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中飞机被导弹锁定后,会收到提示,在现实中是真的吗?

何均堰


当然是真的,现代化战斗机被敌方导弹锁定后,飞行员会收到信号告警系统的提示。这在现实中也是真的,在很多关于空战的电视/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飞行员在驾驶战斗机飞行时,战机座舱突然会发出警报声,或者是舱内某处有红灯亮起,此时飞行员就知道战机已经被对方导弹锁定,需要尽快采用规避措施,避免被击落。

那么,战机究竟是怎么知道自己被锁定的呢?这就是战机自卫系统的功劳了。如今的先进战机造价都非常高昂,飞行员更是非常宝贵,很多国家为了避免损失战机和飞行员,为战机装上先进的自卫系统。战机的自卫系统安装有许多专用防御硬件,可以通过被动探测的方式获取对方导弹来袭的信息,进而供飞行员做出下一步行动。

目前战机自卫系统中主要包括雷达告警传感器、导弹逼近告警器。雷达告警传感器属于研发装备时间较早的战机自卫装置,用于接收对方雷达照射信号。因为火控雷达的波段和普通搜索雷达的波段是不一样的,一旦战机雷达告警传感器接收到的雷达照射信号是属于火控雷达的波段,那就说明对方已经锁定自己,发射导弹,此时自然需要及时进行规避。

后来随着火控雷达/导弹雷达导引头越来越先进,新型光学制导导弹也已经出现,雷达告警传感器已经力不从心。人们又研发了导弹逼近告警器,最初的导弹逼近告警器主要是导弹紫外告警系统,它的作战原理主要是辨认来袭导弹本身的热信号,一旦发现有导弹拖着尾焰来袭,就能及时发现并提醒飞行员对方进行规避。当然,导弹紫外告警系统也不是万能的,可以进行补充的红外告警装置也就被研发出来。

战机发现有导弹来袭后,飞行员或者是自卫系统将会发射箔条弹或者是热焰弹干扰和诱骗来袭的导弹,箔条弹可以形成“雷达目标”,让来袭导弹的雷达导引头认错目标。热焰弹拥有高强度红外信号,可以模拟战机发动机尾部,诱骗红外制导导弹。此外,战机还可以通过战机机动和电子干扰等手段躲避来袭导弹。

目前很多战机的自卫系统配置都是不惜成本的,例如俄制苏-35战机的自卫防御系统由新型雷达告警系统、导弹来袭告警设备、激光告警接收机、主动干扰机以及有源无线电干扰系统等设备组成成,可以提升战机的战场生存能力。


科罗廖夫


现实中,飞机被导弹锁定,会收到飞机提示,是真的。

这个问题好像不可思议,乍一听很神秘,其实一点就透,与公路上的违章抓拍一个原理。比如我们开车,打开导航,就相当于飞机打开了搜索雷达,前方抓拍,就是对方的锁定系统。当我们到达抓拍附近时,导航提醒:前方五百米有抓拍。只不过飞机改为:你已被锁定,注意。当导弹朝你飞来时,雷达就会探测到有物体向你飞来。根据计算机计算,就知道其是什么导弹。会告诉你导弹类型、速度、距离。让你防备

下面就是详细解释:飞机被雷达锁定,

准确的来说应该是飞机被敌方雷达扫描直至锁定的发出的警报。雷达的工作原理简单的就是发射雷达波碰到障碍物之后返回……现代飞机机身一般都装备有数个不同方位的雷达告警装置,更多的是在机腹,侧面,机身后部等机载雷达的盲区。因为机头方向飞机自身安装有雷达系统,所以大部分不会在机头方向安装雷达告警装置!

雷达告警装置可以很笼统的理解成雷达波接收器!就是当敌机的雷达波扫描到机身的时候,哪个部位的雷达告警装置就会接收到信息,并且发出警报。这样你就能知道自己大概被哪个位置的雷达锁定了(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是无法精确锁定雷达位置的),这也是隐身战机为什么喜欢雷达静默,接收到敌机雷达信号以后,在按大概的方位搜寻敌机,并且击落。

因为如果隐身战机开启雷达,敌机的告警系统会提示隐身战机大概的方位,这样容易失去了隐身战机的优势。而且一般导弹在发射的前期都是需要雷达扫描(无论是敌机,还是地面雷达都是),探测到目标,然后锁定目标 (锁定目标就是火控雷达持续照射,机身雷达告警装置会按接收的雷达波频率发出相应频率的警号声,如果雷达是一扫而过的发出的警报声相应不会是紧急情况,如果飞机雷达告警装置持续接收雷达信号,那就是被火控雷达锁定了) 然后导弹发射,飞行至导弹自导距离,导弹自导头雷达开启,锁定飞机并且追击。如果敌机使用红外观瞄设备锁定飞机,雷达告警系统这时候是不发挥作用的。但是如果发射的导弹属于雷达制导导弹(一般中远程空空导弹,地空导弹,舰空导弹都是雷达制导),导弹自导头还是会激活雷达告警装置……

唯一例外的一种是属于近程空空格斗导弹,这种导弹大部分属于红外制导,锁定飞机的红外信号,也就是发动机位置。这种导弹雷达告警装置是无法发挥作用的。不过这时候两机距离太近了,敌机雷达早已经锁定你了,你回头就能看见敌机了……


南极冰火


兔哥回答,战斗机在空中飞行,作为一款空中打击的武器,在打击别人的同时,也自然会面临别人的打击。特别是导弹,导弹可以说是战斗机的克星,战斗机面临来自地面的地对空导弹,舰对空导弹,空对空导弹的全方位打击。因此,战斗机在面临导弹打击时显的很被动,简直不堪一击,关健的原因就是防空导弹的速度太快了,它们通常以三至四倍的音速飞向飞机,而飞机却很难发现它们。


战斗机通常也具备超音速机动能力,有的甚至达到了三马赫的速度,一般情况下也有两马赫左右的速度。如果能提前知道防空导弹来袭,利用战斗机本身的超音速性能,通过机动,释放干扰弹等措施就有躲避导弹打击的机会。于是战斗机上出现了能探测来袭导弹,和探测火控雷达锁定的装置——导弹逼近告警系统。

雷达逼近告警系统是为了提前探知导弹来袭的告警系统。只所以称为系统,主要是它有多个功能,一是探测雷达波束,一是探测到来袭导弹。具体原理如下。首先,如果战斗机要发射导弹对飞机进行攻击,(或是防空导弹,舰空导弹)。首先,必须用控制导弹攻击目标的火控雷达进行锁定飞机。所谓锁定也就是说雷达咬住了飞机并把攻击诸元输送给了导弹,然后导弹对飞机进行攻击。



但火控雷达的探测波束必须照射到目标飞机的机体上才能通过雷达波束的反射锁定飞机,而且需要按规律不断的扫描,这时飞机上的雷达探测天线就感知到火控雷达的相扫,就会通知雷达告警器,雷达告警器上的蜂鸣器就会发出红色闪光并发出鸣叫,告诉飞机员你被锁定了,快跑。雷达锁定并不意味着就发射导弹,但目前无法判断是不是要发射导弹,安全起见都会释放干扰弹逃跑。特别是平时,我们也能发现,对越境飞机驱离时有时飞机会发射干扰弹逃跑,就是被雷达锁定了。

如果发射了导弹飞机如何知道呢?导弹有主动寻的,被动寻的,主被动复合寻的,红外寻的等等很多制导方式。主动寻的就是导弹上的雷达、激光等开机对飞机进行追踪,这个原理和火控雷达一样,好发现。被动寻的,这种导弹本身不发射雷达波束,而是接收飞机上的信号源,包括红外寻的导弹等等都属于这类被动寻的。由于不发射波束,因此,飞机上的雷达波束探测天线就无法感受到导弹来袭。于是飞机上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就加装了主动探测导弹信号特征的红外探测功能。导弹必须有发动机,也就有了发动机产生的红外信号源,飞机上的红外探测器接收到红外信号就会通知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发出警告。


目前飞机上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先进,不但能感知到导弹来袭,还能探测到来袭导弹的距离,方位,以便飞机采取正确的躲避方向,防止因慌张使飞机飞向导弹来袭的方向。当然,虽然飞机有了探测来袭导弹的告警系统也并不能保证飞机不被击落。毕竟导弹的速度是飞机的两倍还多,但如果较远距离探测到来袭导弹,通过加力直线逃离+释放干扰弹,使导弹的动能耗尽。飞机上下快速机动也是为了消耗导弹的动能,目前来说在飞机与导弹的对抗中,导弹占据主动。

以上是兔哥个人看法,欢迎探讨,评论。欢迎你的关注,兔哥将为你带来有趣的军事小知识。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42928


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这样一幕,一架苏-27和一架F-15战斗机在山谷中连续做出各种特技动作,互相咬尾,使用雷达锁定对方。当战机被锁定之后,座舱会连续发出刺耳的报警声提醒飞行员,飞行已经被对方锁定。那电影中飞机被锁定之后报警在现实中存在吗?其实是真实存在的,报警主要由两个系统完成,即机载告警雷达和导弹逼近告警系统。机载告警雷达负责提示飞行员被对方雷达锁定,而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则负责提示飞行员有导弹已经发射,并且正在靠近。


先从导弹说起吧。能够锁定战斗机的导弹有两种,一种是地对空导弹,另外一种则为空对空导弹。地对空导弹的工作方式是首先依托远程预警雷达和搜索雷达确认来袭战机的位置,然后在合适的时机打开制导雷达,锁定来袭战机发射导弹将其击落。地对空导弹的制导方式是前段无线电指令加末端主动雷达制导,战机在受到制导雷达锁定的瞬间就会收到机载告警雷达的报警,高速飞行员尽快机动脱离对方制导雷达的锁定。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地空导弹打下飞机的国家。方面,我国在用萨姆-2导弹击落一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之后,美国对U-2进行了升级,加装了雷达告警系统。当我国地面防空导弹的雷达开机对其进行锁定之时,雷达报警系统就会立即响起刺耳的报警声,提示飞行员迅速脱离。台湾飞行员凭借雷达报警系统,多次逃离我国地空导弹部队的锁定。不过后来,我们的英雄营长岳振华利用U-2雷达报警系统有一定反应时间的特点,开发出了“近快战法”。在制导雷达锁定目标8秒之内就可以将打出三枚导弹,U-2不及雷达报警系统反应便被炸成了碎片。


后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原本的雷达报警系统演变为专业的机载告警雷达系统。第一代专业的机载告警雷达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代表产品为AN/APR-25。当时的这款机载告警雷达性能还比较落后,只能够针对特定目标进行告警。采用的是模拟电路,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对空中杂乱的雷达波分析效率较低,特别容易误报,造成飞行员心理紧张。没过多久,数字电路技术的成熟,让机载雷达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了数倍,报警也更为准确。
导弹逼近告警系统(MAWS)

现代的机载雷达系统已经不再是战机的一个独立系统,工程师为了简化飞机电路,用一根1553数据总线将多个系统融合进入了飞机综合航电系统。更加简化的同时,性能也更为出色,已经可以做到截获,识别,甚至是定位敌方的电子发射源。也就是说,现代的机载告警雷达不仅可以向飞行员报警有雷达锁定自己,还能知道锁定自己的雷达在什么位置,并且通过计算机比对共享数据库评估其威胁程度。然后飞行员可以通过机载告警雷达提供的信息做出相应动作,以避开危险。
大孔径相控阵雷达

除了地空导弹,战机还会受到来自空中空空导弹的威胁。空空导弹的工作方式和地空导弹有着较大差异,而且射程不同,类型不同的空空导弹也有着不同的制导方式。所以为了进一步增强战机的战场生存性能,除了综合航电系统中的雷达锁定报警系统之外,很多战机还会安装有一套导弹逼近报警系统。
在空战中,战机受到敌方火控雷达锁定之后会迅速报警,然后敌方会发射导弹,这个时候以多普勒雷达为主要设备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也会立马警告飞行员导弹来袭。为了全方位的探测来袭导弹,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的雷达天线会安装在飞机的各个部位。比如上图就是安装在垂尾根部,用于探测后方来袭导弹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雷达天线。不过随着空空导弹机动性和速度的提升,不可逃逸区越来越小,逃生的概率也越来越小。说句实在的,电视里对导弹锁定报警是真,导弹来了还通过机动动作逃离就比较假了。


赤焰哒哒哒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种军事系统:火控雷达。其实仅从字面意思我们就能够大概知道它的组成部分,即雷达系统和火控系统;在现代化的军事飞机和舰船上一般都会装配有火控雷达。

在实战当中,火控雷达的使用步骤和它的名字其实是相反的:一定是先雷达后火控。诸如战斗机一类的武器平台先利用雷达进行搜寻、锁定等步骤,然后收集到的信息会被传输至火控系统进行分析,并通过后者评估出的威胁系数确定是否开火。

一般而言,火控雷达照射目标是进行实际射击前的最后一项步骤;比如此前韩国海军的广开土大王号驱逐舰使用火控雷达照射日本海自的P-1巡逻机,就曾引发日本防卫省的强烈不满,因为这种是极其危险的挑衅行为。

很多人可能又会疑问:日本巡逻机是如何知道韩国驱逐舰使用了火控雷达照射的呢?这里就又要提出一种军事系统:MAWS(导弹逼近告警系统);该系统的实际作用其实从中文译名中也可见一斑。

当飞机、舰船被火控雷达照射的时候,虽然我们的肉眼无法识别,但持续输出的雷达波却是实际存在的。火控雷达开启并进行锁定照射时,目标飞机或舰船上的MAWS或类似设备就会接收到这些雷达波,继而触发警报。

那么,当被对方火控雷达照射并锁定后,己方警告系统被触发能够帮助飞行员躲避来袭导弹吗?答案是很难!因为随着导弹技术的不断进步,精确制导和变轨追踪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这也使得被锁定目标的不可逃逸区越来越大。

当然,现代飞机除了被锁定警告提示、机动逃逸等躲避手段外,自身也会携带一些能够干扰对方导弹的武器,甚至变被动为主动击落来袭导弹。总而言之,任何事物没有绝对,武器的发展也是如此。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当然可以,这是被雷达锁定的提示!雷达波打在战机身上会有很强烈的能量波动,战机有电磁电磁感性器能够感应出来并对战机提出警示。

雷达在工作中的原理其实像摇头的电风扇,他会不断的摇头并散发电磁波,然后根据电磁波反射来探测物体,一旦发现物体后雷达会停止转动,并对目标方向发射大量电磁波,这也就是我们认知的雷达锁定目标。这个原理我们也知道,当电风扇固定摇头并吹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也能感知得到。战机的雷达功率可比电风扇强得多,有经过测试,在苏24的雷达定向照射下,10分钟就可以在2公里外烤熟一只兔子,这么强的能量波战机肯定是可以识别得到的。

现代战机对待雷达锁定的方式有两种有效当时,对付地空反导系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及时发射反辐射导弹,对锁定自己的地空雷达进行攻击,由于地空雷达一般是在固定位置(至少短时间内是),反辐射导弹可以轻易的跟踪雷达波并摧毁雷达;

第二种方式是进行摆尾,这是针对空优战机雷达的摆脱,由于空优战机雷达锁定战机需要特殊条件(机载雷达要保持对战机的持续锁定),如果前机的机动性高于后机,则前机很可能摆脱后机的雷达锁定。


优己




当然是真的,在讲述这个装置及原理之前请允许我讲一个故事先。1962年到1967间年我国防空导弹部队使用萨姆-2防空导弹一共击落过5架蒋军黑猫中队的U-2高空侦察机,开创了世界上首次运用地空导弹击落高空目标的先河。这中间就发生过电视中的那一幕——只要我军防空导弹的火控雷达开机照射目标超过十秒,目标就会做机动动作规避,使我军火控雷达无法锁定目标。



由于美帝和老蒋都急于了解我国军事核工业的进展,U-2侦察机也开始频繁进入我国领空活动。奇怪的是自从击落第一架来犯敌机以后几乎所有U-2一遇到我军火控雷达照射十秒就立即转弯规避。起初我军官兵非常纳闷,后来通过苏联顾问的分析得出结论——敌机肯定是安装了某种能够探测到火控雷达发出的波束频率的装置,这种装置在被照射十秒以后就会向飞行员发出警告,飞行员得到警告以后立即机动飞机从而规避火控雷锁定。



为破解敌机伎俩,我军改进打击措施。当警戒雷达发现远距离来犯敌机时导弹部队不做任务动作;当敌机进入防空识别区以后导弹部队的搜索雷达开机探测敌机方位、速度、高度;敌机进入射程以后火控雷达仍不开机,敌机进入最佳攻击角度以后火控雷达开机并在十秒以内完成锁定并发射导弹。十秒以后当敌机收到警告时早已被火控雷达锁定,而且导弹早已升空,此时敌机进入“不可逃逸”区,在火控雷达的引导下导弹命中目标。1963年11月1日被我军导弹二营击落第二架U-2侦察机时就是使用了这个方法,在检查这架U-2残骸时发现该机上确实安装了一套电子预警系统——第12系统。在随后的防空作战中我军用“游击战术”结合本次经验先后击落三架U-2,取得总共击落5架的重大战果。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中运用于战机的电子预警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预警系统”已经不再受判定时间限制,只要是设定内的雷达波束、频率被安装在机身上的传感器探测到就会立即警告飞行员;而且不局限于雷达,被红外制导的激光照射也会发出警告。



时至今日,电子预警系统已被运用到民间,比如汽车上使用的电子狗就是利用了电子预警系统原理开发出来的。当载有电子狗的汽车行使到有雷达测速的区域时电子狗的电子设备就会探测到测速雷达发出的波束和频率,及时向驾驶员发出减速警告,当然,电子狗发出的是“前方有雷达测速,请减速”的警告,而不是“导弹来袭”。


兵器知识谱


相关情况在现实中是真的,只不过与电视剧中的有所区别而已,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与实现有少许的差别。

现代飞机防范导弹攻击,主要依靠于预警系统,通常靠两种设备,一种是红外报警,一种是雷达报警,前者是根据导弹发动机的红外特征,来判断是否有导弹正在飞向自己,另一种是,通过雷达预警,通过监测自己所收到的雷达信号变化,来确定是否被雷达锁定了。

这种方式属于一种雷达信号分析判断技术,通过根据雷达的工作状态来确定到底是什么样的雷达,而且属于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比如,制导雷达,在锁定目标时信号特征为何,从而对战机提出警告,只不过这个情况远不是人们想象那么简单,相当复杂,工作原理相同,只是过程有所不同。

与电视剧中的描述的也就是大同小异而已,所以不是错误的描述。


浴火


战斗机上都有多种雷达信号接收机,平时情报部门会注意收集对手的火控雷达和雷达导引头的信号特征,当飞机上的信号接收机收到相应的信号时就会声光报警,比较高端的还会显示导弹的来袭方向。

对于红外导弹,雷达接收机就无能为力了。前方来袭的导弹可以由雷达发现,一些飞机在尾部也设置了小型雷达,可以提供预警。更先进的飞机布置了光学窗口,以光学手段探测导弹尾焰。

现代战斗机具有强大的数据链和数据融合能力,无需人工干预,就可以给队友分享信息,或者得到预警机的信息支援。因此即使本机存在盲区,没有探测到导弹来袭,显示器上也可以显示相应信息。


味冷


一堆复制回答,废话一堆。我手打简单点告诉你,每个飞机都有火控雷达,负责锁定敌方飞机,火控雷达不同于普通雷达,它会以某个频段及波长持续照射目标,为自身武器系统提供引导,远程导弹则是导弹自身携带雷达头,可以达到发射完不管的效果。不管那种吧,己方的电子设备是完全可以检测到雷达波的,不仅这样还可以知道导弹方位、高度,与自己的距离,伴随警告音、指示灯,飞行员可以判断何时做出回避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