戰爭史上那些精彩絕倫的較量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在宜川戰役中,我軍就充分預計了敵軍增援部隊的3種行軍可能(走瓦子街大道、走黃龍、走進士廟),並判斷敵軍採取第一種行軍路線可能最大。

因此,我軍果斷採取了“立足於第一條路線,兼顧其他兩條路線”的伏擊計劃。

最終,萬無一失,全殲劉勘部,取得了宜川戰役的偉大勝利!

在這種較量中,雙方指揮員的判斷力和應變能力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破伏擊方法2:提前搜索

對於可能的埋伏的地方,預先進行搜索,也是常見降低中伏概率的手段。

軍行有險阻、潢井、山林、葭葦、翳薈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孫子兵法》

說到最可能遭到埋伏的地方,自然是山地了!


伏擊與反伏擊,戰爭史上那些精彩絕倫的較量

武漢三國城裡的鄧艾像。

鄧艾在伐蜀之戰中,偷渡陰平。在前半段,都是人跡罕至的區域,主要是爬山涉水、連滾帶爬,被伏擊的危險倒不大。

不過,接近江油時,就危險起來了!

鍾會派田章率軍來支援(出劍閣西,徑出江油)。田章出來後,不出百里,就擊敗了蜀軍三校伏兵!

三校就是4、500人!可以說,如果不是田章擊敗這三校伏兵,就鄧艾那飢腸轆轆的部隊,恐怕是扛不住伏擊的!

同樣,在唐朝時,與大勃律作戰,封常清輕鬆擊敗對手,準備追擊。段秀實表示:大勃律沒有這麼不經打吧!這擺明了是在以弱兵引誘我們呀!請搜索這片山林,肯定能抓住敵人!

封常清覺得有理,就派兵搜索山林,果然搜出了伏兵,悉數殲滅!


伏擊與反伏擊,戰爭史上那些精彩絕倫的較量

有些地形中,伏兵還真不是你想搜就搜索得清楚的。

在進入熱兵器時代後,這種搜索方法也多樣化起來。

除了派兵偵察,為了爭取時間,提高行軍效率,行軍方(日軍、美軍)往往預先對可能設伏區域進行火力打擊,在完成火力打擊後,再進軍,降低中伏概率!

伏擊部隊反制法2:伏擊紀律

當然,這種方法,在遇到伏擊高手時,常常失效。

比如,抗戰時期,日軍的戰術素養非常高,常常排除尖兵進行搜索。

可是,八路的伏擊紀律非常好,日軍的搜索常常無法發現我軍設伏。

在神頭嶺伏擊戰中,日軍就預先排除騎兵部隊搜索我軍蹤跡。陳賡下令軍隊不許動工事的舊土和草,如果有踩到的草,必須順風扶起!

有時候,日軍士兵搜索部隊離我伏擊部隊只有咫尺之遙,我軍都強忍怒火,一動不動!

在這種情況下,我軍躲過了敵軍的搜索,成功完成了伏擊戰!

看來,這種搜索法,比拼的還是雙方的紀律性!

伏擊與反伏擊,戰爭史上那些精彩絕倫的較量

紀律,是勝利的保障。

我軍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養成了極好的紀律性!

抗美援朝戰爭中,由於美軍火力強大,我軍為了降低火力傷害,減少衝擊距離,有時會採取“陣前伏擊”的戰術:即提前將攻擊部隊埋伏到敵軍陣地前,一埋伏就埋伏一整天!到了夜晚,發起突擊!

這樣我軍既可以減少衝擊距離,提高攻擊效率,也利於快速解決戰鬥,爭取時間鞏固陣地,防禦敵軍的反擊!

當然,美軍也不傻,美軍常常對著陣前可能隱蔽的區域進行火力打擊!一旦我軍有一兩個戰士中彈亂動,整個伏擊計劃就會暴露!

所幸的是:英勇的我軍將士往往表現出驚人的紀律性,即使中彈也不曾暴露,保證伏擊計劃的完成!

正是這樣英勇的戰士,才可能在裝備、實力差距如此明顯的情況下取得抗美援朝的勝利!

遺憾的是,今天和平環境下,居然有人質疑烈士們英勇事蹟的真實性!實在令人震驚!

破伏擊方法3:提前控制道路

有的地區,不容易繞過,實施偵察也容易“漏網”,這時候,就要先派部分部隊控制險要處,防止被伏擊了!

凡軍行,人山林翳之地,防有伏兵,先須選矯健三二百人於險阻不防之處偷路過,把其出道。又選驍勇當道搜索,或自高山、樹梢,使人審視,審無藏伏,分兵前後,以為領招,然後遣輜重老小先度,以步兵濟其後——《武經總要》

伏擊與反伏擊,戰爭史上那些精彩絕倫的較量

曹操對用兵的組織、總結,堪稱大師級。

比如,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時,在夏侯淵被殺後,因客觀條件(散關、沮道已被封鎖),曹操只能走褒斜道入漢中。

褒斜道沿途多為懸空棧道,險要且容易被伏擊。關鍵是:兩處大山,提前搜索難以保證沒有“漏網之魚”。

因此,曹操派先頭部隊先佔據險要,大軍才經道入漢中!

傳說中以山地戰見長的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也曾有類似操作。

黃土嶺戰役中,狡猾的阿部規秀髮現我軍主力有可能在黃土嶺周邊的峽谷伏擊,於是,下令先頭部隊攜帶輕重機槍控制兩側高地,部隊把隊伍拉長,企圖交替掩護,破壞我軍伏擊計劃。

在解放戰爭中,懾於解放軍的伏擊威力和圍點打援,國民黨軍增援部隊往往也是如此:大兵團猥集一處,步步為營,凡遇險要,必派先頭營控制穩當,大軍才交替前進!

伏擊部隊反制法3:靈活化解

這種行軍方法,確實十分安全!沿途被伏擊的概率非常小!

不過,這種方法的行軍效率非常之低,給了伏擊方(阻擊方)調整的時間。


伏擊與反伏擊,戰爭史上那些精彩絕倫的較量

漢中之戰,劉備最終擊敗關羽,奪取漢中。

在漢中之戰中,劉備就抓住曹操糧運困難的弱點,採取了據險不戰,分兵視機襲擾曹軍糧食的方法。

最終,曹操打得十分辛苦,消耗極大,卻毫無進展,被迫放棄“雞肋”,退出漢中爭奪戰!

在黃土嶺伏擊戰中,我軍發揮高度的紀律性和機動靈活的優點,巧妙安排埋伏,使日軍沒有發現我軍伏擊部隊,同時,沉著冷靜,把敵人大部放入伏擊陣地才突然發起猛攻!隨後,又通過對敵指揮所的轟炸,炸死阿部規秀!

當然,阿部規秀的安排確實給我軍帶來了困難,此戰,我軍未能全殲敵軍。原本一分區還可能遭到批評,直到阿部規秀被擊斃的好消息傳來!

看來,謹慎行軍確實會給伏擊方帶來一定的困難,但是,伏擊方只要機動靈活,敢打敢拼,往往會有不錯的收穫!

同樣,在解放戰爭中,面對國軍的“謹慎行軍”,我軍常常也確實找不到好的殲敵機會。

但是,我軍往往抓住敵軍行軍緩慢這一弱點,靈活用兵,實現戰役企圖。

一方面,我軍往往利用敵軍的緩慢,以主力猛烈攻擊敵軍待援部隊,或一舉殲滅,或迫使敵軍加快行軍速度,出現破綻;

另一方面,我軍往往利用敵軍的謹慎,以小部隊節節阻擊,使敵軍更加緩慢、畏懼;

因此,解放戰爭中常常出現的奇觀是:各處國軍都報告自己遇到了共軍主力的攻擊,以至於仗都打完了,國軍指揮官還沒搞清楚共軍主力到底在主攻誰···

伏擊戰,作為一種古老的戰鬥形態,今天依然非常常見。


伏擊與反伏擊,戰爭史上那些精彩絕倫的較量

今天,無人機、熱成像等各種裝備輔助偵察,伏擊組織難度加大。

一方面,隨著科技的進步,偵察手段多樣、通訊速度及時、遠程火力組織,英美軍號稱自己可以“發現即摧毀”,使得對手伏擊組織的難度越來越大,

但另一方面,在阿富汗等地,武裝分子依然常常通過精心佈置伏擊,打擊英美軍隊。其中不乏擊落美軍直升機,殲滅美軍小部隊的戰例!

因此,伏擊與反伏擊,這對相愛相殺數千年的孿生兄弟,還將在未來戰爭中一起舞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