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張建華

——“緬懷歷史,不忘初心”紀念洛惠渠建成60週年全國有獎徵文大賽作品展播

水,是自然之靈,水,是生命之源;萬物因水而舞動,生命因水而勃發。—題記。

說起中國近代史上的“人工天河”,人們一定會想到聞名全國的河南林州的紅旗渠。

可是,有誰知道在我的家鄉洛南縣也有一條“人工天河”—洛惠渠,比紅旗渠的修建還要早三年。

更沒有人知道,當年河南林州紅旗渠的建設者們千里迢迢前來參觀洛惠渠工程,他們取經、學習後,才發憤修築了“人定勝天”的紅旗渠。

所以,從這個意義講,洛惠渠更值得讓世人矚目。可以說,洛惠渠就是當年洛河兒女抒寫在秦嶺深處的一段不朽傳奇。

秦嶺深處的洛南縣保安鎮,在這片寧靜蠻荒的土地上,傳說倉頡仰觀奎星,俯察鳥跡,首創28個漢字,五千年後,同樣在保安這片原野,英雄的洛南兒女開鑿出了一條清澈的生命線—洛惠渠。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洛南人民懷揣“誓把山河重安排”的雄心和“引水上塬潤萬家”的夢想,在保安鎮十八盤上鑿崖填谷,削平山頭,架設渡槽,鑿通隧洞,終於修成全長63公里,寬、深各1.7米的人工“天河”,這條“天河”就是被洛南百姓視為“生命線”的洛惠渠。

張建華: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洛惠渠蜿蜒盤旋在半山腰,一道清澈的洛河水越嶺翻山,終於在1959年12月16日源源不斷的流進四十里梁塬、洛南城區的千家萬戶,是世世代代四十里梁塬、洛南縣城缺水的日子成為了歷史。

一泓清澈的洛河水,從洛惠渠奔湧而出,流進梁塬的家家戶戶,潤澤渴望的莊稼,染綠了蒼黃的四十里梁塬。

使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洛南縣擁有了10萬畝水澆地,成為商洛市農業基礎條件最好的縣區,如果說秦嶺賦予了洛南令商洛其它縣區羨慕的黃土地,那麼也可以說洛惠渠使得這些黃土地變成了“商洛糧倉”。

60年前的四十里梁塬,是出了名的旱塬,幾千年來,這裡的百姓,飽受著缺水的煎熬,十年九旱,日常吃水和莊稼收成只能指望老天爺。

“有女莫嫁旱梁塬,吃水更比吃油難,天旱塬上乾瞪眼,雨澇沖刷不得安”這是生活在梁塬詩人白學清用這首詩來描繪四十里梁源缺水的境況。

聽老人講,民國時有一年大旱,人們要到很遠的洛河去挑水,一天只能挑一兩擔水,有家人娶了個新媳婦,媳婦去洛河挑水,走在半路上跌了一跤,桶裡的水流乾了,媳婦有氣又怨,不該嫁到這缺水的旱塬,就找了根繩子上吊了。失去女兒的母親從此瘋了,她見人就說:“有女不要嫁給旱梁塬呀!”。

今年五月份,我有幸探訪洛惠渠,站在山底下,半山腰上,隱約可見一條白線將整個山系一分為二,那根白線就是洛惠渠的輪廓。

山腰間那一段段渠身巨龍般隱現於懸崖峭壁上,我的胸中頓時升騰敬意,在懸崖峭壁上,開山劈石,讓河水繞山穿行,這一構想何等壯美。

上的山來,當我俯下身子,雙手觸摸那一方方質地厚實,緊緊相依的渠石,禁不住屏住了呼吸,頓時明白了它不朽的秘密,這一刻,青山不語,山風徐徐,我卻彷彿看到了漫山遍野,紅旗招展,修渠大軍火熱的勞動場景。那應該是一幅波瀾壯闊的、人定勝天的激情燃燒的歲月。

這是一條勤勞與智慧結晶的渠,這是勇氣和智慧締造的奇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各地大興農田水利建設。

1957年大旱,梁塬一片焦黃,池塘乾涸見底,群眾苦不堪言。

時任洛南縣縣長張東等人,在深入考察基礎上,提出“洛水上樑塬”的設想,得到省、市政府大力支持後,經過兩年苦幹,洛惠渠盤旋於十八盤,洛河水穿山而來,徹底緩解了四十里梁塬以及洛南縣城吃水難的問題。

歷史證明,誰能急老百姓之所急,幹實事謀實績的人,人們永遠不會忘記。

“劈開十八盤,洛水上樑塬”。是什麼讓原本沉默的山民迸發出氣壯山河的豪邁勇氣?又是誰讓滔滔的洛河水聽從人的意願,自西向東,環繞山澗,把清澈的碧波送進四十里梁塬、洛南縣城呢!

站在巍巍草鏈嶺,問蒼茫大地,我只能聽見來自心底無限的感慨和血液汩汩流淌全身發出的轟響。

洛南自古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洛南的土地孕育了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的愚公移山精神,也塑造了洛南人倔強、隱忍、樸實無華的秉性氣質,這些鮮明的文化基因和地方特質千百年來被洛南人發揮的淋淋盡致。洛惠渠的建成,就是最生動的詮釋。

我仔細翻閱過相關資料後,對洛惠渠有了更深的認識。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工程技術條件落後,僅靠人力,炸藥和簡陋的工具,在懸崖絕壁上一錘一釺劈山修渠,施工之難,工程量之大難以想象。可是,洛惠渠還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高標準、高質量修建成功,這一浩大工程足以說明人的智慧是無窮的,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只要肯幹,只要肯想,任何艱難險阻在共產黨人領導的人民戰爭中都會煙消雲散。

望著從洛惠渠滔滔而來、清澈的洛河水,穿行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我真切地理解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含義。洛惠渠修建正值三年困難時期,洛南縣委、黨委不等不靠迎難而上。

當時提出的戰鬥口號是:“苦戰90天,把洛水引上塬”。那些共產黨員坡上紮營,工地安鍋,完不成任務絕不下山的身影似乎還在山上閃現,他們手持“自力更生的法寶,眾人拾柴火焰高”,他們建渠不能靠國家的高度自覺,硬是靠著勤勞智慧的雙手“自行解決”全縣最大的民生問題。讓一段歷史永遠銘刻在老百姓的心坎裡。

在洛惠渠管理處,用一張張圖片,一段段影像,一個個實物,一行行文字,為我們再現了當年的感人場景。

先後有3300人參加修渠,工人們一天三頓喝稀糊湯,吃雜糧,啃麩子、豆渣饃。最難熬的是晚上,大部分人睡在草棚裡,光席上,草鋪上人擠人。

縣委書記馮培智,縣長張東和修渠工人同吃同勞動,也曾經餓著肚子幾乎暈倒在工地。正是有這樣的好領導好乾部,他們的鬥志、決心能不令人肅然起敬。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背後,閃耀著人民群眾智慧的光芒。當年參加修渠的張明哲老人記得,他從1958年到洛惠渠時被編在7連,有民工980人,從排到連有技術員,安全員,還有鐵匠,水泥匠和制炸藥的等等。

據資料記載:每天早上工人們提前半小時集合跑步,出早操,唱歌。張明哲老人記得當時唱得最多的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行軍歌》。晚上回來還要點燈籠練武。軍事化的管理,是這場人民戰爭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勝利。

當時缺乏專業的測量儀器,在施工中只能靠原始的“三點一線”目測方法,來確定施工的水平面。

據縣誌記載:曹建民,洛南原水利局局長,修建洛惠渠指揮部書記兼技術總負責,就是靠著他的勘測和設計,洛惠渠才得以順利建設並圓滿通水。

曹建民帶著一批邊學邊乾的“土專家”,使用僅有的一臺簡陋的測量儀器,居然成功地完成了這一技術挑戰,令人驚呼。

他們把石灰、沙、水等從山下直送山上工地,開渠鑿洞挖出了大量渣石,於是變廢為寶。

緊挨著工地露天明窯燒石灰,不僅滿足了砌渠所需,還提高了功效,節約成本,節省動力。依靠勤勞智慧的雙手,這些平凡的人創造的不僅僅是物質意義上的洛惠渠,更重要的是給後人留下了精神上的巨大財富。

洛惠渠流淌的是建設者們辛勤的汗水,是建設者們高瞻遠矚的目光,是洛南人的智慧和膽魄。

在修建洛惠渠的戰場上,湧現出許多不怕流血犧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有16位同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6人致殘,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更不會是坐享其成,它是對奮鬥者最好的獎賞。

洛南人民用勤勞智慧的雙手修築了洛惠渠,使昔日的四十里旱塬,乾涸的土地變成了沃土良田,也緩解了城區的供水壓力,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洛惠渠精神已經成為洛南對外的一張名片,讓世人對洛南充滿期待和嚮往。

60年滄桑鉅變,洛南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沒變的是洛河水依然在洛惠渠裡靜靜流淌。

如今的洛惠渠依然發揮著農田水利灌溉和城區水源供給作用。可洛惠渠精神已經成為一種傳承,被世人所矚目,所敬仰。艱苦奮鬥、團結協作,永不放棄的洛惠渠精神必將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讓我們以奮鬥者的姿態,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張建華: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張建華:向洛惠渠精神致敬

張建華,洛南縣景村鎮衛生院婦產科醫生,2016年商洛市第五屆道德模範,“感動洛南2017道德模範,2018年景村鎮“先進工作者”。洛南縣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