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张建华

——“缅怀历史,不忘初心”纪念洛惠渠建成60周年全国有奖征文大赛作品展播

水,是自然之灵,水,是生命之源;万物因水而舞动,生命因水而勃发。—题记。

说起中国近代史上的“人工天河”,人们一定会想到闻名全国的河南林州的红旗渠。

可是,有谁知道在我的家乡洛南县也有一条“人工天河”—洛惠渠,比红旗渠的修建还要早三年。

更没有人知道,当年河南林州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千里迢迢前来参观洛惠渠工程,他们取经、学习后,才发愤修筑了“人定胜天”的红旗渠。

所以,从这个意义讲,洛惠渠更值得让世人瞩目。可以说,洛惠渠就是当年洛河儿女抒写在秦岭深处的一段不朽传奇。

秦岭深处的洛南县保安镇,在这片宁静蛮荒的土地上,传说仓颉仰观奎星,俯察鸟迹,首创28个汉字,五千年后,同样在保安这片原野,英雄的洛南儿女开凿出了一条清澈的生命线—洛惠渠。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洛南人民怀揣“誓把山河重安排”的雄心和“引水上塬润万家”的梦想,在保安镇十八盘上凿崖填谷,削平山头,架设渡槽,凿通隧洞,终于修成全长63公里,宽、深各1.7米的人工“天河”,这条“天河”就是被洛南百姓视为“生命线”的洛惠渠。

张建华: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洛惠渠蜿蜒盘旋在半山腰,一道清澈的洛河水越岭翻山,终于在1959年12月16日源源不断的流进四十里梁塬、洛南城区的千家万户,是世世代代四十里梁塬、洛南县城缺水的日子成为了历史。

一泓清澈的洛河水,从洛惠渠奔涌而出,流进梁塬的家家户户,润泽渴望的庄稼,染绿了苍黄的四十里梁塬。

使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洛南县拥有了10万亩水浇地,成为商洛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县区,如果说秦岭赋予了洛南令商洛其它县区羡慕的黄土地,那么也可以说洛惠渠使得这些黄土地变成了“商洛粮仓”。

60年前的四十里梁塬,是出了名的旱塬,几千年来,这里的百姓,饱受着缺水的煎熬,十年九旱,日常吃水和庄稼收成只能指望老天爷。

“有女莫嫁旱梁塬,吃水更比吃油难,天旱塬上干瞪眼,雨涝冲刷不得安”这是生活在梁塬诗人白学清用这首诗来描绘四十里梁源缺水的境况。

听老人讲,民国时有一年大旱,人们要到很远的洛河去挑水,一天只能挑一两担水,有家人娶了个新媳妇,媳妇去洛河挑水,走在半路上跌了一跤,桶里的水流干了,媳妇有气又怨,不该嫁到这缺水的旱塬,就找了根绳子上吊了。失去女儿的母亲从此疯了,她见人就说:“有女不要嫁给旱梁塬呀!”。

今年五月份,我有幸探访洛惠渠,站在山底下,半山腰上,隐约可见一条白线将整个山系一分为二,那根白线就是洛惠渠的轮廓。

山腰间那一段段渠身巨龙般隐现于悬崖峭壁上,我的胸中顿时升腾敬意,在悬崖峭壁上,开山劈石,让河水绕山穿行,这一构想何等壮美。

上的山来,当我俯下身子,双手触摸那一方方质地厚实,紧紧相依的渠石,禁不住屏住了呼吸,顿时明白了它不朽的秘密,这一刻,青山不语,山风徐徐,我却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红旗招展,修渠大军火热的劳动场景。那应该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人定胜天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是一条勤劳与智慧结晶的渠,这是勇气和智慧缔造的奇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1957年大旱,梁塬一片焦黄,池塘干涸见底,群众苦不堪言。

时任洛南县县长张东等人,在深入考察基础上,提出“洛水上梁塬”的设想,得到省、市政府大力支持后,经过两年苦干,洛惠渠盘旋于十八盘,洛河水穿山而来,彻底缓解了四十里梁塬以及洛南县城吃水难的问题。

历史证明,谁能急老百姓之所急,干实事谋实绩的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劈开十八盘,洛水上梁塬”。是什么让原本沉默的山民迸发出气壮山河的豪迈勇气?又是谁让滔滔的洛河水听从人的意愿,自西向东,环绕山涧,把清澈的碧波送进四十里梁塬、洛南县城呢!

站在巍巍草链岭,问苍茫大地,我只能听见来自心底无限的感慨和血液汩汩流淌全身发出的轰响。

洛南自古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洛南的土地孕育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愚公移山精神,也塑造了洛南人倔强、隐忍、朴实无华的秉性气质,这些鲜明的文化基因和地方特质千百年来被洛南人发挥的淋淋尽致。洛惠渠的建成,就是最生动的诠释。

我仔细翻阅过相关资料后,对洛惠渠有了更深的认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工程技术条件落后,仅靠人力,炸药和简陋的工具,在悬崖绝壁上一锤一钎劈山修渠,施工之难,工程量之大难以想象。可是,洛惠渠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修建成功,这一浩大工程足以说明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肯干,只要肯想,任何艰难险阻在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战争中都会烟消云散。

望着从洛惠渠滔滔而来、清澈的洛河水,穿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我真切地理解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含义。洛惠渠修建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洛南县委、党委不等不靠迎难而上。

当时提出的战斗口号是:“苦战90天,把洛水引上塬”。那些共产党员坡上扎营,工地安锅,完不成任务绝不下山的身影似乎还在山上闪现,他们手持“自力更生的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建渠不能靠国家的高度自觉,硬是靠着勤劳智慧的双手“自行解决”全县最大的民生问题。让一段历史永远铭刻在老百姓的心坎里。

在洛惠渠管理处,用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个个实物,一行行文字,为我们再现了当年的感人场景。

先后有3300人参加修渠,工人们一天三顿喝稀糊汤,吃杂粮,啃麸子、豆渣馍。最难熬的是晚上,大部分人睡在草棚里,光席上,草铺上人挤人。

县委书记冯培智,县长张东和修渠工人同吃同劳动,也曾经饿着肚子几乎晕倒在工地。正是有这样的好领导好干部,他们的斗志、决心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背后,闪耀着人民群众智慧的光芒。当年参加修渠的张明哲老人记得,他从1958年到洛惠渠时被编在7连,有民工980人,从排到连有技术员,安全员,还有铁匠,水泥匠和制炸药的等等。

据资料记载:每天早上工人们提前半小时集合跑步,出早操,唱歌。张明哲老人记得当时唱得最多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行军歌》。晚上回来还要点灯笼练武。军事化的管理,是这场人民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胜利。

当时缺乏专业的测量仪器,在施工中只能靠原始的“三点一线”目测方法,来确定施工的水平面。

据县志记载:曹建民,洛南原水利局局长,修建洛惠渠指挥部书记兼技术总负责,就是靠着他的勘测和设计,洛惠渠才得以顺利建设并圆满通水。

曹建民带着一批边学边干的“土专家”,使用仅有的一台简陋的测量仪器,居然成功地完成了这一技术挑战,令人惊呼。

他们把石灰、沙、水等从山下直送山上工地,开渠凿洞挖出了大量渣石,于是变废为宝。

紧挨着工地露天明窑烧石灰,不仅满足了砌渠所需,还提高了功效,节约成本,节省动力。依靠勤劳智慧的双手,这些平凡的人创造的不仅仅是物质意义上的洛惠渠,更重要的是给后人留下了精神上的巨大财富。

洛惠渠流淌的是建设者们辛勤的汗水,是建设者们高瞻远瞩的目光,是洛南人的智慧和胆魄。

在修建洛惠渠的战场上,涌现出许多不怕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有16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6人致残,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更不会是坐享其成,它是对奋斗者最好的奖赏。

洛南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修筑了洛惠渠,使昔日的四十里旱塬,干涸的土地变成了沃土良田,也缓解了城区的供水压力,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洛惠渠精神已经成为洛南对外的一张名片,让世人对洛南充满期待和向往。

60年沧桑巨变,洛南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没变的是洛河水依然在洛惠渠里静静流淌。

如今的洛惠渠依然发挥着农田水利灌溉和城区水源供给作用。可洛惠渠精神已经成为一种传承,被世人所瞩目,所敬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永不放弃的洛惠渠精神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让我们以奋斗者的姿态,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张建华: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张建华: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张建华,洛南县景村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生,2016年商洛市第五届道德模范,“感动洛南2017道德模范,2018年景村镇“先进工作者”。洛南县作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