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教育部:将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案例

教育部近日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229号建议做出答复,针对代表提出的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的建议,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将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相关案例以加强指导。

人大代表建议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教育部:将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案例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提出了“关于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的建议”。教育部经商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后做出答复表示,学校安全尤其是学生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与学校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与政法、检察、公安等部门协作配合,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强化校园安保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校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行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安全面临的巨大压力。

人大代表建议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教育部:将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案例

但是,正如代表在建议中所指出的,目前学校安全工作仍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一些地方出现的新问题、新案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一些案件解决渠道不畅,给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此,教育部研究起草了《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并于今年7月发布。

人大代表建议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教育部:将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案例

其中,对依法处置、打击“学闹”“校闹”行为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公安机关及时出警,依法制止“学闹”“校闹”行为。对于实施“学闹”“校闹”行为,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实施“学闹”“校闹”构成犯罪的,要按照刑法相关规定予以惩处,特别是对于受人委托实施违法犯罪的“职业校闹”,要依法从严惩处。

人大代表建议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教育部:将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案例

下一步,教育部将把治理“学闹”“校闹”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整改任务,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意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切实形成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的工作合力。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多种方式做好《意见》学习宣传工作,在秋季学期开学,将《意见》精神和要求传达到各相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

人大代表建议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教育部:将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案例

二是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制定分工方案,细化各部门责任。同时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推动试点,探索经验。选择若干地方和学校,分别就《意见》中确定的学校安全事故处理委员会、学校安全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学校安全区域制度等开展试点。

人大代表建议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教育部:将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案例

四是汇编案例,加强指导。搜集、遴选各地、各学校依法处理学校安全问题、处置“学闹”“校闹”行为的具体案件进行汇编,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案例。

五是健全机制,确保长效。适时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现场会,推广成功经验,推动《意见》确定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落地生效,让校长、老师和教育部门都切实感到不发愁、有保障。

■来源/教育部网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