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业亏九年生存靠补贴,还要投资430亿,康佳从哪里来钱?

作者|刘工昌

10月30日,深康佳A正式对外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根据报告,2019年初至报告期末,康佳实现营业收入416.81亿元,同比增长40.05%;利润总额6.46亿元,同比提升44.64%。
而就在不久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发布的一份《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三季度报告》指出,2019年三季度,国内市场销售额1745亿元,同比增长率-4.2%;在彩电产品版块,均价与规模均有下滑。

报告指出,家电市场拉升不力,一方面源于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复杂因素的叠加效应。另一方面,这组数据也揭示了,长期来看,彩电市场几近饱和的居民保有量,决定了规模天花板已经“近在眼前”。

在这样的背景下,康佳却能实现40%以上的增长,还有同量的利润总额。康佳到底凭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这些年来康佳究竟经历了什么?

从铸造辉煌到自食其果

康佳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成立于1980年,至今已有37年的历史。陈伟荣和TCL李东生、创维黄宏生是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78级学生,被称为“超级班级”上的“华工三剑客”。

有意思的是,这三剑客毕业后所从事的都是同一份工作,搞彩电。关于李东生和黄宏生这里就不说了,陈伟荣被分配到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康佳前身)。因性格沉稳,做事踏实,从工厂技术员,一步步做到工厂厂长,最终成为康佳集团总裁。

在此期间,陈伟荣参与公司改制,1991年康佳集团改组为中外公众股份制公司。1992年,康佳A、B股股票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此时具有央企背景的华侨城集团为第一大股东。

随后康佳在陈伟荣的带领下开始了急速扩张,但这种扩张不是不顾质追求量的扩张,有人评价陈伟荣治下康佳的发展策略是“一项一项争第一”,当时公开的数据是,康佳将每年销售额的3%作为技术开发投入、每年的开发费用在两亿元以上,有三十多项彩电技术名列全国第一。

1992年,康佳的总资产仅5.49亿元,到2000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为89.13亿元;而在1999年,康佳的彩电产量超越长虹,成为行业老大;康佳的产品,从黑电产品线扩展到包括冰箱等在内的白电产品和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

然而,当时的黑电市场并不是康佳一枝独秀,陈伟荣同班同学李东升的TCL、黄宏生的创维以及长虹都是康佳的劲敌,而曾领衔国内彩电行业多年的长虹不甘屈居人下,又开始操起了熟练的价格战。

2000年6月,康佳、TCL和创维三大彩电巨头形成价格同盟,然而没过多久康佳率先打破了这种同盟,“华工三剑客”之一的李东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康佳降价也不跟他们打声招呼,“把哥儿几个给卖了。”(彩电大佬15年后被催债,康佳百亿销售缔造者陈伟荣经历了啥?2017-01-2217:24 来源:无冕财经)

康佳接连的价格战让康佳获取了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带来的并不是福音。深康佳2000年财报揭示了价格战的恶果,公司全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亿元,但净利润仅2.2亿元、每股利润只有0.37元,同比降幅分别高达11%、55%和59%。

各方压力逼迫下,一手铸造康佳辉煌的陈伟荣被迫黯然身退。

战略出错被收购传闻不断

曾经在彩电业叱咤风云的康佳,尽管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但进入新世纪后逐渐显出疲态。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1月,康佳彩电销量占有率为14.09%,位于市场第一位。据了解从2003年到2007年,康佳已经连续五年坐上彩电销量冠军宝座。

要说的是,康佳这种第一并不是其自身实力顺延的结果,而是当时长虹、TCL、创维都因各种原因陷入混乱所导致。准确的说,此时的康佳得到的第一更像是捡漏,而作为企业的基本面,并没有随着连续的第一而好转,反而在持续的恶化。

在保持营业总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其净利润从2010年的8394.8万元下滑到2013年的4516.3万元,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被收购的传闻。尽管康佳内部人士表示,康佳没有出售的意向,但是业内普遍认为,这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到2014年4月4日,深康佳A发布了2013年业绩报告。该报告显示,康佳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9.1%;但彩电、手机、白电三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全线下跌。如果聚焦到单个业务板块,康佳所面临的形势则更为严峻,在核心的彩电业务方面,营业收入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0.22%,而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67%,但业务毛利下滑了0.34%;此外,白电业务的毛利下跌最为严重,由2013年的16.76%下滑至6.96%。

作为康佳集团的第一大股东的华侨城,主业是旅游和地产,这些年地产的火爆让他们肥得流油,康佳辛苦一年的利润甚至还比不上他们卖一套别墅,甚至在康佳总部厂区旧改项目上,康佳与大股东华侨城更是争议不断。

所以对它来讲,康佳的家电业务完全是吃力不讨好。此时不断传出其拟将股份出售给长虹、美的、海信等公司的传闻,尤其是同处深圳的腾讯,据说有过实质的接洽。但最后都没有卖成,可能除了价钱问题,还有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好不容易打造的一个知名企业,政府费了多少心,不可能就这么贱卖。

对康佳来说,曾经的第一沦落如此,人们普遍认为,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康佳领导层更换后,战略决策的选择出了问题。

2007年,国内彩电行业出现了一次大洗牌,开始从CRT屏幕向液晶屏幕发展,而此时的康佳还没有反应过来,在技术上没有及时转向液晶,反而是迫于业绩压力,转向大股东主导的房地产行业,希望通过房地产维持利润的增长与财报的好看。

后来的实践证明,康佳不仅就此失去了技术转型的最好机会,还因地产之路的选择,导致了高层的持续动荡。导致出现这种错误选择的根源在于康佳高层频繁动荡,最后甚至出现中小股东与大股东的公开对峙,导致中小股东逼宫大股东这一在中国企业界极为罕见的事发生。

小股东革命的震荡波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康佳一再沉沦,人们普遍把康佳下行的原因归结为体制、法人治理结构上的问题。中小股东与央企大股东的矛盾不断加深,直到2015年,中小股东通过股东大会,推翻了原有央企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组建了新的管理层,中小股东通过内乱逼宫央企大股东妥协。这一幕内斗达到高潮。

2015年5月28日,在康佳2014年度股东大会上诞生了中国证券史上第一宗中小股东实现“逆袭”入主董事会的案例。代表中小股东的宋振华、靳庆军、张民、肖祖核4人成功进入康佳董事会,而大股东华侨城集团所拥有的董事局席位则由原来的7席退为3席。此次选举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小股东在董事会的占据多数席位,不仅打破了此前董事会7名成员均来自大股东华侨城的格局,而且掌握了话语权。

然而,仅仅时隔20天,深康佳A发布“第八届董事局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民选独立董事张民卸任董事局主席,原总裁刘凤喜重新当选董事局主席(刘凤喜系华侨城集团提名),总裁一职则由刘丹担任。

刘丹当年也曾长期任职康佳,被中小股东选定回归后,刘丹实施休克疗法,管理层重新洗牌。剧烈震荡引发资本市场强烈不满,康佳曾连续创下9个跌停。

2015年9月,刘丹在出访期间,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停职,中小股东提名的董事兼副总裁宋振华也提出辞职,华侨城和深康佳原管理层重新夺回了控制权。中小股东在康佳董事会的逆袭以刘丹的离开彻底宣告失败。其原因至今尚未完全公开,一般认为,华侨城利用其强大的财力搞定了一些中小股东,令其反戈,不管怎样,大股东华侨城重掌康佳大权。

据2015年年报披露,康佳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发生了42起。2015年6月起,先后有6位集团管理层、1位董事局主席和1位监事宣布辞职。其变动之剧烈,在公司治理史上,极为罕见。

高层频繁震荡带来的后果直接体现在业绩上,2015年康佳遭遇历史最大亏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高达12.57亿元,同比下滑2488.32%。深康佳也在2015年年报中坦承,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特别是内销彩电业务管理层变动较为频繁,对公司凝聚力、员工士气、产品规划战略以及经营效率带来了较大冲击。华侨城重新主导董事会,康佳重获安定。

回顾康佳的这一场宫斗,应该说为中国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反面教材。尽管这一切都是以利益为主导,但在其中贯穿的体制、决策以及民主与效率,最后甚至包括道德与人性等多方面的冲突,此时都得到了尽情展示,对稍一了解历史的人来说,这一幕我们都曾无比熟悉,只是谁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会由一个公司的治理把它展现出来。

与阿里合作的各怀鬼胎

面对多方指责,康佳不是没选择自救。不过其互联网+转型之路首先碰壁。

从2014年以来,康佳推出了互联网转型的“易战略”,牵手腾讯游戏,合作推出易TV游戏电视。

2016年3月,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发布U50智能电视;特别是在9月16日,康佳发布公告宣布与天猫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互联网电视商务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在接下来的36个月内,双方合作在康佳产销的智能电视产品中预装阿里巴巴家庭娱乐服务平台,提供账户、支付等服务。天猫主要提供软件技术支持以及电商资源支持。而智能电视售出后主要由天猫联合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进行内容、应用和服务的运营。

康佳方面对此次合作抱着极高期待,在公告中称,(合作)一方面将有助于增加本公司智能电视产品的销量,另一方面本公司可获得运营收入分成,从而拓宽本公司的收入渠道、增加本公司的收入。康佳方面预测,在合同顺利履行的情况下,公司预计可获得约人民币10亿元的运营收入分成(包括预分成)。

但看起来很美好的合作,实际双方是“各怀鬼胎”:康佳的中小股东意图联手阿里拉升股价;康佳公司希望借助阿里电商,促进销量;而阿里希望获得终端量。但有消息称,这项合作康佳并没有分到一分钱。

康佳看似“互联网+”战略,实则是披着互联网外衣的传统家电思维的产物。康佳的“互联网+”战略其实还是在生产机器、销售机器,只不过拓宽了渠道,而互联网电视核心的软件应用、内容和服务的运营都丢给阿里去做,这无疑会弱化康佳的品牌,反做了阿里的嫁衣。(康佳风光不再:曾是龙头老大,如今身陷宫斗漩涡)

但康佳的互联网+转型之路仍在往下走,选择的对象还是阿里。2019年1月18日,由康佳互联网事业部主办的“易的N次方”2019康佳互联网战略发布会暨年度营销盛典在深圳举行。

会上,康佳互联网事业部主体易平方同康佳KKTV一起,获得了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双方将会在互联网向物联网转型上开展合作,康佳认为与阿里的合作是其经营模式探索实践的重要样板。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大文娱优酷COO庄卓然表示:“阿里与康佳将形成生态共同体,基于客厅大屏入口,加速物联网的发展进程”。

而此次大会还发布了全新系统易柚(YIUI)7,共包含了智能推荐、图像AI、语音AI三大技术引擎。康佳互联网事业部副总经理周波表示,这三大引擎背后是大数据系统、用户系统、安全系统、支付系统、广告系统等五大系统的支撑。未来,康佳将围绕“万物互联、洞穿人性、协同赋能”的商业逻辑,通过家庭、景区、商旅、办公、社区五大场景的运营模式,打造“物联网思维+跨场景生态”的营销新时代。(阿里入股康佳易平方、KKTV,建立OTT生态共同体2019-01-1912:27 来源:南方网 王如)

不知康佳与阿里锲而不舍的合作究竟能否真正打通互联网+转型之路。

转型四大业务群组

2016年,康佳开启了战略转型。总裁周彬宣布,康佳将围绕“一个核心定位,两条发展主线、三项发展策略、四大业务群组”加速推进转型升级,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里的一个核心是以家电业务为核心,两条主线是指沿着“科技+产业+城镇化”发展方向和“硬件+软件”“终端+用户”“科技+投控”发展主线。三大发展策略为围绕业务形态实施混改、围绕智慧家庭升级现有业务模式、围绕新兴产业打造新产业赛道。四大业务群组包括科技园区业务群、产业产品业务群、平台服务业务群和投资金融业务群。

2017年,康佳先将产业布局的重点放在了科技产业园区业务,作为承载“科技+产业+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主要载体,康佳与滁州、遂宁、南京、宜宾、海门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合力开发科技产业园区业务,五大区域项目总投资额将达到430亿元。

2018年5月21日发布会的现场,康佳集团宣布新成立环保科技事业部、半导体科技事业部。

康佳在环保领域主要是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定废物处理与回收再加工利用、土壤污染处理及修复等方向实现版图扩张,预计用3-5年打造出国内一流的环保运维高端品牌,实现年营收180-260亿元。

而发展半导体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康佳通过以自主研发为主、产业并购、创投孵化、产业基金为辅的方式,重点在半导体设计、半导体制造、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等方面布局,重点研发存储芯片、物联网器件、光电器件等产品,希望用5-10年时间,跻身国际优秀半导体公司行列,致力于成为中国前10大半导体公司,年营收过百亿元。(康佳38周年庆宣布转型新战略剑指千亿目标2018年05月21日22:25作者:李伏胜)

如果四大产业群都能顺利进行,未来,康佳将打造为一个营收达千亿级的投控型科技产业集团。

但是,康佳转型能成功吗?

首先从其基础业务产品产业业务群来看,黑电的电视业务仍尚难完全支撑庞大的计划。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查数据,2018年全球TV出货量为2.398亿台,同比增长了4.3%。从2014年~2018年五年间,中国TV厂商在全球的份额增长了9个百分点,达到36%,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销售量第一品牌,不过康佳在2018年上半年位居全国电视销量第11名。

但这一切似乎都在好转。

从康佳2018年的财报看,主营业务方面,黑电业务主要从管理上推进彩电等多媒体业务引入外部资源以及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生产上走高端科技的方向。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认为,OLED电视已经是目前大家普遍认为的主流趋势,康佳近期OLED电视的销量大幅增长也说明其踩中了行业发展的节点。

其次从销售角度讲,目前彩电销售尚未完全改变渠道为王的局面。而恰恰是这方面,康佳是有优势的。

康佳在第一次家电下乡时就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资源,不管是在县乡市场上还是城市市场,康佳早已经建立起几千个销售网点,还建立了县乡业务中心。在销售布局中,康佳是以城市为中心,将县乡为网点,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打通了县乡市场与城市市场之间的通道,加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康佳兴衰史:曾经的王者,如今没落的贵族刘旷)

值得注意的是,康佳的彩电在实现产销两旺的同时,还通过布局科技产业园项目为家电智能产品制造进行持续“赋能”,并在软硬件上搭建新的生态体系,为整个彩电业务的发展提供助力。

目前,中国彩电四巨头已初步形成差异化布局:创维致力于OLED,康佳致力于MicroLED,TCL致力于量子点,海信致力于激光电视。资深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在电视产业,未来取代液晶显示的,可能会是是康佳主导的MicroLED(国内),因为MicroLED是一种自发光显示技术,不需要背光,所有关键性能如分辨率、色域、亮度、响应速度、寿命、能耗等,均优于LCD和OLED,在技术上被认为是人类2D显示的极限。(康佳的官方介绍)

2019年10月31日下午,康佳在重庆召开未来屏全球发布会,隆重推出基于MicroLED显示技术的APHAEA未来屏SmartWall,该产品被视为康佳布局5G+8K大屏战略的重要棋子。当然由于其价格太高,还无法商用化,但这次发布的APHAEA系列产品,一下子将康佳置于电视技术领先者位置,对康佳电视品牌形象的重塑形成巨大支撑。(为什么说,康佳转型模式值得所有彩电企业借鉴?中外管理2019-11-05文/刘步尘)

而白电方面,报告显示康佳集团白电业务规模实现增长22.46%,子公司新飞在品牌认知以及产业底蕴具备优势,大概率能够担得起康佳白电业务这一重任。

对于康佳而言,黑电像“生产者”,多业务布局像“消费者”,而白电可能凌驾于二者之间,毕竟康佳接手新飞时间尚短,虽然盈利但依旧百废待兴。因此新业务布局需要黑电业务作为资金入口。但考虑到近几年经济环境以及产业自身情况,资金可能也是康佳面临的最大难题。(康佳的未来 2019-04-0315:09文:刘志刚@互联网江湖主编)

协同组合是跨界能否成功的关键

有了黑电白电这些基础业务的支撑,并不意味着康佳的跨界之路就会顺利。我们见多了跨界过多主业萧条最后导致分崩离析的例子,在国内家电行业,康佳并不是发展最好的几位,无论是体量还是现金流,它与三巨头都有遥远的差距。

就是这样,康佳一下子号称建了四大产业群,不能不让人怀疑,它真的吃得消吗?事情越做越多,康佳凭什么“不分神”?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程:以消费电子业务(彩电、白电、手机)为基础,逐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向科技产业园业务拓展、向互联网及供应链管理业务延伸,其中环保、新材料业务已实现落地。

2018年,康佳制定了“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康佳以大刀阔斧的投资,在环保、新材料、白电等业务多点开花。今年康佳三季报显示,企业仍能保持相对可靠的利润增长,这足以说明了,康佳注意到了规模与质量的双向发展。它反映了康佳在保持家电领域竞争力,和多业态的价值布局之间摸到了平衡点。

这中间的奥妙是四大业务群之间的有机协调,康佳在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夯实原有的消费电子业务的基础上,再以科技园区的形式将相关产业汇总,在大大提升效率的同时推进智能产业升级,逐步实现新老业务的协同发展,这成为其新战略中尤为关键的部分,也让康佳的跨越式转型具有了更大的成功可能性。

首先关于产业园区。目前,康佳集团的产业园区业务已在安徽滁州、四川宜宾、四川遂宁、东莞凤岗、惠州博罗完成布局,2018年12月19日,滁州康佳智能家电及装备产业园动工仪式于安徽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举行。据了解,不仅能够扩大康佳集团的智能家电产业规模,推动智能家电产业升级,还能加快带动区域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

康佳集团发展科技园区业务有更深层次的考量,如帮助原有家电产业的升级和新业务的拓展。洪仕斌认为,康佳建成科技产业园是扩大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因为家电是一个重资产产品,而产业园落地首先就能降低物流成本以及仓储成本,此外康佳跨界布局新材料、环保等新兴产业,建成产业园也有望实现业务之间的协同发展。(康佳转型"顺势而为":突围家电寒冬新旧业务协同发展2018年12月29日01:52 中国经营报 许木)

随着康佳的科技产业园在全国的频频落子,一个以深圳总部为核心、地域上辐射全国、业务上多元联动的科技产业园集群格局正在浮出水面。

其次是环保产业。

位于四川省的遂宁康佳电子科技产业园也即将签约,这里未来不仅将成为立足成渝、辐射全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配套区,也将成为全国环保智能制造的样板。以环保业务为例,康佳集团的捷报频传,仅10月份就先后中标3个项目,先是于10月17日中标遂宁市蓬溪县金桥新区污水处理厂PPP项目;10月18日,康佳又成功中标总额约3.9亿元的大邑县工业污水及再生水处理厂建设特许经营项目。10月29日,其又成功中标约9.7亿元的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供水工程PPP项目。

截至目前,康佳集团环保科技事业部累计中标东港、潍坊中央城、潍坊市政一期、莱二污、遂宁金桥、肃北、大邑、六安霍邱八个项目,总金额近80亿元,并将与产业园业务发挥协同发展效应。康佳已在全国初步形成多个科技产业园布局,这些科技产业园同样拥有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处理需求,康佳发展环保产业有利于节省成本、形成互补。

康佳在“园区经济”中,在招募时,对5G、高清显示企业伸出了橄榄枝。因为它们是家电制造业有决定性意义的上游。再聚焦到康佳布局环保工程——它实际上解决的是产业链下游的事。

实际上,除了投资价值,康佳优先入场环保工程,也是家电生产的未来要求推动的。仅仅涉及到液晶屏制造,企业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

最后,半导体行业。众所周知,彩电这个行业,要求对半导体产业有深入的理解。2018年上半年,康佳召开了转型升级战略发布会,宣布成立半导体科技事业部和环保科技事业部,集团总裁周彬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5-10年时间内,康佳能够跻身国际优秀半导体公司行列,致力于成为中国前十大半导体公司,年营收过百亿元。(中国制造业如何看到“山的背面”,写在康佳的三季报里来源:财经无忌君 文|小象冒冒)

缺钱是主要问题

康佳一下子进入这么多领域,几乎所有人都在问,它哪来那么多钱?我们从康佳的财务报告看,人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2019年8月20日,已经公布中报业绩近500家公司中有400多家存在非经常性损益,值得注意的是,20多家公司比值更是大于100%,这意味着如果没有非经常性损益的支撑,这些公司上半年业绩将呈亏损状态。

主业亏九年生存靠补贴,还要投资430亿,康佳从哪里来钱?

不幸,康佳正处其中。乍一看2019年的中报业绩,归母公司净利润3.53亿,但如扣除经常性损益,深康佳A今年上半年亏损金额高达6.23亿!深康佳A这几年倒是持续性保持的还可以,但是稳定性就不好说,忽多忽少。

主业亏九年生存靠补贴,还要投资430亿,康佳从哪里来钱?

尤其是将其净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放在一起,线性高度拟合,这就不得不让人猜测,这是有预谋性的“非经常性损益”?若不是有非经常性损益撑着,这家昔日的电视之王已经连续亏损8年!

主业亏九年生存靠补贴,还要投资430亿,康佳从哪里来钱?

自2011年开始,康佳的扣非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19年上半年,康佳主营业务亏损累计超过36亿元!今年,已经是康佳集团自2011年以来扣非净利润连续为负的第9年了,也就是说,康佳集团在这9年内一直依靠补助和出售资产来维持业绩。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营情况,康佳除了笑纳政府补助外,主要的应对措施就是多次抛售旗下资产避免退市尴尬。只2019年上半年,康佳就转让了3家公司的部分股权,获投资收益5.59亿元。

主业亏九年生存靠补贴,还要投资430亿,康佳从哪里来钱?

而最具轰动意义的卖身莫过于2017年11月14日,康佳通过网络竞拍的形式出售了康侨佳城公司70%股权,这块深圳康佳总部厂区稀缺地块最终以69.8亿元的价格落入深圳民营房企龙光地产之手。这块地被誉为康佳"除品牌外最值钱的资产",在成功变现后如何助力康佳集团完成华丽转身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资产卖了这么多,也没能改变康佳“手头紧”的问题。截至2019年6月,康佳集团流动资产合计248亿元,流动负债为227亿元,其流动资金仅为21亿元。

3月底,康佳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30亿元,20亿用来偿还银行贷款,10亿用来补充流动资金。而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康佳的经营性现金流处于持续净流出状态,截至2019年上半年已经累计流出超105亿元。换句话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康佳都处于举债经营的状态。更不幸的是,7月底,深康佳A因陷入瑞华风波被证监会叫停非公开发行项目审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商誉。


主业亏九年生存靠补贴,还要投资430亿,康佳从哪里来钱?

近两年,由于康佳进行了一项非同一控制下的股权收购,账面商誉金额闪电式上升。但就数据来看,康佳存在商誉减值计提不足的可能。(靠“外财”续命的彩电之王——康佳互联网科技自媒体/财经三剑客发布于2019-09-02)

摊子铺得开,主业尚无法完全支撑,新业务时刻等着用钱,而账面上的钱历历可数,康佳接下来该怎么?

这么一看,似乎康佳又将陷入泥沼。但我却不这么看。

资金问题的确到最后会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但要看对什么样的企业,康佳是国企。稍为熟悉中国经济发展的人都知道,除了土地税收人员等多方面外,最关键的资金问题,对国企通常是预算软约束。对康佳这样具有深厚历史和强大影响力,并且还具有高科技符号意义的企业来说,没有不救的道理。

还要说的是,康佳大股东华侨城主业为地产,在关键时刻只要稍一出手,其充足的现金流足以令捉襟见肘的制造业主康佳们大眼瞪小眼。在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的今天,对康佳这样企业的支持力度不会放松。所以钱的问题对于康佳来讲也许是都能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工昌

(温馨提示:本文引用数据,均为官方数据,或为公开报道,未使用任何内幕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