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甘肅隴南哈達鋪,原本只是西北大地上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個小鎮,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偏僻小鎮,在抗日戰爭中,幾次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絕處逢生之地。在這裡,長征紅軍不僅得到了物資和軍事資源的補充,而且建立了以哈達鋪為中心的蘇維埃政權。毛澤東同志就是在這裡偶然得知在陝西和甘肅還有咱們紅軍根據地的重要信息,從此開啟了落腳陝甘暨全民族抗戰的偉大征程。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25000里長徵的“加油站”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竟放任日本帝國主義到家門口而不顧,集中兵力圍剿紅軍鄂豫皖根據地。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面對國民黨蔣介石軍隊的層層夾擊和圍追堵截,毛澤東所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邊戰邊退,損失摻重。1935年9月,他率領紅一方面軍突破天險臘子口,到達甘肅隴南哈達鋪。當時,經過11個省、2萬多里和十幾個月的艱苦轉戰,這隻紅軍從出發時的8.6萬人,到達哈達鋪時僅剩下7000多人。佔領哈達鋪後,終於在這裡得以休整。而當時富庶的哈達鋪鎮成為紅軍最好的“加油站”。哈達鋪位於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交匯處,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在當時是陝甘地區最著名的商貿重鎮之一。自明代開始,這裡就以富甲一方聞名天下。特別是當時,僅各種商號就有800多家,有著豐富的物資儲備。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據隴南文史資料記載,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在哈達鋪,一個銀元可以買八隻雞,或一隻羊;三個銀元可以買一頭大肥豬。當時,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後來到哈達鋪,上級給每一位紅軍戰士發了一塊銀元,讓飢餓疲憊的紅軍戰士改善生活,增加營養,恢復體力。如今,在紅軍長征哈達鋪紀念館,有一項詳細的統計,當時哈達鋪人民支援紅軍的物資,包括了0萬斤食鹽、20萬斤糧食、5000斤食用油、1000匹騾馬、15萬斤柴草、5萬斤豆類、7000雙布鞋……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一張報紙改命運

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層層包圍阻擊,跨雪山,過草地,到達甘肅的工農紅軍損失摻重、疲憊不堪。但其實比飢餓更致命的問題是,幾個月來紅軍一直在雪山草地跋涉,幾乎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就連日本侵略者已踏進了華北及周邊地區的最新抗戰局勢都不知道,所以,根本無法確定到哪裡去?在哪裡落腳?毛澤東同志曾經作過最壞的打算,即準備打長期無後方的游擊戰爭。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在哈達鋪,紅軍一邊在這裡整編部隊,讓大夥兒改善伙食、恢復體力、補充給養,為北上抗日作全面準備。另一方面毛澤東等也在為紅軍明天或下一步北上的出路思索著,走出草地隊伍前進的方向和出路在哪裡?革命的命運前途應該如何決定?紅軍北上的方向應該指向哪裡?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一次偶然的機會,毛澤東在哈達鋪當地的一所破舊郵局拾貨了幾份舊報紙,他如獲至寶,吩咐身邊的人趕快將這些報紙收拾起來帶回住所。藉助昏暗的油燈,在一堆報紙上面,毛澤東急切地尋找感興趣的各類消息。自從部隊進入草地以後,他再也沒有看到過任何報紙。驀然,報紙上一些字眼跳入他的眼簾,“陝北”“共匪”“劉志丹”。啊!他的眼睛發亮了,心跳加速了,不由得喊了起來:陝北有紅軍,陝北有劉志丹的紅軍,陝北有我們的人。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這一夜,他徹夜未眠,連夜召集張聞天、周恩來等議論著紅軍的走向、長征的路線。作出紅軍到陝北去的重要決策,將紅一方面軍正式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陝甘支隊,確定了去陝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偉大戰略方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哈達鋪整編”。經過哈達鋪的休整和改編,紅軍一路士氣高漲,高歌猛進向新的根據地進發。時隔一年,1936年8月,紅二、四方面軍又進駐哈達鋪。在哈達鋪及隴南境內共活動70余天,組織發動了“成徽兩康”戰役和“岷洮西固”戰役,開闢了多個臨時革命根據地,為三大紅軍主力在甘肅會寧實現勝利大會師做了必要的準備。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

如今,當年毛澤東等同志在哈達鋪的駐地,已被闢為神聖而又莊嚴的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和紅軍長征舊址。哈達鋪紅軍長征舊址是紅軍在長征途中走過的最長、保留當年原貌最完整的一條街,被譽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第一街”。哈達鋪也已成為中國革命歷史文化名鎮,史稱“紅軍長征,哈達鋪報紙定方向”。可以說,提長征,基本上就會提及哈達鋪,哈達鋪已成全國著名的地方,也是宕昌乃至隴南旅遊最知名的一個紅色品牌。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現在已是國家AAAA級景區,走進紀念館,一幅幅舊照片、老物件,一個個用雕塑、現代聲光電技術還原的場景,讓參觀者彷彿置身於革命年代的哈達鋪。

隴南哈達鋪,一份報紙的“抗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