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奏響脫貧攻堅進行曲


通渭:奏響脫貧攻堅進行曲


  通渭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全年乾旱少雨。2011年被列入六盤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2017年被列為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近年來,43萬通渭兒女奮力拼搏,在鄉野大地上奏響了強勁的脫貧攻堅進行曲。

  通渭縣堅持將產業扶貧作為治本之策,全域規劃、區域佈局,出臺三年行動方案,大力推行產業扶貧,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構建草畜、果品、花椒、金銀花、新能源、勞務“六大特色產業”增收體系。2015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產業發展資金9.4億元,貧困戶到戶產業項目覆蓋率達到100%,實現了貧困村都有主導產業、貧困戶都有脫貧主業。

通渭:奏響脫貧攻堅進行曲

  孟冬時節的雞川鎮,林寒澗肅。雞川鎮金城村七社的鑫旺林果專業合作社裡一派繁忙景象,社員們正在抓緊包裝蘋果。雞川鎮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土層深厚,適宜發展蘋果種植。這裡出產的優質蘋果脆甜多汁,受到消費者青睞。

  鑫旺林果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2年8月,從事果品種植、紙箱加工、果品儲藏等業務,採取“聯合社+合作社+扶貧加工車間+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按照“量化到戶、股份合作、配股分紅、滾動發展”的方式,由合作社將300萬元資產收益項目資金折股量化到281戶貧困戶並每年分紅。

  家在上店村的劉女娃兩個月前開始在鑫旺林果專業合作社打工。“我的活兒主要是搬運果箱,一個月的工資在3000元左右。合作社還管吃管住,比以前在外面工地當搬運工好多了。”劉女娃介紹說,她家裡去年也種了3畝地的蘋果樹,等到掛果的時候,家裡的收入會更好。

  在雞川鎮共有8個以發展蘋果產業為主的合作社,帶動240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通渭縣蘋果主要分佈在雞川鎮、隴川鎮和新景鄉,全縣發展蘋果種植的鄉鎮已經達到10個。2019年,全縣新發展蘋果面積3.56萬畝,其中貧困戶種植0.82萬畝,果品基地面積超過18萬畝。


通渭:奏響脫貧攻堅進行曲

  同時,通渭縣大力發展金銀花等中藥材、花椒、牛羊養殖、馬鈴薯等產業,有效助農增收。全縣牛羊飼養量分別達9.35萬頭、25.3萬隻,花椒基地達12.8萬畝,金銀花基地達7萬畝,道地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萬畝。全縣按照“量化到村、股份合作、入股分紅、滾動發展”的方式,建成村級光伏電站96個,帶動貧困戶1.8萬戶,戶均增收2500元,帶動198個貧困村每村獲得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目前,草畜產業在全縣遍地開花,東北部和西南部8個鄉鎮的果品產業初具規模,中南部9個鄉鎮的花椒種植和以金銀花為主的中藥材產業蓬勃發展。

  通渭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組建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政策宣講隊伍,在全縣332個行政村設立宣傳欄,並通過開設電視專欄、運用網絡媒體等多種方式向群眾講解扶貧政策,講述典型的脫貧事蹟,倡導百姓移風易俗。此外,全縣範圍內大力開辦“扶貧積分超市”,引導貧困群眾樹立“好日子是幹出來的”意識。

通渭:奏響脫貧攻堅進行曲

  通渭縣通過開發鄉村道路維護員等公益性崗位,積極為貧困群眾創造就業機會。雞川鎮王店村村民王新奎今年59歲,之前一直在外打工。2017年,村裡給他安排了生態護林員的崗位。“我每天就是上山巡視,看看有沒有火災隱患,一年給七八千元呢。”王新奎說。

  據瞭解,通渭縣開發鄉村道路維護員等鄉村公益性崗位5類5537個;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生態護林員857人,每人每年落實補助資金7000元。此外,在福清、新疆等地創建勞務基地,年組織輸轉貧困勞動力9.86萬人;引導鼓勵企業建設扶貧車間或認定扶貧工廠,建成投產扶貧車間31個,吸納995名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人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

通渭:奏響脫貧攻堅進行曲

  生產力水平低,缺乏技術人才,是貧困地區普遍存在的難題。通渭縣積極展開技術培訓,每年定點組織農戶培訓蘋果種植人員800人次,農戶果園培訓人數2000人次。培訓內容以蘋果種植技術和預防病蟲害為主,並且組建了一支以省級專家為主的蘋果指導服務團隊。王店村的蘋果種植戶王順奎說,他去年參加了3次技術培訓,經過技術指導種出來的蘋果到底不一樣,今年他家的蘋果被一位海南客商一次性購買了14車。

  通渭縣採取“春季供產業、夏季提硬件、秋季補短板、冬季謀規劃”的攻堅思路,通過調研分析,全力補齊“短板”。

  ——完成薄弱學校改造246所,全面完成改薄任務;建成行政村幼兒園118所,實現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所有適齡兒童就近入園。全縣義務教育階段無一人因貧失學輟學,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7.6%,2018年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

  ——構建健康扶貧政策體系,建成行政村標準化衛生室320個,實現除鄉鎮政府所在地外所有行政村標準化衛生室全覆蓋。全面落實“先診療、後付費”及“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政策,組建家庭醫生團隊332個,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99.4%、基本醫保參保率達100%。

  ——全覆蓋鑑定農村住房並建立臺賬,對篩查出的1078戶危房戶落實差異化補助政策。2019年全面完成改造清零任務,實現所有農戶住無危房目標。“十三五”期間全縣搬遷群眾2796戶1.36萬人,實現應搬盡搬。

  ——完成農村自來水入戶工程8.23萬戶,行政村通水率達100%、戶通水率達93.9%,圓了通渭人半個世紀夢寐以求的“引洮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力爭年內徹底解決農村供水不夠穩定問題。

  ——建成農村公路2176公里,推進農村公路“暢返不暢”整治工程,實現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

  ——實施9期農電改造工程,實現自然村動力電全覆蓋。

通渭:奏響脫貧攻堅進行曲

  2014年至2018年,通渭縣累計減少貧困人口1.96萬戶9.15萬人,退出貧困村39個。2019年,全縣預計減少貧困人口3.2萬人,退出貧困村108個,貧困發生率下降到3.9%。(崔銀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