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過去十年受益於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家電行業尤其是空調行業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其中格力美的更是殺出重圍,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過去十年這兩家公司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勝利者,但作為投資者,企業未來的發展情況才是我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因此,我們將從財務狀態、營收結構、戰略發展,品牌渠道等多個維度來對這兩家公司進行詳細客觀的分析,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這兩家公司的具體情況。

本篇首先將從財務角度剖析這兩家家電巨頭的整體情況。

一、財務狀況
1.1 資產規模
1.2 現金儲備
1.3 固定資產比重
1.4 存貨規模
1.5 應收賬款佔比
1.6 短期還款壓力
總結

二、財務疑點
2.1 格力電器的研發費用處理
2.2 格力複雜的銷售返利
2.3 美的的商譽問題
2.4 美的的研發資本化問題
總結

一、財務狀況

1.1 資產規模

資產規模是直接體現公司規模的主要指標之一,一般公司資產規模越大說明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大。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年報數據顯示,美的格力的整體資產規模相差不多,均接近2500億左右的資產規模,都是屬於國內大型級別的企業。

結論:格力與美的規模相近。

1.2 現金儲備

現金儲備是每個企業生存經營的命脈,現金儲備越多企業存活發展的概率也就越大,也就越能抵禦經濟波動帶來的風險。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年報數據顯示,美的電器的貨幣資金佔比雖然不低,接近10%左右的水平,但與格力電器接近45%的資金佔比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可以說格力電器的現金儲備情況要遠好於美的集團,抵禦風險能力相對更好。

結論:格力現金儲備遠高於美的。

1.3 固定資產比重

固定資產比重是考量公司經營模式的一個主要指標,固定資產比重越高往往預示著企業可能會有更高的折舊,更多的維護更新費用,更容易受到經濟波動的影響,經營成本的降低更需要生產規模與銷量的提升。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年報數據顯示,雖然美的與格力均是傳統制造業公司,但整體的固定資產比重並不高。每年需要在設備、廠房等資產上的支出並不多,能夠更好的抵禦經濟波動的帶來的風險。

結論:格力與美的結構相近。

1.4 存貨規模

存貨是企業生產的重要一環,它包括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資產。企業從生產,存儲,銷售整個環節都可以從存貨中得到體現。而存貨的價值存在時間相對較短,今年生產的產品明年的價值可能就大打折扣,因此在滿足生產銷售的背景下,存貨規模越高,對企業來說負擔就越大。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從資產端結構來看,美的與格力的存貨佔比基本與製造業的結構較為接近,雖然沒有像海天、雙匯這些快消公司那麼低的結構,但整體趨於健康,格力的整體略優於美的。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從收入結構來看,美的與格力的情況也基本類似,基本保持10%左右的健康狀態。不過稍微有點擔憂的還是格力與美的他們的存貨佔比確實還是在不斷攀升,這說明他們的產品銷量增長可能將會進一步放緩。

結論:格力的存貨結構略優於美的,但整體都處於上升趨勢,未來值得進一步關注。

1.5 應收賬款佔比

應收賬款主要指那些未經確認的最終銷售款,適當的應收款可以擴大企業的經營利潤和規模,但過高的應收款佔比往往預示著企業的回款能力有疑問,對公司的現金流造成壓力。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年報數據顯示,美的與格力的應收賬款佔比均超過10%以上,格力電器更是突破20%以上,整體處於略微偏高的位置,這個也可能和他們早期的營銷策略有一定的關係。不過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幾年的應收款佔比均處於穩步下行的趨勢,經營狀態相對穩定。

結論:美的的應收賬款佔比結構好於格力電器,不過這個可能與雙方的營銷策略不同有關,後續有待繼續觀察。

1.6 短期還款壓力

除了資產端的情況之外,我們在考察公司財務健康狀態時最主要就是考察它們的負債情況,過高的負債和還款壓力往往會對公司經營造成巨大的衝擊,在經濟環境發生波動時影響更大,因此優秀的公司往往會合理借貸控制對應風險。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我們取年報中的短期借款與一年內到期短期債務的總和與公司各自的貨幣資產做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過去幾年格力的整體償債壓力相對較低,美的集團的償債壓力相對較大且波動性更高,不過整體來看兩家公司的債務壓力並不大。且從他們的財務費用來看,短期並沒有太多的利息支出,甚至這幾年的財務費用均為負值(利息收入大於利息支出),經營情況十分穩健。

總結

格力與美的都是優秀的家電企業,不過單從財務角度來說格力電器的現金儲備,資產結構,償債壓力方面都要略好於美的集團。相對於美的集團而言,格力電器的財務狀況更加穩健,更加能夠抵禦市場經濟的波動,也有更多的擴展業務的能力。

二、財務疑點

雖然整體格力的財務健康狀態要好於美的集團,但其中的一些會計處理政策與特殊營銷政策的實施還是降低了格力電器的透明性,未來這些疑點是否會造成較大的經營風險值得我們投資者繼續關注。

2.1 格力電器的研發費用處理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其實在2018年會計準則變更之前,格力電器從未透露過具體的研發費用情況,而在最新的2018年年報中,格力電器卻產生了額外的30多億元研發費用,其中有多少是跟著國家研發優惠政策的號召,我們不得而知,而其中研發投入的具體項目我們也無法從在建工程,固定資產中得到進一步的體現。

2.2 格力複雜的銷售返利

與之前的研發費用類似,格力電器的銷售返利也是格力電器整個報表中最讓人難以理解的地方。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格力的銷售返利如何理解呢?格力電器的年報中並沒有太多詳細的解釋。只能說這部分可能包括了給經銷商的促銷費用以及經銷的提貨款,類似於我們會計上理解的預收賬款與銷售費用,這個比例越高,說明格力電器這裡的銷售額也越大。不過令人比較費解的還是其銷售返利的佔比和具體細節,而銷售費用的後置與提貨款的前置也使得整個會計處理方式充滿了一定的疑問。

另一個比較令人費解的也是銷售返利的增長情況,過去四年中格力電器幾乎維持了接近20%左右的營收增長。而其他流動負債端卻只從550億增長到了2018年的633億元,差距非常明顯。亦或者是格力電器目前的整體銷量其實已經放緩,目前的利潤增長只是過去利潤的逐步釋放,這個我們也不得而知。

2.3 美的的商譽問題

美的整體資產結構與格力電器相近,雖然也有銷售返利的存在,但整體佔比相對較小,對公司整體財報的瞭解並未有太多的影響。而美的集團主要令人擔心的可能還是其戰略併購的商譽減值問題。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在18年正式完成了對庫卡機器人的收購之後,雖然庫卡這裡獲得了大量的訂單,但低迷的經濟環境限制了國內機器人業務的快速發展。根據最新年報數據顯示,機器人業務的營收與利潤增長均為負值,是否觸發了真正的減值條例倒也不得而知。而美的集團的快速收購與資產結構的惡化也與其經營方針有著密切的聯繫,機器人業務的增長放緩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場對其新業務的開展能力的擔憂。

2.4 美的的研發資本化問題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由於之前會計準則的影響,美的也並未透露過多的研發費用的情況,資本化的處理雖然引起了一些爭議,但整體還算透明。

總結

雖然格力和美的在財務報表的處理中存在一定的瑕疵,尤其是格力這裡研發、銷售返利政策與美的的商譽處理問題都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場的爭議。但就目前格力與美的的規模體量來看,這些問題基本屬於小問題,過去穩定的分紅與第三方相對透明的銷售數據還是論證了這兩家公司的產品和競爭實力。我們投資者倒也不必過分擔心。

家電雙雄,誰將贏得下一個十年?

本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具體證券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公眾號所載內容部分數據來自智語投研平臺,詳情可登錄智語投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