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燉粉條是招待客人的大菜,雞蛋都不捨的放一個!

八十年代初,我才七八歲,那時候物質還比較緊缺,剛剛改革開放,萬元戶還沒有幾個,人們普遍生活還不是多麼富裕。

那個時候村裡老家來了客人,像我們這種還沒有當上萬元戶的家庭,一般招待客人的菜不在乎一以下幾樣:

八十年代初,燉粉條是招待客人的大菜,雞蛋都不捨的放一個!

燉粉條。捨得放個雞蛋,就是很大方了。那時候粉條還是比較好製作的,用的是普通的地瓜,價格也不貴,粉條家家還是買得起的。家裡來了客人,燉粉條是必不可缺的,必上的一道菜。一般也就放一點油,放點菠菜,雞蛋是很少捨得放的。

八十年代初,燉粉條是招待客人的大菜,雞蛋都不捨的放一個!

油炸花生米。這可是快當萬元戶的家庭才捨得炸上一盤的。現在的油炸花生米,放的是鹽,那時候普遍放的是糖。我就愛吃那個糖融了一點點然後粘在一起的糖疙瘩,一筷子夾起來放嘴裡,那個甜哦。

過年的時候,客人來的多,今天來個,後天又來個,花生米一頓吃不完,放著,不許動,侯著客人,等來客人了,端上來,繼續!哎,也是沒辦法不小氣啊。

八十年代初,燉粉條是招待客人的大菜,雞蛋都不捨的放一個!

雞蛋,這個平時是攢著賣了換錢的,來客人的時候才能這麼大方,炒它個五六個。那時候的客人很講究,夾菜只夾靠近自己方向的菜,絕不會亂翻,也不會把菜吃光,要剩下一半左右,因為他們也懂得珍惜,也知道家裡還有沒吃飯的人呢!

誰沒吃飯?哈哈那時候女人和孩子不會上桌子和客人一起吃飯的,都是等著男人們吃喝完,菜撤下來再吃。現在不這樣了,大家一起坐桌子,熱鬧!

八十年代初,燉粉條是招待客人的大菜,雞蛋都不捨的放一個!

最後這個菜,可是正兒八經來了貴客才有的!小笨雞!那時候也許是一年也吃不了一回的緣故,小笨雞用大半瓶醋,燉出來也不酸,卻更香。骨頭都舔好幾遍還捨不得扔!

有朋友可能問,怎麼沒有豬肉?

有!得到過年!年根!

那時候才殺豬,自己家養了一年的豬,也不賣,自己家殺了弟兄們一分,才吃豬肉。

豬基本是自己家養的,吃的是我放學打的豬草,喝的是紅薯秧子曬乾打成的面,那個豬長一年,三四百斤才殺,香啊!也許是很少吃肉的原因,但就是香!現在的豬肉雖然天天都能吃,卻怎麼也吃不出來那時的味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