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在《甄嬛传》第一集中,皇后曾毫无根据地说了一句话,皇上今天一定会来。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为什么皇上今天一定会来呢?

再过几天殿选,并不能推出皇上一定会来。

华妃也说“今儿又不是十五”。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难道是皇上突然良心发现?皇后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虫?

倒放:

第一集开头交代隆科多、年羹尧是帮助皇上登基的功臣。张廷玉却悄悄跟皇上说:这些人守功难。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本来这些话乍一听,没有牵扯到立场和利益。

但是张廷玉一走,苏培盛就接着说,华妃等着皇上用膳。

皇上立马回答不去了。

这说明张廷玉是有立场的,不是为皇上着想,而是为后宫的某位主子说话。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不去就不去,可是皇上为什么会去皇后那里呢?

再倒放:

太后劝皇上选秀成功;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皇上客气;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太后借口说自己老了,意思是这个面子得卖给后宫的人;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皇上顺杆爬,年羹尧立了大功,卖华妃人情;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重点来了: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太后说了这么大一通,重点只有最后两句,去看皇后。

在太后提了皇后之后,皇上并没有立马去看皇后,但是在张廷玉暗示要防着年羹尧之后,皇上就去看皇后了。

张廷玉和太后两人的话综合起来,一人说去看皇后,一人说不能去看华妃,才最终促使皇上去看皇后。只有一人并不能成功。

太后的话让皇上意识到,皇上宠华妃已经够多了(已经够给年羹尧面子了),华妃一枝独秀(后宫独大),唯一能压制华妃的只有皇后的地位。

而张廷玉进一步说出了关键和厉害关系,年羹尧要防,华妃也要防,得灭一灭他们的气焰。这时太后的话就起了作用,华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能打压华妃的人选只有皇后。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看,后宫中能让稍微华妃服气一点的,也只有皇后这个头衔背后的地位了。

如果是欣常在或其他嫔妃,就要开始骂妖艳贱货了。

张廷玉这个细节也表明,他是皇后派,只是隐藏太深,所以最后也没有受牵连。

后续的剧情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年羹尧立功回京,皇上请他吃饭叫他“恩人”。

皇后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惊慌失措,认为自己可能后位不保。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让心思缜密的皇后如临大敌,试想她怎么可能不出手。

但是剧中并没有写皇后有针对这件事说什么做什么,唯一一个可能是皇后手笔的就是,张廷玉又出来弹劾年羹尧了。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这个时候年羹尧风头正盛,虽然说弹劾没什么用处,但是只要能让皇上在心里有所忌惮,就可以了。

只是敲打一下皇上,年羹尧已经目中无人,再赏下去就上天了,所以千万不能把皇后之位赏给他们。

终于到了办年羹尧的时机,甄远道和鄂敏一起弹劾年羹尧的时候,皇上并没有下定论,而是非要听了张廷玉的意见再做打算。

后面我们都知道,鄂敏是皇后的人。

但是只有鄂敏成不了事。

张廷玉见了皇上,一如既往的弹劾年羹尧,这件事才算成了。

前面小官鄂敏做铺垫,后面老臣张廷玉力挺,可以说,皇后做事滴水不漏。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在皇后被甄嬛陷害,皇上让她禁足的时候,下一个镜头就是张廷玉替皇后求情。

张廷玉还知道,求情的时候搬出纯元皇后,很容易成功。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说话的套路是,一定要说不如纯元,这样皇上听了特别顺耳。

然后尝试力挽狂澜,说皇后没必要做这些事,因为不管谁登基皇后都是母后皇太后。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但是皇上认定皇后残害皇嗣是事实,不松口。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没办法,张廷玉只能搬出最后的法宝,说后宫不稳,会导致前朝动荡。因为皇上平时最担心的,就是前朝后宫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看在纯元的面子上,再加上要考虑到大局,最后,皇上说,不会废,只会让皇后思过。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张廷玉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细思极恐,张廷玉竟然是皇后的人,你看出来了吗?

鄂敏想飞黄腾达,女儿祺嫔也是培养出来进宫争宠的,他们有所求,才能成为皇后的党羽。但是张廷玉是老臣,已经位高权重,很难说是皇后的党羽,但无疑他是站在皇后这一边的。

皇后私下找张廷玉说话,应该是站在大清皇后的立场,去分析年羹尧的利弊的。

而张廷玉,是听命于大清的皇上和皇后的,所以他会听取皇后的意见。

而皇后其他的阴谋,就没有参与到其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