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洛阳水席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水席(徐文波 摄)

洛阳水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8冷16热共24道菜,汤汤水水一道一道缓缓而上如行云流水,每一道菜都是传说。像牡丹燕菜、莲汤肉片、熬货、焦炸丸、小酥肉、八宝饭、蜜汁红薯、腐乳肉、假海参、水飘丸子等都是洛阳人比较熟悉及喜爱的。

以“冷”“热”“焦”“软”“稀”“稠”“干”“海”“河”“荤”“素”“甜”“辣”“酸”而闻名,把诸多味道糅在一桌席里,恐怕在所有菜系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洛阳的汤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牛肉汤(李卫超 摄)

汤在洛阳流传了百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世代相传,情深意厚,甚有汉唐遗风。常挂在洛阳人嘴边的一句话“清晨一碗汤,神仙都不当。”

荤的,有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胡辣汤。

素的,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也任你选择。

洛阳汤有甜的咸的,肉的素的,鲜的麻的辣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洛阳浆面条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浆面条(林治坤 摄)

每个洛阳人心中都有一碗浆面条。洛阳有民谚:“河南府有三宝,孟津梨、灵宝枣、洛阳城里浆面条。”浆面条是洛阳乃至中原地区男女老少舍不得、离不开的一道美食。

想做一碗地道美味的浆面条,浆味醇厚的老浆是必不可少的。先让浆水入锅,在浆水似开非开之时,下入手擀面,再淋油“打沫”。面条快熟时下白菜,即将出锅时加韭菜、胡萝卜丝。

接着,一碗汁稠味美、酸香扑鼻的浆面条就出锅了,再根据个人口味配以熟花生米、芹菜丁、辣椒油、韭花等佐料,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洛宁县粉蒸肉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粉蒸肉(徐文波 摄)

在洛宁县,从老百姓的庄稼小院到大酒店的豪华宴席,只要来了客人,当地人都会上一道豫西名吃——洛宁蒸肉。这道名吃由来已久,食之香而不腻,回味无穷,既是节日盛馔,也是待客佳品。

把五花肉佐以大葱、红薯粉条、面酱、调料、玉米面搅拌,放在圆形面饼上入笼蒸熟,几种食材完美融合,看似简单,却有着不少讲究。那粉条蒸好之后一根是一根,利利索索不粘不连,当地的老百姓说,别看这道菜的主要食材是粉条,但吃起来比肉还香呢。

洛宁县酸牛肉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资料图)

洛宁酸牛肉是洛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道菜品中,不仅肉质鲜美,汤汁油亮,且营养丰富,配方中醋的存在中和了牛肉的厚重,肉香的浓烈与葱段的清香,互相对抗的同时也互相交融,牛肉入口酸中带辣,烂而不化,回味无穷。

新安县烫面饺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资料图)

新安烫面角是新安县传统风味小吃。创于民国三年,有近百年历史。由于配方科学,制作讲究,所制烫面角面软皮筋,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鲜香不腻,味美可口,时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新安烫面饺皮薄如纸,色泽如玉,五味俱全,鲜香不腻。

孟津县平乐脯肉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资料图)

孟津县平乐脯肉是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这道菜在制作时雏形是铺出来的,故取其谐音“脯肉”。平乐脯肉色泽鲜亮,咬一口,松软筋道,肉与淀粉混合的咸香佐以酸爽的浇汁,香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孟津县横水卤肉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资料图)

孟津横水卤肉是孟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其色香味正,入口爽滑,肥而不腻,烂而不化,早已成为洛阳名吃。经过五代传承人反复实践、不断改进,如今横水卤肉,从选料、加工、调味到卤制,都有严格的规定,程序多而不乱。横水卤肉,由杨献于1838年在孟津县白鹤镇所创,历经四代传承人发扬光大。

偃师市顾县肉合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资料图)

偃师市顾县肉合,发源于洛阳偃师市顾县镇。

顾县肉合与“火烧夹馍”、“白吉馍”完全不同,顾县肉合使用的不是发面,而是死面(未经发酵的面);所用的肉是凉拌猪头肉和少量的黄瓜,而不是热的酱肉,肉合的大小与白吉馍差不多,但皮薄酥脆,刚出炉的饼合圆鼓鼓的散发着清香,饼是中空的,出炉之后用刀把饼从中间划开,当然不能划透,然后把调好的猪头肉放进去,肉馅以黄瓜作辅料,为的是爽口、好吃。

汝阳县八股麻花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资料图)

汝阳八股麻花是汝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汝阳传统名吃。

以白面加盐碱配料油炸而成,成品形长条细,长八寸,重半两,色金黄,味咸香,八辫结,干食香酥,开水冲食松软发涨,长期存放不变质,此风味特产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初由上店西街张老三家先辈创制,后逐步在全县普及。

汝阳蔡店卤肉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资料图)

蔡店卤肉以精挑细选的家猪为原料,以冰糖、精盐等为佐料,选配桂皮、八角、丁香、肉蔻、香叶、生姜等三十六味辅料,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及色素,以中医滋补、健胃养脾为基础,沿袭传统工艺,用多年老汤原汁煮制。

蔡店卤肉风味独特,色泽悦目,既有内外遍红,又有白里透红和保持本色而典雅古朴的制品,刺激人的食欲。卤肉在烹制过程中将原料本身之味和逐步渗入到原料内部的卤汁之味,使卤肉滋味醇厚,其香浓郁扑鼻。

栾川县豆腐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资料图)

栾川豆腐是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当地最负盛名的地方小吃,产于洛阳栾川县,栾川豆腐山泉泡豆、石磨磨浆、自然酸浆点卤、石板压榨,因而栾川豆腐质地细腻嫩滑,筋而松软,味道鲜美,佐以青红辣椒,色香俱全,历来为人们所喜食。

伊川县红薯面条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资料图)

伊川县红薯面条在过去人们都吃不上细粮的时候,红薯作为当地的主要食物被伊川县的人们变着花样的做成了各种美食,在当地更是有“红薯面,红薯馍,没了红薯不能活”的说法,由此可见红薯在当地人餐桌上的地位,红薯面便是那时应运而生的食物。

伊川县红薯面条具有韧性好、耐煮、色泽自然、口感细腻,并保持红薯原味和营养等特点。

一起寻一寻,那些最熟悉、最难忘的“洛阳味道”吧

洛阳旅游,找洛阳天天旅行社,定房、定车、定票、定线路、定导游、定美食,都可以找我们洛阳天天旅行社

洛阳天天旅行社为洛阳市导游协会会长单位、洛阳旅行社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