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曼和李小璐:愛情不是造夢,婚姻經不起折騰

陸小曼和李小璐:愛情不是造夢,婚姻經不起折騰

或許,每個結了婚的女人,都要面對美妙童話破滅後的尷尬。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中,秦曼卿是個愛讀明清小說的女孩,作為一個大戶家的小姐,她看到一個送豆腐的窮小子,別人要三斤,他總給三斤三兩,便以此認定這個窮小子憨厚、淳樸,是個誠實可靠的人,值得託付終身,但她不知道,這個窮小子總給別人三斤三兩,是因為他厭憎老爹強迫他賣豆腐,以此報復而已。

事實證明,越是被父母保護得好的女孩,內心構建的外面世界就越趨向於天真。

一旦結婚了,從雲端落到地面,她們就得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這種打破重建的過程其實是很痛苦的,她們甚至需要很漫長的時間才能說服自己留在婚姻裡。

在這個過程裡,因為長久的忍耐和消化,又會滋生出更多的委屈和不滿,有的女人把這委屈和不滿化作無休止的嘮叨,有的化作沒徵兆的大哭,而有的女人,鑑於孩子或道德約束,就在那裡儲存著,倘若遇到一點誘惑,那點委屈和不滿就會冒出來慫恿她們乾點冒險的事。

外面的人看不出來,他們只會覺得女人怎麼了,好好的生活不珍惜,搞什麼么蛾子出來。

十九歲的陸小曼嫵媚多姿、體態秀美,精通英、法兩國語言文字,彈一首好鋼琴,還能詩善畫。

胡適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劉海粟說她“美豔絕倫,光彩照人”。

陸小曼和李小璐:愛情不是造夢,婚姻經不起折騰

她父親是當時財政高官,母親溫柔賢惠,且沒有兄弟姐妹爭寵——兄弟姐妹先後夭折,陸小曼算得上天之驕女。

這樣的她,身邊圍繞著很多追求者,走到哪兒都是發光體。在父母主張下,陸小曼嫁給了王庚。

王賡是少年才俊,十六歲畢業於清華大學,後遠赴美國求學,到陸家提親時,已是陸軍上校。郎才女貌,錦繡前程,夫唱婦隨,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是人們對公主和王子結婚後的期許。

但生活不是童話,婚後的陸小曼不太開心。原因是王賡忙於工作,顧不上她,而她習慣了奢華熱鬧的生活,整天一個人悶在家裡很苦惱。

我們讀者不理解她為什麼不收一下心,畢竟能擁有一個帥而不花且一心上進的老公是多麼難得。

但,我們是俗世庸人,每天光在社會這個舞臺上摸爬滾打已屬不易,哪裡還有什麼時間去想那些虛浮的東西?

看婚姻,我們大多數人看的還是對方提供的優裕生活能否長久,虛榮心能否得到滿足。

而陸小曼早擁有了類似東西,她要的是在這之上的和伴侶一起縱情且優雅地享受生活。

這個要求過分嗎?

至少陸小曼不覺得過分。王賡不僅要供她花銷,還要陪她玩樂,這樣的要求或許只有在瓊瑤奶奶的小說裡才能實現——男主們動輒給女主從國外購回一箱子真絲衣服,但可以天天不工作,唯一的功能就是陪著女主尋愁覓恨。

顯然現實中的王賡不會這麼做,他不會放下工作跑到她身邊,對她千依百順的父母這次也不站她這一邊。

苦悶之中,受過教育的陸小曼猛然發現自己不就是傳說中的包辦婚姻的受害者嗎?找到這個“鍋”,她就更委屈不滿了。

陸小曼和李小璐:愛情不是造夢,婚姻經不起折騰

緣分就是這樣奇妙,這個時候,她遇到了同樣失意的徐志摩。

徐志摩和王賡是好朋友,他受王庚所託,帶陸小曼去西山看紅葉,去臥佛寺踏青。他們一起逛天橋,一起到“來今雨軒”喝茶,一起去舞廳跳舞。在陸小曼的家裡,他陪她打牌、畫畫。

後來,他們又把新月社所在的石虎衚衕當做約會的地點,晚上,他們只需約好暗號,就可以在溫馨的書齋裡促膝而談,圍爐靜坐。

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陸小曼和徐志摩的事最終被人察覺,一時之間,在北京、上海的文化圈掀起一場巨大的風波。

辱罵者有之,譴責者有之。辱罵的當然不必說,都是一些維持道德風化或吃不到葡萄的外人,譴責的卻都是一些熟面孔。

徐志摩的老師梁啟超就是一個代表,他譴責徐志摩竟然為了自己的幸福破壞別人的家庭,又說,“你早晚會毀在那個女人手裡。”

陸小曼的父母親也堅決反對女兒離婚,認為陸小曼離開王庚不會再有幸福可言。已經陷入熱戀的陸小曼和徐志摩卻絲毫不為所動。

陸小曼在奮力爭取自己的幸福時,有一點點擺脫主流意識控制的叛逆的自由暢快,她會覺得那樣的自己更獨立更迷人。

她和徐志摩享受這樣的抗爭,雖然伴隨著是巨大的痛苦,但對過慣甜膩日子的人來說,苦有時候也是一種甜,更大的甜

很多為陸小曼做傳的作者也都這樣讚美陸小曼“為追求幸福,活得清醒,活得灑脫”。

對此,我不太同意,假若真的清醒和灑脫,她就該知道,陪著她玩的那個徐志摩只是戀愛狀態中的徐志摩,而徐志摩作為一個養家的男人時,一樣需要東奔西走,風塵撲面;她就該知道,生命是需要燃燒,火焰是很美,但燃燒材料需要經濟來託底。

她病弱的身體嚇退所有人——幾次住院與昏厥。

她最終如願和徐志摩結婚了。

陸小曼和李小璐:愛情不是造夢,婚姻經不起折騰

她的西方做派惹來保守公婆的不滿,從此和公婆水火不容;她的奢華浪費讓徐志摩頭疼不已,沒幾年功夫,一個風流倜儻極其厭惡經商的理想主義詩人,竟為了區區“二釐五的一半”佣金而急火攻心。

徐志摩在最窮的時候,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他寫信給陸小曼訴苦說,“我是窮得寸步難移了,再要開窟窿,簡直受不了”。

生活已經這樣窘迫,作為靈魂伴侶的陸小曼還是舉著杆大煙槍躺在煙床上不肯北上,而生活中的排場絲毫不願減少一點點,相反她的委屈與不滿又冒了出來——她依然是那個停留在十九歲的少女,婚姻並沒有帶給她任何成長。

這委屈與不滿,不僅讓她找到另一個只按她的意思來的已婚男人翁瑞午,而且開始了暴力——她隨手把煙槍往徐志摩臉上扔去,徐志摩躲閃之下眼鏡掉到地上摔了個粉碎。

要用血的代價,才能讓一個女人從童話中走出來。

徐志摩死後,儘管她洗淨鉛華,潛心畫作,並且始終以徐志摩的遺孀自居,但從未離開翁瑞午。

很簡單,翁瑞午能陪著她順著她。她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少女,這種對呵護的需求大過優越的生活、火熱的愛情,大過世間所有嘲諷鄙夷的目光。

陸小曼和李小璐:愛情不是造夢,婚姻經不起折騰

前幾天,看到一篇微博長文,開頭這樣寫,“每個女孩從她記事起,都會為自己構想一個童話的夢,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步步的從幼稚走到現實,就不一定是夢中的童話了”。

沒錯,你看出來了,這是李小璐近兩年來首次回應出軌事件的文字。

這篇長文,更像一篇高中應試滿分作文,對比了,比喻了,滿篇皆是,詳略手法的使用突出了老爺爺的艱辛但純良的性格,結尾不忘展望前景,使之具備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該有的都有了,可這不該一個成熟的獲得了很多影視獎項的成人的表述方式。

但如果你熟悉李小璐,你就知道這就是李小璐的模樣。

她也是個天之驕女,她對自己的定義也是少女一枚。即使當媽了,她仍會穿一件背後繫著大大蝴蝶結的粉色衣服走在大眾視野裡。

陸小曼和李小璐:愛情不是造夢,婚姻經不起折騰

她和陸小曼一樣有著成功父母的寵愛,有一個耀眼的事業開端,身邊也圍繞著眾多追求者,走到哪兒也都是發光體。

而當時沒多少名氣又有點“二”的賈乃亮靠著對李小璐的“死纏爛打”才追求成功,然而愛情終究不是因感動而起,它需要靈魂的吸引,張愛玲甚至說女人要崇拜才快樂。

婚後的三口之家看似快樂幸福,實際上李小璐的心中有一塊地方始終應該是空的,她需要迷戀,需要奮不顧身的刺激與冒險——愛情款式有那麼多種,她手上的不是她最想要的那一款。

生命因此多了委屈與倉皇,不滿與迷惑。

而當某年輕人出現在她少女的幻夢裡,我想,她來不及去辨別這個人到底是不是自己鍾情的,會對自己及家庭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便跌了進去,隨之被偷拍,被推到風口浪尖上。

曲曲折折之後,她離婚了。這對她或許是好事,至少她看到了誰都不可能任性的對待這個世界,生命都是由缺憾組成。

陸小曼和李小璐:愛情不是造夢,婚姻經不起折騰

木心在《文學回憶錄》裡說,一個人,來到這世界的目的是什麼?愛最可愛的、最好聽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女孩最好少看這類話,因為這個“最”字,會引誘你不停的找下去

活了一百零二歲的楊絳或許能給我們更好的示範。

結婚後,他發現錢鍾書其實是個書呆子,甚至左右腳都分不清楚,更不要提生活的種種瑣事,因此小到換燈泡,大到穿衣做飯,全都由楊絳來做;事業上,感覺自己的名氣大過錢鍾書,錢鍾書不舒服,楊絳就退而做灶下婢,為錢鍾書寫《圍城》讓路。

陸小曼和李小璐:愛情不是造夢,婚姻經不起折騰

這不是卑微到塵埃裡,而是清醒的認知愛情的本意——既然我們因為愛情而結婚,那麼我們就該因為愛情而願意彼此成就。

我們不要無休止的嘮叨,也不要無徵兆的大哭。假若我們真的有委屈和不滿,真的覺得自己的婚姻不夠幸福,那麼也不要在婚內亂折騰,我們完全可以撤充。

看看離婚後的張幼儀的大氣與堅韌,就知道生活絕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努力生活的人——前提是我們要學著讓自己長大

作者:樵髯,喜歡讀書及一切有趣的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