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王嶺村位於蟒川鎮西南,藤口水庫東岸。從村小廟前的石碑記錄“本村曾居住過十二代王姓”得知,村中最早應是王姓居住,“王嶺”也因故而得名。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村子東北方向,有一座圓形古寨。

據村中八十八歲的老支書樊長興老人回憶,寨子建於1911年。當年寨子建成後,曾將建寨經過刻在了一塊用大青石做成的記事碑上,立在寨子南門裡。可惜的是,這塊青石碑在大練鋼鐵的時候,被砸碎拉去用作鍊鋼鐵的輔料了。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寨子原本有東、南兩個寨門。

東面的寨門損毀較早,如今也只能從寨門裡面那一片石牆瓦房中尋找當年的影子了。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南面的寨門保存較好,青磚砌就的拱形門洞邊緣整齊,與整個寨牆渾然一體。門洞上方,寨牆高聳,長方形石砌的頂棚已經坍塌,只留下兩面的石牆,依稀可以看出當年的模樣。一根橫樑堅守在寨門上,默默注視著我們,似乎在訴說著曾經的滄桑。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寨門裡面兩側,分別有兩塊鑽有圓形孔洞的石塊。這是當年關閉寨門後,為防止土匪強行攻入,而用一根粗大的柱子橫亙其中,以起到堅固防禦的作用。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寨門用厚實的木板做成,門上鑿有槍孔,槍孔是按照火槍和槍栓的位置鑿的。平時可以起到瞭望作用,戰時,火槍從洞口伸出,槍身和槍栓剛好與門洞嚴絲合縫。

後來寨門逐漸腐朽,最後剩下來的一塊,被細心的村民樊正傑拿到家中保存了起來。仔細查看這塊門板,依舊可以地看出上面的彈痕累累。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寨牆環繞著整個村寨,寬約兩米,分為外牆和內牆兩部分。外牆高聳,上面築有可供瞭望和射擊的垛口。內牆和外牆本為一體,只不過比外牆矮了一些。牆面平整寬闊,可供值夜的人們四處巡邏行走所用。站在內牆上,人的視線正好可以透過垛口看到外面的情況。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垛口低矮處,可以架設火槍向外面射擊,高處可遮擋人的身體免遭火藥襲擊。時至今日,寨子西面和南面的寨牆基本保存完好,只是東面的寨牆已經坍塌過半,北面的寨牆也有部分損毀。然從遺留下來的寨牆根基寬度上可以看出,當年建造的寨牆該有多麼的堅固。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寨子是由村裡的大戶樊戴娃帶領周圍村民,只用了四十五天的時間就建成的。”這一點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肯定。

能在四十多天之內建成一座寨子,且全部用石塊砌成,在沒有現代化建築設備的過去,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雖然歷史久遠,但是一說到古寨的修建,圍觀的村民們紛紛打開話匣,向我說起了有關古寨的故事。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由於當時土匪猖獗,從河溝村往東去,幾乎全是土匪的天下。他們一到村子,見房子燒房子,見牛牽牛,見啥拿啥,如果有人敢反抗,立馬就地殺死,很多家庭為此失去財產不說,還白白搭上了性命。把老百姓禍害的沒有了辦法,於是,臨近幾個村子聚眾商議,決定統一修建古寨,以保身家安寧。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寨子最初選址是在喬嶺,商議時,王嶺大戶樊戴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寨子如果建在喬嶺 ,因村子地處平原,就只能用土夯築,土牆不結實,恐怕起不到防止匪患的作用。不如建在王嶺,王嶺鄰近山腳,到處都是石頭,用俯首皆是的石頭來修建寨牆,就會堅固的多。”家覺得有道理,就將建造寨子的地點改在了王嶺,而修建寨子的事也就交給了樊戴娃主管。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樊戴娃是一個有勇有謀、敢說敢幹的人物。因其德高望重,當地人稱呼其為“老舉子”,後世小輩們都尊稱他為“舉子爺”。

有一次,東鄉的土匪帶著很多人進村搶掠,土匪人多勢眾,將當時西大社的聯防隊員打散,最後將聯保主任王振江包圍到王嶺東頭學校附近,準備活捉。

在這關鍵的時候,平時就善於使槍的樊戴娃,拎起鳥槍,從村東頭貓著腰,順著莊稼地,溜到學校附近的土坡旁,瞄準土匪頭子開了一槍,把土匪頭子的嘴巴打了個洞,土匪們這才慌慌張張地撤走了。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後來縣政府被圍困,急調西大社前去保護,王振江帶著樊戴娃前往。走到半路,天空出飛來一隻老鷹,樊戴娃連看也沒有看,抬手一槍,老鷹應聲落地。

從此,樊戴娃名聲大震,在周邊鄉村頗有威名。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建寨的具體時間,應該是在1911年臨近秋收時節。

當時,鄰近村子的人全部都被召集過來參加勞動。大家有車出車,有人出人。青壯年勞力們從山上往村裡拉石頭壘寨牆,力氣小些的婦孺們,就挎著籃子在附近撿拾小一些的石頭往寨牆縫隙裡面填補。

寨牆一點點增高,莊稼也一天天接近成熟,有些人便不願出工,一心想回家收秋。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喬嶺大戶樊振書地裡的綠豆也成熟了,看著即將到手的莊稼要爛在地裡,樊振不忍心,就私自將兩具牛車都拉回去收秋了。

其他人見此,紛紛議論,再無心修寨了。消息傳到樊戴娃耳朵,他二話不說,眼一瞪,提起一根鳥槍就來到了樊振地裡。

此時的樊振書已經將兩車綠豆裝好,看到樊戴娃揹著槍過來,知道事情不妙,忙說:“我把綠豆卸到場院就回去修寨牆。”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只見此時的樊戴娃黑著臉說:“大家都在寨子上忙碌,怎麼就只有你一個人回來收秋?你的莊稼爛在地裡可惜,那大家的命都被土匪糟蹋的快要保不住了,你可惜不可惜?今天你若再往前走一步,這裡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樊振書見狀,沒敢多言,急將滿車綠豆掀翻在地,拉起車就回到了寨子工地上。其他人聽說後,都說:“連人家這樣的大戶都頂不住,我們什麼也別想了,擱住勁修寨吧。”

於是,在大家齊心協力勞作下,偌大一個寨子,竟然在四十多天就建好了。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在短時間內將寨子修好,除了和當時大家深受土匪之患,於性命攸關之時的齊心協力、同仇敵愾是分不開的。另外,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樊戴娃當時的兩個果斷決策。

一個是上文講到的幾個村子全力以赴,人多力量大,遇到不聽話的就殺一儆百;

第二是就地取材。土生土長的樊戴娃非常瞭解王嶺周邊的情形,在開始修建寨子的動員會上,就講出了自己的想法:除了平原地帶的石頭田埂不允許挪動外,周邊兩座山嶺上所有用石頭壘就的田埂石堰全部扒掉,將石塊拉回來修寨子,等寨子修好,保住性命後,再利用農閒時間上山採石補修石堰。這一措施,確實為修建寨子節約了大量時間。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寨子建好後,附近幾個村子受益不小。

當時寨子裡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房子,只要土匪一來,鄉親們便把被子一背,拉起牲口糧食就跑到了寨子裡面,就連城裡的大戶人家井二坤等,也將金銀細軟拉倒寨子裡躲藏起來。

寨門關閉後,任憑誰再喊叫也不開門,如果遇到散兵遊勇,寧可從垛口遞吃遞喝,就是絕不開門。在冷兵器時代,村民有這石頭寨子的保護,可謂是安全多了。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有一年,日本鬼子的飛機飛了過來。由於寨子裡外種植著很多樹木,將寨子上空遮擋起來,看起來和普通村舍沒有區別。所以,飛機在頭頂上盤旋半天,最終還是飛走了。

那時候,藤店和郭溝也建有寨子,幾個寨子相互聯繫、相互照應,如果有村民需要夜晚趕路,這個寨子的人就會派人護送到另外一個古寨,保證了一方村民的安全。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然而,土匪總是不死心,想方設法地前來騷擾。有一次,土匪又來攻寨,平時寨子裡面總有村民自發組織的護院維護寨子安全。可那天村中只有樊戴娃和護兵在。樊戴娃急中生智,和護兵如此這般交代一番。然後,兩個人分別在內牆四周跑動,這裡打一槍,那裡打一槍,這個喊“南大山來了嗎?”那邊應到“來了!”。這邊再喊:“北大山的來了嗎?”只聽那邊就應道“來了!”

外邊的土匪聽到有這麼多人在裡面候著,嚇得一刻也不敢停留,帶著人溜之大吉了。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還有一次,土匪想趁著晚上來攻寨。夜色朦朧中,土匪將梯子搭在寨牆上,一個接一個地往上攀爬。樊戴娃組織身材高力氣大的村民,手持粗大的長木棍,以寨牆作為支點,將梯子用力一撬,梯子連同上面的土匪呼啦啦應聲倒地,土匪不知對方用的是何武器,再加上搞不清楚寨子裡面狀況,不敢貿然進攻,只得悻悻而歸。

經過數次戰鬥,土匪逐漸對進攻這個寨子失去了信心,寨子受到的騷擾就少多了。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王嶺寨子的建成,不但當地百姓受益,連當時的縣政府也因日本鬼子的到來,而被迫轉移到蟒川王嶺、郝溝一帶活動,幾個古寨自然也成了他們的落腳點。

南寨門口那棵大椿樹下,便是當時的縣長毛汝採經常發動群眾開會的地方。那時的毛汝採,年輕瀟灑,留著一個大背頭,常常在開會之前,指著自己說:我就是毛汝採,是這裡的一縣之長,你們有困難就來找我毛汝採。

說到毛汝採,汝州老輩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提起他,大家都是讚口不絕。

因為毛汝採自從1937年從登封調到臨汝縣(汝州市原名臨汝縣)當縣長。在任期間,他不畏權勢,鋤強扶弱,真心實意地造福著這一方的百姓,給百姓創造了一個相對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至今臨汝民間還流傳他率隊打跑楊樓土匪宋大母、單身闖入匪穴,智擒匪首連天生等等傳奇故事。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有一年,正值寒冬臘月,西風凜冽,雪花翻飛。毛汝採和幾個隨從從王嶺往郝溝方向走,路過一個山崗時,聽到附近傳來嬰兒微弱的哭聲,急忙分開積雪覆蓋著的茅草叢查看,發現躺在襁褓中的是一個剛出生的女嬰。

毛汝採急忙將女嬰抱入懷中溫暖著,然後讓隨從分頭去查找,看是誰家丟棄的孩子。

幾經打探,他們最後找到了河坡村女嬰的家中。女嬰父母含淚告訴毛縣長,他們已經有幾個孩子了,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迫不得已才將剛出生的女兒丟棄在荒野的。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毛汝採語重心長地說:“孩子是一條生命,怎麼能隨便丟棄呢?如今我既然遇到了此事,就一定不會坐視不管。有難題我可以幫助你們解決,但是放棄生命的事情絕對不能發生。”

在毛汝採的勸導下,女嬰父母含淚接過了孩子,並表示再也不會放棄孩子了,毛汝採這才離開。

每每看到這個孩子,女嬰家人都感慨萬千:“如果沒有縣長大人的救助,恐怕這個小小的生命早就沒有了。”為了感念毛汝採的救命之恩,女嬰父母就給孩子取名為“毛妮”。

這段“縣長救嬰”的故事,在當時被傳為佳話。


  歲月更換,轉眼一百多年過去了。對於古寨的變遷,擔任村支書二十多年的常會順瞭如指掌,他介紹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寨子裡還居住著二三百口人,後來隨著人口逐漸增多,寨子狹小的空間已經不能容納越來越多的人口,再加上當時有打宅基地的政策,村民開始陸續搬出古寨,在古寨四周新建房舍,定居下來。截至目前,古寨裡只剩下十幾戶五六十口人了。”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如今,已經七十四歲、住在古寨南寨門口的張毛妮,一提起此時,就眼淚汪汪。感激地說:“如果沒有毛縣長當年的恩德,哪有現在我們五世同堂的一大家人啊。”

看來,口碑勝於豐碑。不管是哪個時代的官員,只要廉潔愛民,老百姓都是不會忘記的。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而今寨裡面雖然常住人口不多,但遠遠望去,依舊是綠意掩映、房舍儼然。

只是那條作為當時主要通道、貫穿寨子南北、人來人往的狹長“官衚衕”,如今已是芳草萋萋、一派蕭條了。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寨子中間曾經作為議事大廳、五間連著的大院 --“老家院”,如今也是破敗不堪了。曾經幫助多少人在此躲避土匪侵擾的房舍,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免不了最終衰敗的地步。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所幸,還有那一道高聳著的寨牆,依舊聳立在廣袤的大地上,彷彿在訴說著當年那些曾經的過往雲煙和經年往事。

汝州蟒川王嶺古寨(阿貞,圖文)

(2018.5.23.於蟒川鎮王陵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